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名和字的各种礼仪要求

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孔父嘉是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西乞术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白乙丙是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这就是名和字连起来称呼,表示尊敬的一个例子。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我国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表示尊敬还有一种情况,是自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要先名而后字。

在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里,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这段话说: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

古人对名和字的不同称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礼仪文化。

关于名与字二者之间的关系,清代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

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

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和字互为表里,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

当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的意思。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是打鱼,“樵”是砍柴,“渔”和“樵”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

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

名与字除了表称呼外,还能显现亲属关系。最常见的形式是,兄弟姊妹在名字中共用一字,以表示同辈关系。万一是单名的话,就共用同一偏旁,例如苏轼、苏辙兄弟。

唐代则以数字来表示,称为行第。例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中的“杜二”是指杜甫,白居易《与元九书》的“元九”指元稹,韩愈《祭十二郎文》等,都是以名字来表示长幼秩序。

另外,以排行为字,例如管夷吾、字仲,范睢、字叔。不过这种情况极为少见。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上姓,姓的前面再加上孟或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上母或女表示性别,这样就构成了女子字的全称。

如孟妊车母,中姞义母。也可省去母字、女字或排行,如季姬牙、姬原母。有时可以单称某母或某女,例如寿母、帛女。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果卿,与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真卿也用“卿”字。

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共用“常”,第三字共用“氵”旁。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堂兄弟朱由榔、朱由崧等,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

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旁注]

《典论》 三国时期曹丕的一部学术著作,写于曹丕做魏太子时期,原有22篇,后大都亡佚,只存《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秦观(1049年~1100年),北宋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极善书法,小楷学钟王,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行楷学颜真卿。1130年,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后世称之为“淮海公”。

颜真卿 唐代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临沂,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阅读链接]

明代熹宗时,大宦官魏忠贤本是一个无赖,原名李进忠,事奉宦官魏朝而改名。

魏忠贤与熹宗的奶妈客氏私通,因客氏之故而得熹宗信任,渐掌朝政。他广结羽翼,遍置死党,朝中排斥打击正直忠臣,朝外压迫东林名士。媚事者竟拜伏,呼他为“九千岁”,各地督抚为他建生祠来祭祀。

这样一个大奸贼,既不“忠”,又不“贤”,最后落下一个千古骂名。因为“魏”与“未”同音,魏忠贤岂能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