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和字所特有的避讳制度

在古代,一般而言,古人对名和字避讳是有一定规则的,班固在《白虎通义·姓氏》中归结过“五不讳”,《讳辩》中也有三不讳的讲法,归纳来说是以下八条:

一是讳名不讳姓;二是二名不偏讳;三是不讳嫌名;四是父已死,不讳祖名;五是君前不讳父名;六是己桃不讳;七是临书不讳;八是临文不讳。

在各个朝代这些规则又有变迁。总体来说,我国的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避讳的对象包括帝王、圣贤、长官、长辈。

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在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

除了要避皇帝的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汉代律法还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

避圣贤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姓孔,名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

这种避讳到了清代更为严重,凡是天下姓“丘”的,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邱”的音,要读成“七”的音。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

讳长官讳就是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就记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避长辈就是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晋代人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时,就得赶快哭泣,以表对父、祖的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

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

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代诗人杜甫,其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不名母名。

又如苏轼祖父名序,即讳“序”字,所以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

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在南北朝时期,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讳为荣。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当时竟被传为美谈。

在唐代,避讳成为政府颁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仕途。

大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由于“晋”与“进”同音,当时人认为他不能中进士。虽然有韩愈帮忙,专门写了《讳辩》为之辩白,但李贺最终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

避讳本来是臣属或晚辈,对君主或尊长表示尊崇而为,可是也有因对某人、某事厌恶,而避用有关字的。

恶讳首先在唐代兴起。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

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

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代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

元代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代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虏、狄等字,都在避讳之列。

1777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清代康熙、乾隆帝名讳,竟被满门抄斩,令天下士子心惊胆战。直到清代结束,我国存在了3000多年的避讳制度才被彻底废除。

[旁注]

《讳辩》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议论文。当时的著名诗人李贺因避父亲的名讳而不能参加进士科考,像其他读书人那样取得功名,以致前途受到影响。韩愈对此十分愤慨,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来论述此事,表达他反对将“避讳”搞得太泛滥的主张。

《老学庵笔记》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著的一部很有价值的笔记,内容多是作者或亲历,或亲见,或亲闻之事,或读书考察的心得,以他那文学家流畅的笔调书写出来,因此不但内容真实丰富,而且兴趣盎然,是宋人笔记丛中的佼佼者。

《世说新语》 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逸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进士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的人,就叫做“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阅读链接]

周代男性还在字的后面加父、甫,女性字后加母、女等字,以表示男女性别。如孔子,字仲尼,又称“仲尼父”,或“尼父”;春秋时男子取字的最普通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这是因为“子”是男子的尊称。

春秋政治家公孙侨,字子产,孔子学生颜回,字子渊,端木赐,字子贡,冉求,字子有等。这个“子”字也可以省去,直接称颜渊、冉有。

这种取字方式一直延续下来,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出使匈奴的苏武,字子卿;三国魏文帝曹丕,字子桓;唐代文学家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