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知府组织兴建土司衙门

1382年,古城所属的通安州知府阿甲阿得归顺明朝,明朝在此设立丽江军民府,明太祖朱元璋钦赐阿甲阿得姓木,并封他为世袭知府。

此后,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并继续扩建古城贸易集市和街道建设,到明朝末年,丽江古城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在现存的丽江古城中,有很多建筑就是在明代修建起来的。其中,位于丽江古城西南角便是明代的丽江军民府府衙。

此府衙俗称木府,始建于1382年,府衙分布在一条东西轴线上,依次排列有金水桥、忠义坊、圆池、正殿、光碧楼、寿星楼、丹墀、一文亭、玉音楼、三清殿,直至狮山御园,一进数院,巍峨壮观。

这是一座仿紫禁城的纳西宫廷式建筑群,西面为府署,中间为家院,东面为南北花园,可以说得上是气势恢宏,然而这里面住的不是皇帝和皇后,而是纳西族的世袭统治者木府家族。

原府衙于清咸丰、同治年间遭兵乱洗劫,现存府内建筑是后世重建的。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为:玉带桥、忠义坊、木府门、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和后花园,侧面还有驿馆和木家院等。

其中,进入木府的第一道大门为关门口。这里是明清时期茶马古道必经之处。门口的一对石狮乃木府修牌坊时的狮子转移至此,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天雨流芳牌坊是进入木府的第二道大门,上面写着“天雨流芳”四个大字。这四字乃有一语双意的意思,用汉语理解是“皇恩浩荡如天雨流芳”。用纳西语的解释是“看书去吧”。

在纳西族的传统中,女人是家庭的顶梁柱,种地和做家务以及带孩子都是女人的工作。而纳西族男人天天就是读书、吟诗、绘画、写作、演奏纳西古乐,他们认为这些风雅韵事才是男人应该干的正经事。

正是因为如此,木府的屋檐上,均雕有龙凤,凤在上,龙在下,以表示尊重女性和劳动。

在天雨流芳牌坊后面,是明代木氏土司所建的玉带桥,因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玉带般环绕木府,此桥如玉带上的扣饰,故名玉带桥。因桥型酷似马鞍,该桥又名马鞍桥。一般的桥梁长度大于宽度,而玉带桥桥宽则远远大于桥长。

进入木府的第三道大门是一座采用金沙江边的汉白玉建成,、石柱撑着牌坊上的碑、椽、檐、坊盖,共有两层结构的大型石牌坊,名为“忠义坊”。

牌坊上层中央是金字“圣旨”,下层的大号金字是圣旨的内容:“忠义”,这是明神宗钦赐镌刻的。四只石狮蹲踞在牌坊前,威风凛凛。赫赫有名的木府就在牌坊后边。

木府的朝向是坐西朝东,与一般古代官府坐北朝南不同,木府是朝向皇帝所在的方向,体现着孝忠皇帝。

木府的门所有都是木的材质,因为木府还有自己的理论,那就是“木府理论”。

“木府理论”称:木氏土司当年极为尊崇“开门为诸侯,关门是天子”的思想;其次纳西族因在“夹缝中求生存”,非常推崇汉文化教育;同时,木府内“木”的内涵很丰富:“见木低头”、“丽江和‘木’相处”、“以水养水”、“喜木朝阳”等;再者,木氏土司与中央王朝关系密切,许多匾额、门联等都反映了这一点。

为此,可以看出,“木府理论”其实也是寻回了被人们久已遗忘的木氏王国文化而已。

进入木府大门,是一个大广场,左右是钟鼓楼,穿过广场步上三层平台是一座巨大的宫殿式建筑议事厅。土司木公在这里办公,厅前高悬三块金匾,是明太祖、明成祖等三位皇帝赐给木土司的,内容都是“诚心报国”,既是褒奖,也是希望。

议事厅后是坐落在水中央的三层的万卷楼,这里是木土司藏书学习的地方,环境清幽,门窗木雕精美。万卷楼的后门上是嘉靖年间皇帝赐的“忠孝文武”匾。

往后去是就是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据说这是木土司处理家事的地方,中间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和土司祖先的画像,后门上挂着“乔木世家”匾。

护法殿后,一条街道把木府分成两部分,靠过街楼连接。从后门进入光碧楼,楼上陈列着丽江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的画像照片。

光碧楼的后边是亭亭玉立的玉音楼,这里是专门存放历代帝王发布的诏书,以及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乐之地。

演奏乐曲,接待来客,本来应该是一座很快乐的建筑。但是人们看到二楼后边悬挂的一块匾就快乐不起来了,匾上写着“天威咫尺”,意思大概是不要以为山高皇帝远,如果过分放纵自己,忘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

据说,这块天威咫尺匾额是一位名叫木增的土司对后世子孙意味深长的警示,要求后世子孙千万要加强自我约束。

三清殿在玉音楼之后,这里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而狮山古柏深处,还有木氏土司祭天、祭祖、祭大自然神“署”的本土宗教活动场所。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人广采博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

后花园是木府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各种奇花异草汇聚在此园林中。在这花园内,还有一棵独特的“倒长树”,其树根在上,枝在下。

位于后花园侧面的木家院里是一些不同身份的人的起居室,室内布置的是反映纳西服饰和风俗的展览。

木家院院门口是重建木府时从地下挖掘出来的老木府的一些建筑构件,如巨大的石雕柱础等。这使人们在中断的新老木府之间建立起近似同一性的联想。

古城内木府背枕狮子山,山上遍植柏树,如今狮子山上还保存有一大片古老的柏树林,它就是“丽江十二景”之一的“黄山古柏”。

在狮子山极目下望,古城鳞次栉比的民居瓦房呈现出一片与天地混融的黛青色,苍苍茫茫宛若一幅巨大的水墨画。

[旁注]

咸丰 名爱新觉罗·奕詝,20岁登基,在位11年,31岁病死,咸丰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宠爱叶赫那拉氏,误国殃民,留下千古遗憾。

匾额 是我国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

诏书 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的国家后,自称朕。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汉承秦制,唐、宋废止不用,元代又恢复使用。明代用诏书宣布重大政令或训诫臣工。

木增 明代纳西族作家。字长卿,一字生白,号华岳。著有《啸月函》、《山中逸集》、《芝山集》、《空翠居录》、《光碧楼选集》等7部诗文集。遗诗1000多首,收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其诗多一题复咏,运用不同韵律和诗体表达不同的立意。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汉族,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1368年,在南京称帝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明神宗(1563年~1620年),朱翊钧,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阅读链接]

古城内木府大门前的“忠义坊”是一堵高大的石牌坊。相传丽江木天王为了建造石牌坊,派许多工匠到江边开凿石头,把重达500至5000千克的石柱石板往丽江古城运,许多人被活活累死。

石料备齐后,木大王又叫一位丽江白族师傅来主持工程,搭架试修了几次都倒了。后来师傅从小孩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先竖石柱,周围拿土堆得和石柱一样高,再砌丽江古城石牌坊,砌好后又把土撤去,终于成功。

据说,当年,木府修建此牌坊时,四周用木板、竹子围住,修好后才拆去。木天王怕走漏风声,又把修牌坊的工匠活埋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