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意蕴深远的取名文化
那是在三国时期,魏国末期的大文学家、音乐家嵇康,字叔夜。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从他得名、字来看,都出自《诗经·周颂》中的: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其中的“叔”为排行。在我国,一直都有取经摘典取名字的方法,自古以来,一直都被人们传承并使用着。甚至有这样的传统说法:
男必楚辞,女必诗经;
文必论语,武必周易。
历代的人们对取名字号,都要很费一些心思,以表自身的品性和志趣。取名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古人道: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佳名。
在取名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高深的文学素养。古人取名,常着意于名字的道德意蕴和审美意境,取字往往有出处,渊源于诸子典籍和诗词名篇的情况有很多。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中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指纯正博大而又刚强的气质,显示出清雅高洁、正气凛然的意境,与其诗歌风格相得益彰。
南宋大臣,文学家文天祥也有诗道: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定足论!
讲的就是浩然之气。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其名、字取自佛家经典《维摩诘经》,而他也正被人称为“诗佛”。
白居易,字乐天。其名、字出自《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及《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陆羽,唐代“茶圣”,字鸿渐,其名、字出自《易经·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字介甫,名字取自《易经·豫卦》:“其介如石”,“甫”为男子美称。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晁补之,字无咎,“苏门四学士”之一。其名、字取自《易经·系辞上》:“无咎者,善補过者也。”
著名的雕塑家王朝闻的名字,出自《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闻知真理,以拼死的精神来求得真理,到晚上死了也值得。
文化诗意取名,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这些清雅脱俗、怡人耳目的名字,如同雪地寒梅,暗香浮动,纵经千年的风霜,其清幽芬芳愈发的弥醇。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其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借“板桥”二字来讽刺世态炎凉,名字与其画风一致,耐人寻味。清代画家宋端己,字耻夫。其名、字出自孟浩然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古人道:“艺由已立,名由人成。”给孩子取个意蕴深远的名字,赋予孩子一份美好的祝愿和期待,只是第一步,日后还要时常向他们讲述名字的含义及来源,耐心督促并激励他们勤学修身,立志成才,才能做到名符其实,不负初衷。
好的名字不仅须意蕴深刻,能体现出父母长辈对孩子人格修养和价值取向的期望,给孩子以信心、自豪和激励,有助于孩子才能修养的提高和完善。而且要清新优美,余韵悠长,这样的名字才能让人耳目一新,留下一个美好深刻的印象。
总之,不管是典籍查字取名,还是诗词意境取名,这些意蕴深远而富于文化气息的名字,不仅为名字的主人带来了丰富的精神养料,熏陶了主人的心灵,更给主人以潜移默化的强烈持久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期待,使其以注重自身品性才能的培养,并勇敢承受人生困境的磨砺,最终成长为精英,乃至民族的栋梁。
[旁注]
《诗经》 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共305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诗经》共收录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多年的诗歌,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王维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王维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郑板桥 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阅读链接]
古人取字是极为重视和讲究的。字一般为两个字,少数也有三个字的,其意思与名的字义相关联,二者相得益彰,有的还按音律要求讲究平仄对仗,称呼起来朗朗上口。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姓屈,名平,字原,《尔雅》中有“广平曰原”之间,原与平在意思上相关联。又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字子渊,《说文》解释说:“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
《白虎通义·姓名》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古人的表字种类繁多,形形色色,但取表字却有章可循,有一定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