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姓氏由来和大发展

从黄帝开始,母系已经不再是命姓氏的根据。后世姓氏的由来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情况。有的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有的以分封的采邑名为氏,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

据说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有的后来已不复存在了。还有的人会以先人名或字命姓氏,因为这个原因而出现的姓氏有很多,据后世人们粗略的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

在社会中,总有一些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而成为安邦治国的贤才,并在朝廷中担任一定的官职,这样,就出现了一些人以职官名来称命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太史等,原先都是我国古代社会中官职,被沿用之后成为了复姓。

还有一些人以自己的职业和所掌握的技艺来命氏如张、巫、屠、优、卜、陶等。有的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在古代,当人们钟情于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以乡、亭之名为氏,但是这类情况在历史上很少见,流传下来的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多样,并且在不断发展,不断出现了新的姓氏家族之中。

到了后世,姓氏开始不断并大量产生。在西周以前,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30个,所谓祝融八姓,即己、董、彭、秃、女云、曹、斟、芈。

又据《晋语四》记载,黄帝25子,得姓者14人,为12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女吉等。

而《左传》也载西周只有20姓,即姬、姜、子、姒、芈、嬴、己、偃、女吉、祁、隗、风、曹、厘、任、姚、女云、董、归、允。其中隗、允分属古代少数亦狄、西戎之姓。

顾炎武在《日知录·姓》中说,春秋时代,本于五帝的姓为22个,包括姚、戈、庸、荀、嬉、伊、酉等姓。

由上可知,从有文字记载直至春秋战国,中国的古姓的数量只有30个左右。但经过春秋战国,短短的四五百年时间,中国的姓骤然多了起来。

仅汉代《急就篇》不完备统计,汉代已有单姓127个,复姓3个,共130个姓。以后历代修之姓氏书,都有所增加,到了明代已增至4600多个。

由此看来,一个姓可以繁衍出许多氏,而同一氏的后人还可以繁衍出不同的氏,因此能够查到的姓总共只有几十个,而在我国,人们使用过的姓氏超过8000,其中99%都是由后起的氏演变而来的。

姓的使用机会越来越少,就逐渐消亡出现了姓氏合一的现象。这时的姓氏兼表血统关系,开始稳定下来。

最早记述姓氏的专书,是写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世本》。《世本》也是世界上首部姓氏学专书。其后历朝历代有关姓氏源流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

东汉时的《邓氏官谱》是我国第一部单一姓氏的族谱。至唐代贞观、开元之世,考叙姓氏源流的谱学渐成显学,到北宋形成前所未有的民间修谱高潮。

在生活中影响甚广的《百家姓》,就是北宋初年杭州一书生编成的蒙学读物。《百家姓》经增补后共收单姓41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采用4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和《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

《百家姓》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我国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自北宋以降,民间私修谱牒成为我国著述史上的一大奇观。发展到后来,几乎每姓每族必有一谱,人人以入谱为终身大事。

[旁注]

欧阳 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灭亡。19年后,勾践又复国。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越国为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欧阳姓氏。

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即汉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左传》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但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起自公元前722年,迄于公元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急就篇》 我国古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急就”是很快可以学成的意思。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只有《急就篇》流传下来。全书为三言、四言、七言韵语。三言、四言隔句押韵,七言则每句押韵,以便诵习。

《三字经》 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阅读链接]

清代康熙年间,爱新觉罗氏开始采用汉人按辈分取名的方法。曾先后以“承”、“保”、“长”三字命名,康熙二十年才固定划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

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永”、“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