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演绎的辉煌历史

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原地区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商丘的祖先契是和夏禹同时代的部落首领。

这里的夏禹就是我国远古时代,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是我国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我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

大禹建立夏朝后,他的后人少康又在商丘建立了都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少康中兴”,商丘为此成为了中兴之都。

契的十三世孙成汤当部落首领时,乘夏朝太康失位,把势力伸展到黄河下游的一些地区,商很快成为一个兴旺的小国。

这时,夏朝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商的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都比夏进步。商的首领成汤任用奴隶伊尹做右相,任用车官奚仲的后代仲虺做左相,战胜夏桀,灭了夏朝。

成汤回到老家南亳,也就是后来的商丘古城,建立帝都,定国号为商。于是,商丘城成为了商朝的开国之都。

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商丘为宋国国都。西汉商丘为汉代最强盛的诸侯国梁国的国都。北宋时期,商丘为北宋陪都,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也就是后来的商丘即位,于是,商丘古城又成为了南宋的开国都城。

从帝喾高辛氏定都商丘,到成为夏朝的中兴之都、商朝的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商丘古城成为我国古代的六朝古都,其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商丘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现存的商丘古城为1511年所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

在古城之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六座都城、古城。

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现存的商丘古城自明代建成后,城内街道胡同等的格局基本没变,仍然保持着当时的棋盘罗布、奇门八卦的原貌。

城内地势呈龟背形状,共93条街道,在古代的八卦学说中,9是最大的数字,而3是万物的源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93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这93条街,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见方的许多小块,格局如同棋盘。俯瞰全城,如棋盘状。建筑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

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

古城南为拱阳门,拱券式建筑,北为拱辰门,东为宾阳门,西为垤泽门。门上原皆有城门楼,后毁于战火。现北城门楼与南城门楼均已修复。

北门城楼为归德知府于1555年所建,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雄伟壮观,古城楼飞檐挑角,琉璃覆顶,古典彩绘,辉煌灿烂。城楼为上下两层,下层有唐六忠烈大型塑像展览和古代十八般兵器展览。

四门之外原有瓮城,每瓮城各一座扭头门,后被拆除。城墙四面有敌台,形制大小不一,西门向南的第一个马面呈半圆形建筑,其余皆呈凸出墙外马头形。城墙角各有一处角台,形制相同,大小不等。城墙上城垛口。

城墙外为护城河,绕城一周。护城河外的护城土堤,是1540年筑成。

在古城北门内附近,刘隅首东一街,有侯方域故居,又名壮悔堂,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书房。

现存的壮悔堂是一座明三暗五、上下两层前出后包坐北朝南的楼房,正面向南的地方是一座五间的过厅,东侧是三间两层的雪苑社,两座楼房东西对峙,与壮悔堂、过厅形成一组四合院,是一座明末清初典型的建筑。

雪苑社内有雪苑六公子蜡像,姿态幽雅,栩栩如生。壮悔堂内有侯方域和李香君的蜡像,真人大小,男的俊秀豪气,女的也是文淑庄重。均为后人仿制。

壮悔堂的东厢房是侯方域元配夫人的卧室,里面陈设有仿制当时的镶嵌雕花木柜、床塌和桌椅等。壮悔堂前西侧的翡翠楼内挂有秦淮八艳图,陈设有李香君铜像,以及李香君曾用过的熏香炉、圆凳和睡过的卧榻。

穆氏四合院坐落在古城内中山东二街的睢阳宾馆院内,是它是商丘古城保存比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

“穆氏”即穆丙坛家族,是“明清七大户”之一。其兄弟八人,同住一处,各居一所四合院,总体形成一宅三院五门照的布局,院落整体气势恢弘。

穆氏四合院东侧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庙宇文庙。进大门就看到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塑像,其后有一小水池,名明乐池又名畔池,池上一小桥。穿桥而过就可到文庙大殿,小桥中轴线与文庙中轴线重合,设计巧妙。

据史料记载,文庙始建于1555年至1559年,距今已有近500多年的历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此讲学,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此修建了文庙。

文庙大殿气势雄伟壮观,结构精巧,脊中立宝瓶,鸱兽龙雕左右相对视,飞檐斗拱,画砖雕绘非常精美。

在大殿东北侧两排民房式建筑的夹缝中有棵千年皂角树,俗名“赵匡胤拴马树”,据传,赵匡胤任归德军马节度使时曾拴马于此树,树干被马啃去大半,历经数百年,形成一可容数人的树洞。

位于商丘古城之东,原址在县城南门外东侧处,是著名的应天书院,它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座落于闹市区的书院。

应天书院经历了从私学到官学,从书院到府学,最后成为国子监的长期发展过程。范仲淹、晏殊等人对应天书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的书院现在已无处可寻,目前已在考证的原址上仿制重建。

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的张巡祠,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新中国成立后该祠重建。

此外,在商丘古城城郭东南角内侧,还有一著名建筑文雅台。春秋时,孔子率弟子由曹国来到商丘睢阳,在大檀树下习礼。宋国大司马桓魁闻讯后,欲擒杀孔子,并砍下檀树。

弟子催孔子快走,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何?”于是离开宋国去陈国。

西汉初年,梁孝王刘武做梁国国君时,在孔子习礼处盖起了亭台楼阁,常与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文人雅士在此吟诗作赋,颇有文雅之风,于是建了文雅台。

现在的文雅台内,有院墙一周、过厅三间,大殿三间,重檐六角亭一座,亭内有唐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绘孔子石刻画像,亭四周有历代名人碑刻40余通。

院内有圆形代檀池,植有荷莲。文雅台一周碧水环绕,环境清幽,风景宜人,原为商丘七台八景之一,吸引不少海内外游子来此观光旅游。

总之,商丘古城格局是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不仅在我国,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现存的古城池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商丘古城目前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

[旁注]

成汤 商汤。姓子,名履,庙号太祖,为商太祖。商朝的创建者,公元前1617至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人部落首领。

睢阳城 位于商丘市中心南部,因地处古睢水之北,而得名。睢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著名古都,商人、商品、商业皆发源于此地。商朝、春秋宋国、西汉梁国和南宋均曾在睢阳建都,古称亳、宋国、梁国等。

侯方域 字朝宗,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少年即有才名,参加复社,与东南名士交游。侯方域擅长散文,以写作古文雄视当世,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明末四公子”,与魏禧、汪琬合称”清初三大家“。著作有《壮悔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我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960年,他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我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司马相如 字长卿,巴郡安汉县人,一说蜀郡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我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后人称为赋圣和“辞宗”。

夏禹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阅读链接]

商丘古城内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

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也就是后来的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

l009年,曹诚愿以学舍入官,并请戚舜宾主持。应天府知府把这一请求上报,宋真宗大为赞赏,立即批准,并使端明殿学士盛度著文评记其事,前参政事陈尧佐题写匾额,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