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加勒比海风云

——一场可能发生而未发生的导弹战

中美洲美丽的加勒比海上有一个岛国——古巴,与北面美国的佛罗里达州隔海相望,相距只有 90 公里,几乎就在美国的鼻尖下。

1962 年 10 月 24 日,这里风和日丽,所属海域的海浪也一改往日的汹涌澎湃而变得风平浪静,似乎格外的温顺。然而,表面的祥和、平静终究掩盖不了军事上的紧张对峙,更不能消除人们心底的恐慌。

此刻,美国 90 艘军舰在 68 个空军中队和 8 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组成了庞大舰队,封锁了古巴海域;与此同时美国导弹部队全部奉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800 架 B—47 型轰炸机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上百架 B—52 战略轰炸机满载着核弹通霄达旦地轮流在大西洋上空盘旋, 100 枚“阿特拉斯”、50 枚”大力神”和 12 枚“民兵”洲际导弹在发射台上听候指令;海军一支 9 万人的陆战队和 25 万人的增援部队以及可以发动 2000 架次攻击的军用飞机正待命出击,准备入侵古巴⋯⋯。

这就是曾经被新闻界赋予很大热情、也是当时撼动世界的加勒比海风

云。虽然这场风云可一触即发为两个核大国之间骇人视听的导弹战,但值得庆幸的是它终究还是没有发生。尽管这是一场没有发生的导弹战,但我们也可窥见到一些现代战争的踪影。

这年 7 月,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鉴于当时美国已经用轰炸机和导弹包围了苏联,并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部署了以苏联为目标的导弹基地,便采取冒险主义政策,以保卫古巴为名,下令战略火箭军在古巴悄悄地修建导弹发射场,试图把 42 枚 SS— 4、SS—5 中程核导弹及轰炸机部署在美国后院,并将目标对准美国大城市。一旦要向美国发射导弹,在二三分钟的时间内即可打到美国,从而实现战略目的。8 月 23 日,美国情报部门获悉后, 立即派出 U—2 高空侦察机摄影核实。果然,一支运送导弹的苏联船队正由大西洋向古巴挺进。美国人在连夜分析了侦察拍摄的照片后,一下子被吓坏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接到报告后,手几乎不由自己地颤抖了起来。

肯尼迪迅即作出了反应。9 月 4 日,他发表声明,首次向苏联发出了警告,表示决不会容忍一切进攻性武器的引入。肯尼迪不顾古巴的领空主权, 公然命令增加 U—2 飞机在古巴上空的侦察飞行次数。当时,苏联政府在公开场合总是否认在古巴拥有进攻性武器之说。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中表示,苏联不需要将自己的武器转移到其它任何国家,例如古巴。直至 10 月

18 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白宫接受肯尼迪会见时,还矢口否认在古巴放置了导弹。

10 月 22 日晚 7 时,肯尼迪在广播电视演说中声称,由于苏联在古巴建立了导弹基地,因此对古巴宴行军事封锁,对一切正在运向古巴的进攻性军事装备实行海上“隔离”,并加强对古巴本土的监视。同时向苏联再次发出警告。根据肯尼迪的命令,美国海军派遣了 40 艘军舰和 2 万名海军士兵遂行封锁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也进入了戒备状态。

同一天,肯尼迪还宣布从 24 日起美国将拦截可能前往古巴的一切船只, 并勒令这些舰船听候美国人检查。

10 同 24 日,肯尼迪政府在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和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同时,在白宫召见了苏联驻美大使,宣称,只有苏联撤回在古巴的导弹和其它进攻性武器,才能消除加勒比海危机。

起初,赫鲁晓夫对美国的威胁不予理睬,行驶在大西洋的苏联船队依然破浪前进。于是,美军的 19 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全速前进,前去拦截苏联船

队。

眼看一场导弹战就要来临⋯⋯赫鲁晓夫对肯尼迪的强硬架势感到震惊, 苏联船队在海上被迫停了下来。

10 月 26 日,赫鲁晓夫致函肯尼迪,表示苏联准备从古巴撤出导弹⋯⋯

27 日,肯尼迪给赫鲁晓夫复信,并发表白宫声明,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出在古巴的一切进攻性武器,运送导弹的船队立刻掉头,并保证不再运入。赫鲁晓夫很快答应了肯尼迫的要求。11 月 21 日,赫鲁晓夫下令苏联停留在大西洋的船队立刻调头返回,在 1 个月内撤走建在古巴的全部导弹基地和“伊尔—28 型”轰炸机。

随后,肯尼迪也取消了对古巴的军事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