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名城——荆州古城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是可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发祥地。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00多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荆州又是三国文化诞生和繁衍的历史圣地。魏、蜀、吴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荆州的古老底蕴,更可上溯到绵延久远的史前时期。

荆州古城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镇。秦时,这里置南郡设江陵县。汉时,沿袭秦制,汉武帝划全国为13州,荆州是其一。其时,荆州城已是当时全国的十大商业都会之一。

周厉王时期荆州始筑城墙

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人们时常说的俗语“大意失荆州”,典故就出在这里。荆州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存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荆州古城。

距今五六万年前的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就在古城东北;古城附近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很多处。无可置疑的史迹告诉人们,荆州这块古老的热土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小北门外的郢北村鸡公山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晚期遗址。遗址内不仅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打制石器、石核和石器废料,而且发现了丰富的遗迹现象,在遗址中部有数个由大量石器围成的不规则形空地。鸡公山遗址是一处长期使用并保存完好的石器制作场,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平原居址的空白。

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荆州就已开始修筑城墙。此后历朝历代都对城墙加以修缮。

春秋战国时期,荆州古城墙曾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后成为江陵县治所,出现了最初城郭。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后世所存的古城墙大部分是明末清初的建筑。古城的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

该城保存完整,有东南西北四个老城门以及一个新南门。城内有玄妙观、关帝庙及铁女寺等。荆州城北的纪南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保存得也较为完好。

楚纪南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当时称为“郢都”,因为城在纪山的南边,也称“纪郢”。西晋学者杜预在《左传》的注释中始将郢都改称“纪南城”。

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取克郢都,前后共400多年,楚国共有20代国王在此建都。在此期间,楚国还先后统一了近50个小国,势力极大。楚国全盛时期,纪南城也成为楚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当时南方的第一大都会。

纪南城址规模宏大,有7座城门。北垣和南垣古河道入口处均为水门。水门缺口东侧城垣上有一夯土台基。

城垣四周环绕有护城壕遗址,城内已探出东周夯土台基几十座,以中部偏东南处最为密集,当为宫殿区。其东侧和北侧还探出墙基遗址。

城内有三条古河道。冶炼作坊区在城西南部。宫城以西的陈家台曾发现两座铸炉,炉底和附近还发现有锡渣、铜渣、鼓风管和残陶范等。

宫城北面的龙桥河两侧,曾发现窑址、水井以及墙基、散水、下水管道等遗迹,并有大片瓦砾堆积,应是当时烧制陶瓦陶用品和市民居住生活的地区。

全城共有水井几百口,以宫城以北的龙桥河两侧最多,有土井、陶圈井、竹圈井和木圈井。有的井底遗留一大陶瓮,当为冷藏窖。出土遗物以陶瓦的数量最多,有筒瓦和板瓦两类。

城内西北部发现两处墓地,已发掘的均是春秋晚期的小型楚墓。城址四周分布着大量楚墓,仅江陵县境内就发现楚墓群30多处,已发掘楚墓1000多座。地面有封土堆的大中型古冢800多座,多数是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之交,与遗址的堆积和出土遗物的年代基本一致。这大体表明了古城的繁荣时期。

三国时期,荆州是争霸的要津。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家分荆州。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取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

210年,周瑜死后,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把自己所据的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的地盘。

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一百二十回中,就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荆州,曾经是魏、蜀、吴三国纷争的战略要地。为了这块不凡的土地,他们明争暗抗,斗智斗勇,展开了一场场搏杀,从而为荆州这块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众多遗踪胜迹,如公安门、得胜街和洗马池等。

公安门位于古城墙东南角,又称小东门,是古城唯一的水门。如今水门码头虽早已失去它的功用,但码头之上的青石护岸栏杆,上下码头的石阶仍清晰可辨。

210年,立营公安县的刘备,从接替周瑜执掌帅印的鲁肃手中侥幸借得荆州,并派关羽镇守,他自己仍扎营公安。以后刘备每次经公安来到荆州视察防务,都要经过水路,由小东门码头登岸入城。

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后人就用刘备驻守之地的公安代称小东门。年深日久,小东门称谓淡化,公安门便成了惯称。

此后,东晋末年的安帝,南朝时的齐和帝、梁元帝、后梁宣帝,隋朝后的后梁王以及唐末五代十国时的南平国王等,先后有11个纷争王侯在此称帝、称王,并建都,历时100多年。

[旁注]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公元25年,下至220年间,共195年的史事。

杜预 字元凯,京兆杜陵,即陕西省西安人,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

楚文王 楚武王子,芈姓,熊氏,名赀。公元前689年,熊赀继武王位为楚国国君,是为楚文王。继位时已人到中年,性格锋芒毕露。

赤壁之战 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今安徽省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曹操的诗作史称建安风骨。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祖籍浙江富阳,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229年至252年在位。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在赤壁打败曹操,天下三分的局面初步形成。

[阅读链接]

在荆州城大北门金水桥外有一条街道,叫得胜街。这条街道连同洗马池都是大有来头的。

传说,当年关羽镇守荆州时,曾在沔水与曹军遭遇,并展开激烈的战斗。关羽水淹七军,获得胜利。随后,关羽班师凯旋进城,沿街百姓自发聚集街道两旁欢迎得胜的将士。一时间,鞭炮声声,鼓乐阵阵,载歌载舞。

关羽得胜回城受到如此盛大的欢迎,喜不自胜,进城后,看到他的坐骑赤兔马满身征尘,顿生怜惜之情。关羽见北门内东侧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便策马而至,亲手为赤兔马洗涤。百姓亲眼目睹此景,甚为感念,遂将此塘谓之洗马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