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具有褒贬之意的绰号

绰号也称“诨名”、“混号”、“诨号”。绰号几乎全部为他人所取,然后得到公认,使用性完全不取决于担当者本人的意愿。

任何一个绰号在获得多数人认可之前,几乎全部是通过口耳相传的途径传播,这与别号、斋号的发生与流传,都依赖文字自属,又多借助作品的方式形成区别。

很多绰号在与相貌、姓名、生理特征相结合的条件下,对担当者的禀赋德性、行为举止等,作出外观与内涵有机统一的概括,同时富有强烈的公众舆论的褒贬性能,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社会评判机制的一个部分。因此,绰号和别号、斋号,通为取用者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述或纯主观性的自我评判和标示。

绰号起源的时间,很可能比自取别号还要早。魏晋南北朝时期,士风日变,读书人相互取用调侃性绰号陡增。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袁山松出游喜欢令人歌挽,人谓道上行殡、短主簿、入幕之宾等皆是。

唐宋时期的文化氛围,益加开放,世人争取绰号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到元明时期,诨名成为草莽文化和市井文化共同表象之一的特征业已定型。以明末农民大起义为例,见于史料的绰号如“左金王”、“革里眼”、“活曹操”等,便有上百个。

与此同时,在上流社会,绰号又成为互相诋毁或派系斗争的一种工具。如东林党人攻击敌对的势力,则有“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孩儿”等各种品目。

反之敌对的另一方也会编造《东林点将录》,以《水浒传》里的混号加之政敌,如“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时雨叶向高”之类,不胜枚举。是为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绰号/诨名,无处不传。

绰号并非全是轻薄之人互相品目,有些绰号是公论所赠的美号,是人民爱戴绰号担当者的口碑。

明代监察御史丁俊生活节俭,常食豆腐,人称”豆腐御史”;新繁知县胡寿安种菜自食,人称”菜知县”,都是对为官清廉者的颂扬。

再如”阎罗包老”、”铁面御史”之类绰号,则是对刚正端直的褒扬。明代荆州知府张宏,坚决不接待通关系走门路的人,时人赠号”闭门张”。

此外,绰号又是讨伐邪恶、嘲讽奸佞的口诛之剑。如北魏人拓跋庆智任太尉主簿,不论大事小事,非贿不行,唯胃口不大,十钱起价,人称”钱主簿”。

还有不少文人骚客、书画高手或梨园名伶的绰号,多起于对他们学术和艺术成就的褒扬。

如南朝刘孝谅,精通晋朝史实,绰号为”皮里晋书”;唐代李守素,最擅谱牒之学,绰号为”肉谱”。还有诸如武士中的”活张飞”、”活武松”等。

从起用缘由看,绰号也可以作粗略分类,或描摹性情,或记述轶闻,或勾画相貌,或表述特长。而从语言艺术看,绰号对汉字文化潜力的开掘,在修辞手法上所达到的造诣,都远远超过了名讳、表字、别号、室名之类的水准。

也许大多数绰号都不像前者那样或出于经典,或工于雕琢,缺乏书卷气、雅致味,但它们运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却真正能使担当者在人们闻见时,获得一种较实的立体感。

[旁注]

绰号 也叫外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古代的绰号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绰号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两种形式,一般而言,自己所起,蕴涵丰富而储蓄;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一个有趣的绰号,而绰号也使历史名人更富个性化特征。

御史 古代官名。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同时也负责保管朝廷的档案文件。分为御史大夫、监察御史、殿中御史等。当丞相空缺时,经常由御史大夫接任。

主簿 古代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唐诸州以录事参军取代主簿。明清太仆、鸿胪二寺及钦天监称“主簿“,太常、光禄二寺及国子监称“典簿“,县署则仍称”主簿“。均是低级的事务官。

[阅读链接]

许多“外号”、“绰号”是在实际生活中相互开玩笑时起的,因而多含有讽刺讥笑的贬义。如春秋时秦国人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又被秦穆公用五张羖皮赎回秦国做了大夫的。

唐高宗时人称李义府“笑中刀”,又号“人猫”。是因为他做宰相时表现得外柔内奸。

在宋代人们给王珪的外号叫“三旨宰相”,是因为他任宰相10多年中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