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悠久历史内涵的年号

那时在355年,前秦太子苻生登极大赦,改年号寿光。因段纯谏奏苻生,应等到下一个年度再改年号,上疏谏道:“陛下刚即大位,尚未逾年而改元,于礼不合,请待明年。”苻生大怒,污蔑他穷究议主,致使苻生怒究该奏议发源者,而杀了段纯。

可见在当时,年号都已经有了严格的规定。年号是我国古代独创的产物,除了是用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确切地说,我国年号始于周代的共和时期,约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828年期间,由周代宗室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史学家称之为“共和执政”。

但其后周代的姬姓天子没有继续延用。所以,年号真正使用的开创制度,当发源于汉代皇帝汉武帝刘彻。

在汉武帝之前,我国只有年数,史家以王号纪年,鲁隐公元年等。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并形成制度,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用6年。

汉武帝此次创举深刻地影响了以后2000代年的我国皇帝纪元方式,并创立了以奉正朔的方式,推广给藩属于中央王朝的周边臣属国及附属国,以明确中华帝国作为宗主国与臣属国关系的高明政治手法。10世纪后,开始被古代东南亚的君主国家纷纷效仿,如日本、越南、琉球、朝鲜半岛政权。如朝鲜使用我国明代的“崇祯”年号长达265年。

此后,在我国历朝中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也有当年未改元而次年改元的。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文天祥在他的著作《指南录后序》中说: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

是指南宋端宗继位,改年号为“景炎”。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多次改元,如女皇帝武则天在位21年,前后改元达18次。

新的国君继位时一般需要重新使用新年号,但前一代皇帝逝世的那一年不可改元,在第二年的时候才可以改元。

明代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到了明清两代,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康熙帝。

但是有三个例外,一是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分别是“正统”和“天顺”,是因为他前后两次登基。

二是清太宗皇太极,他于明代天启六年。即1626年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后来他又在1636年的,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所以改元“崇德”。

三是同治皇帝,刚开始的时候使用祺祥为年号,仅仅使用了半个月,慈禧、慈安两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了辛酉政变,改年号为“同治”,取“两宫同治”之意。

年号一直都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帝王们的正统标志,代表政权的合法性,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我国分裂的时期,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

鉴于年号之于正统和僭伪之重要性,历史上许多地方割据势力以及起义军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这种情况与其说“正统”和“僭伪”,不如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民俗的制度。

我国历史上年号的使用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自有自己的年号,这一情况是386年那一年,在我国境内就先后出现了16个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

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了9年,改为开运元年。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

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代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我国古代的年号名称繁杂,但多表达吉祥、太平、国泰民安及皇权神圣的意思。古人的名、字、号皆是一部历史,有着我国所独有的文化风貌,令人回味绵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年号,作为我国古代皇帝的专有产物,伴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早已成为历史,但年号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是我国历史中的精神文化遗产。

[旁注]

上疏 古代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如京兆尹张敞上疏汉成帝,谏议他纠正为政过失,“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等,皆是多被称道的史例。

纪年 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的纪年有帝王纪年、公元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在我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登基 又称“即位”,即皇帝即位。新皇帝继位,纪年改元,以示万象一新。有些皇帝登基并不改元,如后周世宗、恭帝都未改元,而是沿用太祖的“显德”年号,由此可看出国家的兴衰变化。

武则天(624年~705年),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683年至690年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建立武周王朝。她在位期间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稳定了边疆形势。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僭伪 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称作“僭伪”。

[阅读链接]

在我国历史上的一些藩属国,通常会延用天朝年号,如朝鲜、琉球为我国的藩属时,曾用我国帝王的年号,这是一种对天朝效忠的表现。

以古代朝鲜为例,明朝灭亡之后,除与清代文书往来,内部官方文书拒用清代年号,改用我国干支或国王在位纪元,至于民间仍有坚持采用崇祯年号者,甚有直至崇祯三百余年者,与郑氏一直采用明地永历年号,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