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才大志疏”

我有个上大学时认识的朋友,是一个罕见的多面手,从足球到计算机, 从弹吉他到拳击,从写诗到摄影⋯⋯用他自己的话说,“什么都会玩儿,什么都玩儿得转”。这样一个达·芬奇(1452—1519 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式的全才,应该说在很多地方都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然而几年以后,我再见到他时,却发现他几乎什么也没有“玩儿得转”:大学毕业时,本想考研究生,但临考前参加了一场全市高校的拳击比赛,过多地分散了精力,研究生没有考上;于是毕业找工作,随便去了一个事业单位,一边干一边准备着考托福,临考前因为一件小事和别人发生了矛盾,情绪受到很大影响,结果放弃了考试;接着是“下海”做生意, 玩股票,没赚着几个钱;便写起了小说,想以此一炮打红,不料两个中篇均吃了闭门羹⋯⋯现在,我的这个朋友可谓心灰意冷,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成点什么。

我们很奇怪,以他的高智商和聪明劲儿,按说玩什么都应该是没有问题

的,谁想他竟然处处受挫,差不多快到无所事事的地步了。相反,不少像我这样的原本比他“笨”出一大截的人,虽然不敢说已经成就了什么大事业, 但至少干一行爱一行,干什么是什么,在自己那个特定位置上多少弄出了些于人于己都不无益处的东西来,也算无愧此生。其实,我们周围有很多人, 由于自知不是名人、伟人的料,于是力求做一个认真的、合格的普通人;而我的那位朋友可以说本来完全有希望干出一番大事业,成为响当当的大人物,可现在却似乎还不及一个认真的、合格的普通人;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 生活中像他那样的“失败的天才”并非个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我认识了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心理学系教授王登峰博士,他的一席话使我豁然开朗。他说,在他接触到的学生中,一些人的基本素质非常好,发展潜力很大,但是过多地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和干扰, 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很低、很实际,过早地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不愿意去追求那种经过长期努力和磨练才能获得的真正的成功。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才大志疏”。他举例说,一些毕业生不是愿意去基层,去条件艰苦的地方积累知识,增长实际才干,而是拼命要留在大城市,要去待遇好的单位;大城市、“好”单位不是不要人,可是并不见得都是最适合每个人发展的——对真正有志向、有抱负的青年来讲,大城市、“好”单位无异于温室,其实并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才大志疏”,这真是对上述那种人的一个准确有力的概括。现在,不光是大学生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中小学生中同样也有一些非常聪明但是各个方面都不踏实的同学,可见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加以重视。细细分析起来,“才大”表现为一些同学天资聪颖,基础知识扎实, 很多东西一学就会。“志疏”则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缺乏积极的、远大的理想。你不能说他们没有想法,他们中的一些人其实是很有一番雄心的, 只是大多拘泥于虚荣、职务、待遇、票子、房子之类,或者就是一味追求名誉,追逐权力,其根本目的不见得是为人民和社会服务,所以这样的雄心充其量只能叫做个人野心。第二,缺乏吃苦耐劳、奉献牺牲的精神,总以为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技巧,不用怎么下功夫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杰出人物当然很聪明,天赋很高,但他们同时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从基层、从条件艰苦的地方一步一步干出来的, 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成功就是 1%的天赋加上 99%的汗水。这几乎是一个铁定的规律了。

我们以前宣传过一些各行业的成功典型,但这些宣传一般都弄得太神化、太片面,给人高处不胜寒、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其实,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见得更多的还是那些自觉选择艰难困苦,有意识地远离灯红酒绿,从而将自己锻炼得无比坚强,付出了超常的代价,最终获得超人成就的典型。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一个有为青年,特别是那些“才大”的青年,如果因为贪图一时的安逸而放松了对远大目标的追求,使得自己最终或者是一事无成,或者成就平平,那么无异于“闲置”了自己的良好素质,小而言之是一种人才的自我浪费,大而言之则是放弃了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是十分可惜、十分不可取的。

我那位朋友的情况正是如此。据我了解,他从小就野心勃勃,名利、权力意识很强,但正因为是野心,所以十分脆弱,很难持久,稍有挫折,便陷入沮丧、悲观的泥潭不能自拔。他思想漂浮不定,遇到一点困难就自动撤离,

仗着自己多才多艺,频频转移目标,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这其实是一种很不自信、很不成熟的表现。相反,只有树立了积极的、远大的理想,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为之艰苦奋斗,才能真正做到无私无畏,自觉奉献,百折不挠,荣辱不惊。

如果能让所有的“才大”青年都“志大”起来,我们的社会该是何等的生机勃勃、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