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源头——歙县古城
歙县古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以及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它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歙县古城历史悠久。据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东汉末年,乌聊山曾有一座叫做毛甘的故城,即是歙县的前身。古城由府城和县城两部分壁联而成。府城始建于617年,城郭略小,882年扩建成后来的规模。
古城后世所存的城墙,以及一些宋代以前的古迹。一些街巷则基本保持明、清时期的风貌。县城在府城东侧,城墙建于1555年,沿山脊构筑,后存残迹只有新安门和问政门比较完好。
两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古韵
歙县古城在历史上曾是古徽州的州治所在地,它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歙县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和九华山的中心点,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城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到处可见,时时散发着古风古韵。
作为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歙县古城保存有许多名胜古迹。这些古迹包括太白楼、许国石坊、方士载宅、斗山街、东谯楼、南谯楼、徽州府衙、古紫阳书院等。
在古城的府城和县城内存有明清时期的牌坊。宋代以前的古迹包括东南两座谯楼、蛤蟆井、打箍井等,而大北街、斗山街和中山巷等街巷则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太白楼取其字号因此而建。太白楼位于歙县城西的练江边,太平桥西端,背靠山峦。太白楼始建于隋末唐初,后存的房屋都是明清时期重建的。
太白楼楼檐下悬有三字匾额“太白楼”。楼下正面有三开间,原大门朝东迎向太平桥,后来整修时被封闭,沿江古道从左、右边门穿过。内墙上嵌有历代重修太白楼的记事碑。
太白楼照壁上方有一匾额“长天一勺”,意思是天地虽广,勺水虽微,但运动变化之理是相通的。同时也表明李白怀才不遇,犹如天外之一勺。在大堂上有一大幅李白画像。两侧楹联:
四壁云山开醉眼;
一楼风月话诗仙。
相传,这里的太白楼原是一个酒肆,唐代诗仙李白来歙县访问隐士许宣平却没有遇见。李白曾在这里饮酒,后人为了纪念李白,特将酒肆改名为“太白楼”。
歙县人许国衣锦还乡时,当地人为他立了一座石坊,这就是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四坊架连,八脚并立,俗称八脚牌坊,被后人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故俗称“八脚牌楼”。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组成,每一处都饰以精美的雕刻。12只狮子雄踞于石基之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牌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许国石坊上有“恩荣”、“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的馆阁体题字,均出自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之手。
许国石坊的南侧就是方士载宅,该宅始建于明代万历初年,是大学士许国的阁老府的一部分,所以又名“许国相府”。阁老府是一处大的建筑群,门外有石狮和牌坊,内有大厅、花园和藏书楼等。
徽商故里斗山街位于歙县城内,建于明清时期。据说,斗山街之名得于所依之山,因七丘相连,状如北斗七星排列,称为斗山。
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文化长廊,有典型的徽州名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叶氏贞洁坊,等。
东谯楼名阳和门,原名钟楼,是重檐式双层楼阁,是直通老街居民区的大门。东谯楼和南谯楼原来矗立在歙县古城双套城门内旧徽州府府衙的一部分,最早建于1150年,咸丰之后,谯楼屡坏屡修。
东谯楼高三层,大梁架于高台上,下为门阙,街道从中穿过。南谯楼就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
南谯楼始建于隋末,是歙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宋宣和年间重建,150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唐代以前,城台均以土夯建筑,所以建筑门楼,必须在门阙靠壁立柱,南谯楼共立柱26根,中门阙门扇隐去两根,只显出24根,所以当地人称它为“二十四根柱”。
古时楼上置有铜壶,用以滴漏定时,还有鼓具,以及察看星象推算历法的仪器。南谯楼虽历经风雨,多次修缮,但古制古风依旧,为江南一座有名的古谯楼。
[旁注]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
许宣平 许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县人,《续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唐诗纪事》、《太平广记》等都有关于他的传记。他当时长期隐居于歙县城南的紫阳山中,结庵辟谷修炼。许宣平形貌异常,经常担柴入市贩卖,以换酒喝。
许国 字维桢,明代歙县人,1565年进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官。1584年平夷有功,晋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著有《许文穆公集》。在歙县城中有许国石坊,建筑技术十分高超,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形制为国内罕见。
门楼 是我国古代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所谓“门第等次”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名门豪宅的门楼建筑特别考究。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扇外面置铁或铜制的门环。门楼也指城门上的楼,古代供瞭望、射敌之用。
[阅读链接]
北宋的《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李白在洛阳同华传舍墙上读得一首歙人许宣平写的诗:“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颠。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李白读罢,击掌惊呼:“此仙人诗也”。
遂来歙县问访许宣平。可是李白几经周折,却与许翁失之交臂,虽遗憾不已,但来到西干山麓,见山清水碧,风景宜人,陶醉不已,即兴留诗一首。后人为了纪念李白,将太平桥下练水中的一片浅滩取名为“碎月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