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专用的庙号和陵号

身为帝王的人,号对他们来说就越加的重要了。因为后人们往往只记住他们的号,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名字。在诸多种号中,庙号和陵号是与帝王的皇家身份紧紧相连的。

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时特起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代。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

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盖棺论定的功用。

汉代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

汉代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刘邦外,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以孝廉治国。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的庙号为太祖高皇帝、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刘奭为高宗孝元皇帝、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祜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而到了唐代,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

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习惯上,唐代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代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我国古代帝王陵寝的名号,称为“陵号“。与谥法相近,身后由臣子议定。陵号由历代皇帝的陵墓而得名。

在二十五史中,诸代帝王本纪,都有其身后对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所葬陵号的记录。

一般说来,谥号并非君王独有,上了品的公卿及入品的夫人都有,但皇帝的谥号里一定有“皇帝”二字。庙号、陵号则为皇帝专有,这是皇家的祖先祭祀和葬仪。

亡国之君,在新朝已成为臣子,所以庙号、陵号皆无。即使有谥号,也只是臣子的谥号。公卿大臣也有入太庙祭祀,陪葬皇陵的,但都是陪祀、陪葬,没有独立的庙号和陵号。

著名的陵号,有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的乾陵、明十三陵,还有清东西陵。

在习惯称呼中,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唐代以后,由于尊号的出现,尊号、谥号加在一起很长,不便称呼,所以又改称庙号。到了明清两代,因为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明清两代的皇帝习惯上常称他们的年号。

称年号的皇帝,生前也可以称呼,故而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时,称他们为康熙帝、乾隆爷,但是,康熙的清圣祖和乾隆的清高宗,是死后的庙号,生前是没有的。

[旁注]

司马迁 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我国史书的典范。

孝廉 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代、清代对举人的雅称。

陵寝 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其名号一般是根据去世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开国皇帝之陵一般称为“长陵”,其后诸帝则应依其事迹和世系来命名,诸如康陵、定陵、显节陵等。也有以所在地命名的,如霸陵、首阳陵等。为皇帝建陵后,还要设置守陵奉祀之官以及禁卫和陵户。

[阅读链接]

在我国古代,女子的地位很低,一部分是只有姓氏而无封号,所以皇室里的后妃一般是冠以姓氏,有名字的女子的名讳是不可以随便乱叫的,所以不可能说比如:某妃名字:倩舒,姓氏:薛,则不可能是“倩妃”或者“舒妃”,就只能称“薛妃”。

而所谓的“彤妃”、“颖妃”、“淑妃”那些其实不是她们的名字,而是皇帝赐予的封号比如说“柔”字“婉”字作为她们的封号,这是很大的荣誉,封号是不可以与名字相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