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导弹战概念

1991 年 1 月 17 日凌晨,早已箭拔弩张的海湾地区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导弹呼啸的吼声,战争的烈火映红了整个中东,浓烟在海湾迅速扩散,这是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动强大战争攻势之始,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以大规模导弹突击为先导,向伊拉克发动了全面的攻击。从而在人类的战争史上写下了使用高技术作战兵器实施战役战斗的新的一页。

海湾战争是以导弹战的形式拉开序幕的,在整个交战中,具有各种作用和型号的导弹武器,仅公开亮相的就达 30 多种。各国部队多次使用了大量的导弹武器对伊拉克实施突击,摧毁了伊军大部分重要军事目标尤其是导弹武器的固定发射架;而伊军也持续不断地使用导弹武器频频反击,对多国部队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恐惧和一定程度的毁伤。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海湾战争与其说是以空袭拉开战争序幕的不如改称为是以导弹战拉开战争序幕的, 这样讲才更加确切。

由此,我们可以对导弹下一个结论性的字义,即:导弹战是现代技术特

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战法,是使用导弹武器打击敌方战略、战役或其它重要目标的作战形式。导弹武器具有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打击范围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作战兵器,因此导弹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主战兵器之一,导弹战已成为现代作战中的重要战法形式。

日本著名军事观察家土井宽在《1998 年的导弹》一书中,对现代导弹战的战法和由此带来的悲惨情景,进行了一番形象性地预测表述,以下我们不妨抄录一段,以使读者在阅读此全书之前,首先进入导弹战的“气氛之中”, 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现代导弹战的种种情况。他这样描述:

“7 月 3 日下午 9 时 4 分左右,纽约市中央公园上空飞来了一个奇怪的物体,聚集在公园附近正在庆祝第二天美国独立纪念日的人们,好奇地眺望着这个拖着长长发光的尾巴,快速飞来的长条怪物。只见它在空中盘旋了几圈之后,又朝着联合国大厦飞去。霎时间,伴随着耀眼的闪光发生了强烈的爆炸,整个曼哈顿岛亮如白昼,联合国大厦倾刻土崩瓦解,烟尘弥漫,摩天楼、克赖斯勒大楼等高大的建筑物也轰轰地倒塌,那耀眼的闪光虽然已经消失,但漫天的大火代替了闪烁的霓红灯,映红了整个纽约。5 号街上的行人被砸轧在碎石乱瓦下面,聚集在麦迪逊广场公园的人们都被冲击波击倒在地,人群里发出阵阵悲惨地叫声和哭声。纽约市政府、警察局的建筑物也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市机能立刻陷于瘫痪,交通中断,水、电停供⋯⋯。

白宫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命令三军即刻进入一级战备。五角大楼的作战室马上召开了三军参谋长联席紧急会议,经过认真对情报资料和卫星情报的分析,认为这枚来袭的洲际导弹很可能是苏联发射的,主张当即立断,用导弹对苏宣战,但总统持慎重态度,指示进一步核实各种情况。

9 时 21 分,芝加哥和洛杉矾又被炸,两个城市遭到了与纽约同样的厄运。9 时 22 分,总统向战略空军的‘民兵’和 MX 导弹部队下达了对包括导弹基地在内的苏联军事目标实施攻击的命令,同时命令北美联合防空司令部进一步操纵雷达、卫星监视,摧毁苏联的侦察、监视卫星,以防止苏联攻击。

9 时 30 分,1000 枚改进型“民兵”和 200 枚 MX 大型号导弹,除留出 30

%供第二次打击使用外,其余 70%对苏联的导弹基地和雷达设施进行了突击。

苏联的卫星监视系统,似乎发现了美国发射的导弹,美通过卫星发现苏军调动频繁,9 时 55 分左右,美国的监视卫星发现,苏战略火箭军也发射了大量导弹,就在美国的第一批导弹爆炸前,一场可怕的、无法挽回的核大战变成了现实。

美军的战略轰炸机除正在维修的外,都统统起飞了,总统和随从乘直升飞机离开了白宫,转移到了国家预备指挥中心。10 时 10 分,总统命令用剩下的洲际导弹迅即攻击苏联大城市,战略轰炸机飞抵前方基地攻击中小城市。10 多分钟后,美国北部的西雅图、波士顿、底特律和南方各城市相继受到了导弹的袭击,国内一片混乱。总统决心与苏联决一死战,命令潜艇对苏再次进行报复性打击。

与之同时,地球的外层空间也在进行着鏖战。苏美两国都在利用“天军” 彼此展开“天战”。11 时 25 分左右,美国受到了苏联潜射导弹的袭击,轰炸机基地被摧毁,就连一些小城市也未能幸免于难。

这场核大战,互相攻击城市的结果是:美国 2 亿 5000 万总人口中约有

30%死亡,被破坏的工业设施达 60%以上;苏联死亡人数占总人口 3 亿中的 25%,被破坏的各种设施达 50%以上。两国经济实力、潜力遭到无法挽回的重创,国家机能无法正常运转。”

以上所描绘的情景令人恐惧。这些描述虽然是土井宽先生前几年的作品,而且世界形势在近年中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例如美国的主要对手—— 前苏联已于 1991 年 12 月 26 日正式解体,双方都曾多次声称不以对方为作战对象,尤其是不作为核作战对象,在实际中都调整了战略导弹部队的作战部署。这些,又似乎表明:世界核大战、导弹大战的威胁减少了,不存在了。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超级大国不以对方为作战对象,反而可以腾出手来以更大的军事实力对付其它国家;前苏联的解体使掌握核钥匙的国家增多;与之同时,在中小国家中,核扩散的局面己迅速出现,预计到本世纪末世界将有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会掌握核技术或拥有核武器,因此可以说,在当前的形势下,世界所受到的核威胁反而更大了。土井宽先生所描绘的这一番悲惨情景并不是吓人的空想,而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战争现实,另外,在实际交战中, 各国也不会变得象书中描写的那么克制。这些情景,我们不是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在以色列的首都特拉维夫都已经出现了吗?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日趋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世界的导弹武器越来越多,拥有核武器和核技术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研制、并不厌其多地发展导弹及导弹核武器已成为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受人们的喜好所影响的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