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方形卫城——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也是唯一一座方形卫城。

古城始建于1430年,当时称宁远卫城,清朝时改称宁远州城。1623年,驻守此地的宁前道兵备副使袁崇焕主持重修。古城也逐渐发展为明朝末年关外第一军事重镇。

作为山海关外明朝的重要卫城,古城见证了明亡清兴的历史更迭,经历了580得年的风雨侵蚀和战争洗礼。1988年,古城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区。

明朝为防御女真袭扰建城

兴城古城是一座明代的古城,兴城之名源于辽代,990年,迁兴州民至桃花岛筑城设县,称兴城。1428年,驻守在这里的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为了防御女真族对明军的袭扰,呈请曹庄驿监督造了这座城池,并取名为宁远卫城。

这宁远城是明朝末年山海关外的防御重镇,随着这座城池的修建,这个地方在军事上的意义也就显得愈发重要。

1618年,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领袖努尔哈赤乘明王朝腐败而又摇摇欲坠之机,向明王朝正式宣战。

1618年至1621年,努尔哈赤带领的女真族部队旗开得胜,他们先后占领了沈阳和辽阳等城池,这让明廷震撼不已。

为保卫明朝京都不被努尔哈赤攻下,袁崇焕毛遂自荐,辅兵部尚书孙承宗驻守宁远。袁崇焕提出若保关内,必守关外;若保关外,必守宁远的积极方略。他抓紧修筑城池,将宁远建成屏障山海关的军事重镇。

清朝建立后,撤卫建州,宁远卫城也改称宁远州城,宁远州管辖山海关以东至锦州以西的广阔区域。

1914年,恢复使用辽代的兴城县县名,宁远城也就随之称为兴城古城。

现存的兴城古城位于辽宁省兴城市。兴城市归属于葫芦岛市管辖,于葫芦岛市西南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

兴城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是唯一一座方形卫城,城墙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城中心设有钟鼓楼,城门外筑有半圆形围城叫做瓮城。这里取的是瓮中捉鳖之意,它的功能是保护城门。城墙四角仍筑有炮台,用来架设红夷大炮。

古城平面呈正方形,墙体为外条砖内毛石,外设垛口,内设女墙,中填夯土。墙顶设海墁砖一层水口。城墙四角设炮台,东南角炮台上为清代增建的魁星楼。城墙四面正中各设城门,城门上皆筑箭楼,为两层楼阁。城墙四角设台,突出于城角。

四道城门,东为春和,南为延辉,西为永宁,北为威远。四门均建城楼,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城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内、外均以条砖筑成,城门内左侧设马道。

古城内的四条大街,是古城的主干道,因循四座城门而得名,分别称为春和街、延辉街、永宁街和威远街,城中百姓根据方位分别称为东街、南街、西街和北街。

街道两旁分布着许多老字号店铺,其中以南街最为集中,因此有“明代一条街”的美誉。四条大街呈十字形规则分布,因此又统称为十字大街。城内街坊布局,基本上仍保持着清末的体制。

十字大街的交叉点坐落着一座始建于1454年钟鼓楼,现存的为1777年至1779年重建的格局。钟鼓楼是为战时击鼓进军、平时报晓更辰所用。

钟鼓楼分为三层。基座平面为正方形,高如城墙,下砌通向四条大街的十字券洞,全部大青砖砌成,分东、西、南、北各筑拱形通道。

上为两层楼阁,内部辟为兴城出土文物陈列馆。展出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骨针、陶器、刀币等珍贵出土文物。还架设一面巨型牛皮大鼓。大鼓由整张牛皮绷制,实为全国罕见。

鼓楼三层为民族英雄袁崇焕将军蜡像馆。此蜡像经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人物表情丰富细腻、栩栩如生,似乎正在向人们宣布“我与此城共存亡”的决心。

周围廊式,歇山卷鹏、飞檐凌空、朱廊画栋,西北开涵洞小门,有石阶可上下。当登上鼓楼,古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另外,兴城城墙的内壁也很有特色。为了使城墙坚固,形成强大的支撑力,避免内心的夯土松动,城墙在建筑之初就用不规则城石砌筑内壁,然后将壁面凿平,所以称为“毛石墙”;由于石料大多是就地取材,远望去颜色近似虎皮,所以又被称为“虎皮毛石墙”。

兴城古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从建筑科学上讲,兴城城墙的选址得体,恰好处在山水围河的平原地带,十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局部小气候。

背山可以抵挡冬天北来的寒流,抱阳可以得到良好的日照,近水可以保障生活及灌溉供水,还可以防止风沙侵袭,对城内居民十分有利。

我国古代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兴城城墙的规划和建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兴城城墙建成正方形,是取传统宇宙观的“天圆地方”,予以大地沉稳、永无销毁之意;兴城城墙的周长及城门数、街路数均为偶数,体现了古代哲学中数的思辨。

经过历代对古城的整修,兴城古城墙保存较好。既是历史名城,又是无数游人向往之地。

[旁注]

女真族 女真,又名女贞、女直,我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现今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的前身。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12世纪前期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统治我国北方100多年之久。

红山文化 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红山文化有近千处遗址,其中著名的有辽宁喀左东山嘴和建平牛河梁遗址群。

钟鼓楼 我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钟楼和鼓楼的合称。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它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

[阅读链接]

兴城首山脚下的茶棚庵原名叫永宁寺,后来有两尼姑在此修行,改名为庵。

相传这两个尼姑乐善好施,为解除来往行人的干渴疲劳,用首山清泉肾金菜做茶水,供人们饮用,一年到头从不间断。随着四面八方的来客过往,她们的美名也传到了四面八方。

一天,俩尼姑听说乾隆皇帝东巡要路过此地,便摆下了香案跪在地上接驾。

传信官把此事告诉了乾隆,乾隆起身下了龙辇,来到俩尼姑跟前说:“下跪何人?”

俩尼姑回禀:“闻皇上东巡路经此地,贫尼特备香案,跪接龙驾,请进庵一饮,此茶祛风祛湿,开脾利肾,皇上饮后可消除劳顿。”

乾隆就来到庵内,饮过了尼姑献上的茶,疲劳顿消,神清志爽,抬头望去,首山风光尽收眼底。于是,乾隆即兴挥毫提匾:“首山胜境”四字,并封此庵为茶棚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