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义理内涵的古人起名

我国古代的人们在为子女取名的时候,在义、理方面都颇有讲究。名字不单要树志,还要起到鼓励、规范或警醒其性格修养的作用。

宋朝爱国名将岳飞,名飞,号鹏举。据说岳飞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恰巧有一只大鹏鸟从岳家屋顶飞过,父母就给他起了一个单名叫飞,字鹏举,意为鹏程万里,远举高飞,寄托了父母的希望。

还有宋朝的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其名也很有讲究。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

从苏轼、苏辙兄弟的名字中,可以看出,他们名字都与车有关系。苏轼名字中的“轼”,本义是指设在车厢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说文》中解释道:

轼,车前也。

苏轼的字“子瞻”,则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

而苏辙名字中的“辙”,本义是指车迹,是车轮碾过的痕迹。苏辙的字“子由”,则带有仿效、依循的意思,就是跟着别人走。在为人处事方面,苏辙比之哥哥苏轼而言,要内敛得多。

苏洵为什么要给两个儿子起这样的名字呢?这还要从1046年苏洵赴京赶考说起。尽管苏洵的才学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但是最终还是落榜了。苏洵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的身上。

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11岁,苏辙8岁。苏洵虽然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但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

苏轼个性张扬、豪放不羁,而苏辙的性格则相对内敛。苏洵对两个儿子的脾性秉性非常了解,为了劝诫与勉励儿子,他在《名二子说》中,阐释了为二子命名的深意。

苏洵说,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对于一辆车来说各有用途,缺一不可,而车轼则似乎是作用不大,可有可无,但一辆车如果缺了“轼”,也就不称其为完车了。

由于这根横木有些过于张扬显露,所以苏洵在给苏轼取这个名字时,说“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反映了当时苏洵矛盾的心理。他既希望儿子的个性能充分发挥,又担心他过于张扬而遭人嫉妒。于是,他又给苏轼起了个字,叫做“子瞻”,意思是让他瞻前顾后,谨慎小心。

对于另一个儿子苏辙,苏洵则相对比较放心一些。取名为“辙”,字“子由”,意思是让他跟着别人走。虽然“辙”不像“轼”那样引人注目,却也不易遭人嫉恨。

苏辙的一生,做到了谨小慎微,游离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尽管不像哥哥苏轼那样光彩夺目,却也比哥哥少了许多磨难。

后来,苏辙在颍川定居,过起了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有一个较为宁适的晚年。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因此,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0多人以“彦”字命名。

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元代末期,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取名。古代贤哲尹文子说过:“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意思是说,观察辨别事物、人物必先定名,而后才可以成事。荀子也曾说:

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意思是说:名有完善之名,平易好懂而不被人误解之名,可以说是好名。

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为了起一个好名,父母们总要翻开厚厚的辞海、辞源,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试图为自己的孩子起个好名字。正如后人所形容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一样。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名字甚至可以决定人的前途和命运。

1868年,时逢全国科举考试,江苏考生王国钧名列前茅,荣幸参加殿试。本为一等,因慈禧太后见他的名字与“亡国君”谐音,大为不满,马上下旨降为殿试三等。

王国钧被发往安徽任知县,又被议改任教职,在山阳县任教官20年,才以才干卓著,被选任云南某县令,未上任便去世了。

1904年,直隶人刘春霖参加科考名列进士三甲末等,因其名“春霖”有春雨之意,再加其姓与“留”谐音,很受慈禧太后的青睐。她认为此人名字吉祥,符合自己恩泽永垂的心境,便下旨将刘春霖提为甲等第一,成为清代的最后一名状元。

[旁注]

东坡居士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从州府要来了已经荒芜了的50亩军营旧地给他种。营地位于黄州的东坡,次年春天,苏轼于其上筑雪堂,题为“东坡雪堂”,并作《雪堂记》,苏轼在东波耕种居住的时日,联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当年贬谪四川忠州也在东坡耕种,此后,便以“东坡居士”自居。

科举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名二子说》 本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所作,书中明确说出了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命名的缘由,并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与祝愿。

《孟子》 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20多年。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殿试 又称“御试”、“廷试”或“廷对”,指在科举考试中由皇帝亲自出题的考试。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阅读链接]

好名字内在的义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决定人的前途,也能够影响一个人命运。这在我国历史有许多真实发生的故事。

明代永乐年间举行廷试,考官选定的第一名叫孙曰恭。皇帝看到这个名字后,立刻产生了反感,因为“曰恭”上下摆在一起与“暴”字相像,“暴”给人的印象显然不好。于是皇帝就免去他的第一名,而把第二名刑宽定为第一。

清代之际,应试学子仅靠名字沾光的不少,乾隆末年,清高宗年事已高,取阅殿试的10本卷子,看到最末一名叫胡长龄,龙颜大悦,说:“胡人乃长龄耶?”就把此人点为状元。乾隆皇帝大概觉得这个名字是个好兆头,预示他这个满族人能长寿,所以赶紧把胡长龄点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