干点什么(二)

在上一篇中,我们谈了人人都应该“干点什么”,因为我们要吃饭,要发展,要承担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一份责任。在这一篇里,我想着重谈谈“干点什么”的另一种含义。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两种人。第一种人目光犀利,言辞激烈, 习惯于评判世道人心,嘴皮子上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一旦要他拿出实际行动来,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主动退缩到一边“谦虚”去了。这种人,人们称之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是恰如其分的。

第二种人,他们也有思想,有见解,也发牢骚,有时甚至比第一种人还要极端。但是,他们一边说,一边做,或者先暂时不说,而是默默地去做, 做好之后,再结合事实,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言。这时候,事实胜过雄辩,他们的意见不消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的确,在我们周围,推而广之,我们整个社会,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或弊端,而且这些困难或弊端肯定在短时间内不会自动消失;进而言之, 即便我们比较好地克服了这些困难或弊端,也完全有可能出现新的困难或弊端。可以说,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完美无缺、一尘不染的社会来。所以,我们有责任对现今的社会保持一种批评的态度,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及时发现并最终解决社会问题。只要我们抱这种态度,那么无论在表现形式上显得多么幼稚或极端,多么让人无法接受,但都要比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麻木不仁者,或者自认为看破了红尘,整天悲天悯人、无所事事的人要负责得多。

不妨举一个例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流动成为必然的趋势。大批民工涌入城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民工进入城市之后,肯定要给城市的环境卫生乃至社会治安等等方面带来一定影响。于是,不少城里人开始对民工产生了抱怨情绪,有的甚至从心底里产生反感,以至歧视他们,却少有人想到应该为改变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作点什么。

终于,一群行动者的身影出现了,他们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当北师大哲学系的学生以民工问题为课题开始进行社会调查,并在暑假到民工的一个主要来源地安徽省,对民工情况以及他们对家乡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实地考察时,他们自觉地产生了关心民工的感情,萌发了要为民工做些有益的事情的愿望。针对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法规、法律观念等问题,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们感

到有责任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在民工中开展义务教育活动。

于是,一个以强化民工的公民意识,帮助他们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加快他们向城市生活的转化过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民工培训班” 开办起来了。经过同学们的认真准备和艰苦努力,民工培训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民工们的广泛欢迎和赞许。另一方面, 大学生们在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贵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他们磨练个人能力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鲁迅先生曾描绘过这样一种心态:“天下事尽有小作为比大作为更烦难的,譬如现在似的冬天,我们只有一件棉袄,然而必须救助一个将要冻死的苦人,否则便需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去。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然而倘叫我挑选,我就立刻到菩提树下去坐着,因为免得脱下唯一的棉袄来冻杀自己。”这个比喻很能说明问题。“大作为”易,“小作为”难,因为前者往往只需在嘴上说说,或者像“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那样装装样子,而用不着脱下自己唯一的一件棉袄。可是“大作为”尽管“大”到号称要普度众生的地步,却对眼前的一个具体的将要冻死的众生无动于衷,那么这“大”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而“小作为”虽然“小”,却可以置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去给这个垂死的苦人以最为迫切的帮助。两相比较,到底谁“大”谁“小”,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我们现在说要“干点什么”,一般还不会遇到要么看着眼前一个苦人被冻死,要么冒着自己被冻死的危险去救助他这样极端的两难选择。我们通常面临的情形是,只要我们稍稍作出一些努力,有时甚至只是举手之劳,就可以给他人以实实在在的帮助,可以为他们解决一些他们自身无能为力的困难。大学生给民工办培训班,并不会影响他们自己的正常学业,却能迅速使民工们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界给“希望工程”捐款,尽管用不着每个人都捐出巨资(也没有这种可能),但积少成多,却能使千千万万不幸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干点什么,再干点什么,众人的责任和力量汇集在一起,就能够干出远比“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伟大得多的“大作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