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地名城——襄阳古城

襄阳古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阳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它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不仅是历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闻名的军事重镇。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城墙始筑于汉,时兴时废,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间重筑的新城。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见证众多历史战争的古城

提起襄阳,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三国演义》中魏、蜀、吴在其所在地荆州所上演的一出出好戏,《三国演义》120回的故事中,有32回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我国古代的襄阳城主要由襄阳城和樊城组成,襄阳城因地处襄水之阳,因而得名为“襄阳”,其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见规模,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樊城则因周宣王时樊侯仲山甫封地于此而得名。

襄阳位居祖国大陆腹地,扼守汉水中游,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抵湘粤、北至宛洛,交通十分便利,战略地位突出,因此成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几次成为我国历史进程的见证者。

207年,寄居于荆州新野的刘备来到襄阳城西的隆中,拜会了“卧龙”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隆中对当时的天下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为刘备构思了“先据荆州、后进巴蜀、再图中原、兴复汉室”的战略,史称“隆中对”。

由此,诸葛亮这位一代名相便活跃于三国这座历史舞台上,而其伟大的战略构想的形成,可以说与其隐居襄阳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座见证了我国众多历史的城池,到底是何年所建?几经维修呢?据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的《襄阳记》中记载:城本楚之下邑。

这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这里还只是楚国的一个小村庄,并没有修建城池。后来的史志记载,襄阳建城应始建于汉,后历经维修、扩建。

现存的襄阳古城地处汉江南岸,与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它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面傍山,形势险要,自古易守难攻。襄阳古城城略呈方形,墙体土夯筑,外砌城砖。城墙高大,气势雄伟,堪称襄阳胜景。

襄阳城垣不仅以它的高大著称,而且四面建有六座城门,每座城门外又建有瓮城,襄阳人俗称月城,城门上又建有城楼,使古城垣更显雄伟。

由于历代兵燹,城门与城楼屡坏屡修。据志书记载,明成化间都督王信重建南门城楼。弘始中,副史毛宪重建东、西门与大、小北门及东长门诸城楼及各面角楼。

1576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题别称,题东门为“阳春”,南门为“文昌”,西门为“西成”,大北门为“拱宸”,小北门为“临汉”,东长门为“震华”。

1641年,城楼被毁。其后御史袁继咸亲督标兵修复城垛如旧。都御史王永祚随之重建六门城楼。1648年,都御史赵兆麟檄副史苏宗贵重修西门城楼,知府冀如锡重建南门城楼,同知徐腾茂、张仲重建大北门、小北门城楼。

知县董上治接着重建东门城楼后,又为各城门再题别称,题东门为“保厘东郊”,南门五“化行南国”,西门为“西土好音”,北门为“北门锁钥”。1826年,知府周凯重修六门城楼。

1933 年,大北门城楼被飓风摧毁。1939 年,日本侵略者对襄阳二城狂轰滥炸,为便于群众疏散,将西门南侧和南门西侧的城墙连同西门、南门月城及城楼拆除。后长门城楼坍塌。目前襄阳城独存小北门城楼。新中国成立后经多次维修,焕然一新、巍峨屹立。

此外,城垣上还有三座古雅、庄严的城楼,三楼是:仲宣楼,又名王粲楼。在东南城角上。雍正间副史赵宏恩重建。1760年署知府胡翼重修。

仲宣即王粲,东汉末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之一,17岁时,诏任黄门侍郎,辞不就,避难于荆州,依从刘表,在襄阳时常同刘表登楼作赋,后人以其名命楼名。

魁星楼也处在东南角城上,仲宣楼西侧,即状元峰,南距文昌宫不远。由清顺治间知府杜养性所建,雍正间知府尹会一重修,乾隆间再修。楼高三层,六角形,碧绿琉璃瓦面。

狮子楼在西南城角上。明洪武初建,绘狮子于楼内壁上,以示镇城,西南望虎头诸山,后改建三只石狮,各高丈许。1641年,都御史王永祚重建襄阳城六门时,也将狮子楼修葺。

襄阳城垣以它历史悠久,城高池深而著称,并以它坚固而闻名。在历史上,它不仅是防御的有效堡垒,而且又多次力敌洪水的侵袭。人们记忆最深的莫过于1935 年的一次洪水,当时沿汉水两岸的城镇、村庄,均被淹没,唯独襄阳城内未进水,这全靠襄阳城防水性能良好的缘故。

人们常赞美襄阳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除了城南环山这天然的屏障外,护城河也为襄阳起到铜墙铁壁的作用。襄阳护城河比起我国北京、开封、洛阳等城的护城河都要宽,可以说,襄阳护城河是全国最宽护城河,有“华夏第一城池”之称。

[旁注]

习凿齿 字彦威,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

楚国 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国君是熊氏。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至楚国灭亡后几百年间,楚国这个称谓被多个政权与藩王沿袭保存了下来。五代十国时期的楚国史称南楚或马楚。

建安七子 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王粲(177年~217年),字仲宣,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以诗赋见长,《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他代表作。王粲还撰有史书《汉末英雄记》。明代人辑录其作品,编就《王侍中文集》流传后世。

[阅读链接]

在襄阳城西北角,有一段为了纪念韩夫人而筑建的夫人城,它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378年,前秦王苻坚为灭东晋独霸中原,命长子苻丕率领十几万大军,分四路围攻襄阳。襄阳守将朱序认为,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易守难攻,并且前秦的军队全是北方人,不善水战,不可能从汉水北岸的樊城渡江攻取襄阳,并不在意。

朱序的母亲韩夫人,见儿子忙于全面防务,便亲自登城巡视,察看地形。她看出城西北角地形险要,必先受敌,便带领家婢和城中妇女,夜以继日筑起一座高2丈、长20丈的内城。

果不其然,苻丕率兵直扑襄阳城西北角,韩夫人新建的内城成为东晋军坚守的屏障,最终保住了襄阳城。后人为纪念韩夫人,将新修的这段城墙尊称为夫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