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慢慢开始合而为一
秦代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
秦代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
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解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记载:
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由于“姓”取决于血缘,生而有姓,故终生不变,世代相承;“氏”则源出君主所赐,后天而来,可因封赏、地域的变化而一变再变。
加之,“氏”的来源中,还有以爵为“氏”,以族为“氏”,以技为“氏”,以谥为“氏”,以字为“氏”,以名为“氏”等多种形式,于是出现了一姓多“氏”的现象。
如周王室本为姬姓,在西周大分封中,分封同姓诸侯国达40国之多,姬姓即分去为40个新的“氏”。又如周初封舜帝后裔妫满于陈国,遂以陈为“氏”。妫满死后,赐号胡公,又以胡为“氏”。
因舜生于姚墟,故以姚为“氏”,妫满后裔中有一去食邑于田,又以田为“氏”。于是“妫、陈、胡、姚、田”被称为“舜裔五姓”。
鲁孝公后代展禽,因其先人字子展而得展氏,因受封于柳,而得柳氏,死后谥号惠,而得惠氏。公孙鞅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受封于商而称商鞅,因是卫国公族之孙,也称公孙鞅。再如晋国大夫士会一生中称谓有9个,分别是士会、随季、武子、士季、随会、随武子、范会、范武子,其中随、范为封邑,士为官职,季为排行,武为谥号,会为名字。
这种“姓”、“氏”并用共存的“姓氏双轨”制历经夏、商、西周,一直延续到春秋末期发生变化。到春秋末期,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的急剧动荡,“礼乐崩毁,社会失序”,“姓氏双轨”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日益瓦解。
首先,从“胙土命氏,氏明贵贱”的角度来看,春秋末期周天子的权威下降,已无力分封和控制诸侯,不再具备“胙土命氏”的实力,诸侯僭越称位,自立王侯者时有所闻,亡国失氏者屡见不鲜。
到春秋末期,周初分封的百余个大小诸侯,仅剩下晋、齐、秦、郑、宋、卫、鲁、陈、蔡、许、曹、楚12大诸侯。进入战国时期,又形成秦、楚、齐、燕、韩、赵、魏七雄争霸的局面。长期的诸侯割据,兼并战乱,使一些世家大族因灭国或失掉封邑,流离失所,坠命亡氏,降为庶民。
而一些士人阶层和庶民百姓则乘势而起,逐步登上政治舞台。如商鞅、范雎、苏秦、张仪等,都是依仗着自己的才能功业,列土封侯,成为新的贵族阶层,产生了新的氏族。
尤其是春秋末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商业贸易的发展,拥有大片土地私有权的地主阶级和新兴的商业人士,逐渐取代了由封建宗法产生的、世袭土地臣民的贵族阶层,成为社会的新贵。
如春秋时鲁国人猗顿,早年是“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常年不得温饱的一介平民,后弃农经商,“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间其息不可讲,贵似王公,驰名天下”,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商业巨子,遂以发家之地猗氏为“氏”。
再如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色践,“十年生聚,十年教养”,来到吴国后,即挂印而去,经商于四海,成为天下巨富,后定居于帝尧之子丹朱故地陶邱,自称陶朱公,以陶朱为“氏”。
在“重农抑商”、“重本轻末”的宗法社会里,因经商致富而侧身氏族之列,说明了社会风气的一大变革,“氏明贵贱”的社会功能已失去了其现实意义。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之后,分封制随之瓦解,取而代之的郡县制,使得天下没有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也没有了各自的分土。原先用来代表贵族身份的氏也失去了以往的光彩,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与先前用来区别婚姻的姓没有什么差别。
此外,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一大批原来不配赐姓享氏的平民一跃而成为新贵族,他们自然不愿遵守原先的姓氏制度。如汉高祖刘邦身为布衣,根本无从考究族姓,故而以氏代姓,而后世不能改之。而后世莫能改焉。这就是姓、氏混言,以氏为姓,姓氏合一成为必然。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
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由先秦时的姓氏相别、“姓氏双轨”,到秦汉以来的“姓氏合一”、姓氏通用,是姓氏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演变,秦汉以后,姓氏不别,混为一体,或言姓,或言氏,或兼称“姓氏”。
这种“姓氏合一”的结果,使原先用以明贵贱的“氏”完全融入原始的姓中,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姓的数量和内涵,形成姓氏的基本形态,姓氏体系基本定型,历朝历代虽有所发展、变化,但都基本上保持遵循了“姓氏合一”这一模式。
自此以后,姓氏不再有别,自帝王以至平民百姓,人人都享有姓氏的权利,每一个宗族都有自己固定的姓氏,子子孙孙持续使用。
[旁注]
《诅楚文》 相传为秦代石刻文字。战国后期秦楚争霸激烈,秦王祈求天神保佑秦国获胜,诅咒楚国败亡,因称《诅楚文》。北宋时发现三块,根据所祈神名分别命名为“巫咸”、“大沈厥湫”、“亚驼”。《诅楚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
通鉴外纪 北宋刘恕撰。10卷,又目录5卷。刘恕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以《通鉴》起于959年完成,拟取后周烈王二十三年前为“前纪”,显德六年以后为“后纪”。后病废在家,仅成“前纪”,因《国语》称“春秋外传”之例,改称“外纪”。也称作《通鉴外传》,是我国最早的记述商朝以前历史的传记。
妫满 是虞舜的后人,故又称“虞满”。他的父亲遏父,是制陶专家。作为陈国的首任国君,他首先修筑了陈城,以抵御外敌入侵;以周朝的礼义德行教化百姓,使陈国成为礼仪之邦;同时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立于十二大诸侯国之林。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代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猗顿 春秋时代的鲁国的贫寒书生,战国时魏国人。猗顿是其号,姓名已无可考。他是我国战国初年著名的大手工业者和商人,为山西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布衣 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是指广大劳苦大众,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本纪 本意是法则、纲纪。以天子、国君的事迹作为纲领,采用编年、记正朔的形式,反映朝代的变迁、时代的大势。实际上,本纪是按照编年的体例,依照年月的顺序,记载帝王的言行政绩,以及当时的重大事件的。
[阅读链接]
齐国贵族大夫分别居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郭为外城,这“四郭”便成了姓氏。这类姓氏不少,以复姓为多,一般带有乡、闾、里、宫、门等字,如百里、西门、东闾、南宫等。
西周设置五官,司徒掌管教化,司马掌管军事,司空掌管工程,司士掌管爵禄,司寇掌管刑狱,这五官的后代有的便以其官名为姓氏。
汉代设治粟都尉,主管粮食,其后代便姓“粟”。以官职为姓氏的还有掌商业的贾正、掌宫中戒令的宫正、上官、钱、农、师、监、库、仓、籍、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