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名呈现不同特点

古人非常重视命名,在婴儿生下三个月后,由其母或保姆抱见其父,其父握着婴儿的右手,给孩子取名。这大概是从前医疗卫生条件差,出生满三月,确定能存活,长辈才给小孩正式取名。

名是幼时在家供亲人称呼之用,通常称“小名”,或叫“乳名”、“奶名’。先秦之时,人名不忌雅俗。例如:晋成公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齐桓公名小白。郑庄公名“寤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古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具有写实特征。

在上古时期,取名用字浅白直露,不尚文饰。秦始皇生于正月初一,故取名“政“,古代“政”与正月的“正”通用。

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

公元前705年,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儒提出命名的5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意思是说,根据其出身特点,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

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说:“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的意思;“灵均”就是“原”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我父亲在我初生之时,对我仔细地端详观看、揆度占卜,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叫做“平”,字叫做“原”。

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要注意5条准则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为名。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则不禁。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介之推,宫之奇,烛之武,佚之狐。这里的“之”是文言虚字,没有实际意义。

还有“不”字,如:申不害,萧不疑,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道:“二名非礼也。”这可能就是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

东汉以后,尤其是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如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等名,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的也很多。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

唐代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

唐代人名字多喜标排行。如诗人李商隐称“李十六“、刘禹锡称”刘十九“。在杜甫的《草堂诗笺》中可见张十三建封、卫八处士、唐十八使君等排行称谓。当时的排行包括远房兄弟在内。

宋代人崇尚黄老之学,在文人中多以某某老、某某、某某翁为名,清代文学家赵翼存《陔余丛考》中,列举名为胡唐老、刘唐老、孟元老、陈朝老的就有19例。

辽金元代人名多用“奴”、“哥”等字。如辽景帝的儿子名耶律药师奴,元宪宗本名蒙哥。这些可能和少数民族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宋代以后,尤其明清时期,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后来,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明清时期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清代满族贵族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此外,古代人还多用君字起名。“君”意为君子,古时奉行儒家文化,尊崇君子。被人成为君子,在当时的社会是有很高地位的。

以君为名,是寄予后辈为人君子的期望,希望后辈能气质儒雅,品格高尚,能有个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很好的发展。而称人为君,是对人恭敬尊重的表现。

[旁注]

大夫 古代官名,在西周时设立。大夫是世袭制官职,有封地,可分为御史大夫、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代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

《周礼》 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春秋孔子时对其发生了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公羊传》 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代陈立撰《公羊义疏》。

五行 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大自然由这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会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阅读链接]

在原始氏族时期,人们与外族的交往表现常常以整各部落的形象来展现,突出个性意识的求偶活动还没有走出氏族之外,加之当时的生产力极端低下,不会有每个人自己占据或拥有生产、生活资料,名字产生的可能性极小。

当人类走向族外婚时代,生产力虽然没有多少发展,然而对于异性的吸引以及男女之间的选择,促进了个体意识的发生,于是给自己命名便成为原始先民的生存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