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导弹武器的试验场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 年 10 月的阿以战争,虽然历时 18 天(6 日—24 日),时间很短, 但影响所及举世瞩目,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军事界和军事科学界专家的广泛注目。

外国军事家尤其是北约国家的军事专家在研究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后说: 这次战争与前 3 次战争有明显区别,如果说 1948 年 5 月至 1949 年 3 月的战争(巴勒斯坦战争)是初战、1956 年的战争是“坦克战”、1967 年的战争为“空中战”的话,那么,这次战争则是使用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舰对舰和舰对地等导弹及其它新式武器的战争。据专家计算,这次战争中以色列损失的飞机 50%是被防空导弹击毁的,而损失的 3000 多柄坦克中有 70%是被反坦克导弹击毁的。阿以双方共损失 600 多架飞机(阿方 440 架,以方 200 架),其中约有 70%是被红外制导或雷达制导的空对空导弹击落的。

战争前夕,埃及配备了反坦克导弹 850 部、各种苏式防空导弹 880 部和

萨姆—7 导弹约 2000 枚;叙利亚则配置了各型防空导弹发射架 360 部和反

坦克导弹 350 部、萨姆—7 导弹 1000 枚。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先后使用了苏制 SA—2、3、6、7 导弹,车载式“耐火箱”反坦克导弹、“冥河” 导弹等武器;以色列不但使用了美制的空地、空空及反雷达导弹、“陶”式反坦克导弹,而且还使用了苏联、法国和西德的导弹。以军广泛使用了装备有反坦克导弹的直升机,对埃、叙军队的坦克和快艇实施攻击,使阿方遭到重大损失。以军在对阿拉伯国家的防空体系实施突击时,首先压制其雷达站, 予以“致盲”,尔后摧毁其防空导弹。在 18 天的战争中,以色列使用“麻

雀”、“响尾蛇”、“蜻蜒”空对空导弹击落了阿拉伯国家 196 架战斗机。

而在海战场,交战双方的海军负责掩护滨海地带,仅仅 4 次较量,都是导弹艇对导弹艇以导弹对导弹的战斗行动。双方以兵力不大的导弹艇队接近敌岸,用导弹攻击岸上目标。在送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装备有舰对舰导弹的快艇之间展开规模不大、速战速决的海上战斗。

10 月 6 日夜至 7 日凌晨的第一次海上战斗,战区位于叙利亚拉培基亚

海港附近海域。叙海军参战的是 3 艘“蚊子”级导弹艇,另有扫雷艇和鱼雷

艇各 1 艘;以海军参战的为 4 艘“萨尔”级、1 艘“莱谢夫”级导弹艇。交战中,叙海军舰艇发射的两枚导弹都未能奏效,而以军却以导弹和火炮将叙军 5 艘舰艇全部击沉。

10 月 7 日夜至 8 日凌晨的作战区域在埃及塞得港外海区。埃及海军 4

艘“黄蜂”级、以军 6 艘“萨尔”级导弹艇参战。交战伊始,埃军首先发起

攻击,共发射了 12 枚导弹,由于以军舰艇采用了电子对抗手段而使埃军的导弹偏移目标,而以军发射的导弹却将埃军 3 艘导弹艇击沉、1 艘击伤。

10 月 8 日夜至 9 日凌晨的作战海区位于埃及杜姆亚特港附近海域,埃

军 4 艘“黄蜂”级导弹艇与以军 6 艘“萨尔”级导弹艇交战。在交战中,埃

军发射的 12 枚导弹一发未中,而以军则以导弹和火炮击沉埃军 3 艘导弹艇。

10 月 10 日夜至 11 日凌晨的第四次侮上战斗,作战海区分别在叙利亚的拉塔基亚港和塔尔图斯港外海域。10 日夜,隐蔽在拉塔基亚港内的叙军导弹艇和港外的 3 艘以色列导弹艇互相发射攻击,以军舰艇未被命中,而叙

军的 2 艘导弹艇及 3 艘外国商船被以军舰艇击沉。11 日凌晨,在塔尔图斯附近进行的海战中,叙军 2 枚导弹被以军击落,2 艘导弹艇被以导弹击沉, 而以军却毫无损失。

在整个海战中,阿方处于被动地位,而以军则每战告捷。阿以双方在海上展开的这 4 次导弹战,使精确制导的导弹武器崭露头角,充分显示了电子干扰和对抗在导弹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这次阿以战争中,中东地区战云密布,无论是在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苏伊士运河两岸,还是在黄沙弥漫、尘土飞扬的西奈半岛,或是在丘陵起伏的戈兰高地,到处战火纷飞、硝烟滚滚。战争刚刚拉开帷幕,反坦克导弹就声威大振,被称力打坦克最有效的武器——“坦克的克星”。

埃及军队首先抢渡了苏伊士运河,突破了以军在运河东岸的防线。以色列立即调动大量装甲部队气势汹汹地扑向埃军。就这样,一场举世震惊的坦克与反坦克大战在以色列与埃及军队间展开了。在这场战斗中,埃及的反坦克导弹战绩辉煌,可算是出尽了风头。

对以色列咄咄逼人的攻势,早有准备的埃军作了周密计划。他们沿苏伊士运河布置了由步兵携带的“赛克”反坦克导弹,埋伏在一片沙漠之中,静悄悄地等待着以军的到来。

10 月 8 日上午 9 时 40 分,以色列军队名噪一时的第 190 装甲旅炫武耀威,不可一世地呼啸而来,企图一举歼灭埃军。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大难将要降临自己头上。以军的 12 辆坦克在埃军阵地前刚一出现,埃军的反坦

克导弹便与以军的前 3 辆坦克狂热地拥抱,霎时声响如雷鸣,光亮如闪电, 伴随着硕大的火焰和浓烈的烟雾,3 辆坦克很快成了一堆废铁。随后而来的以军主力部队 100 辆坦克也受到突然出现的埃军“赛克”反坦克导弹及其它

反坦克武器的袭击,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埃军就击毁了以军 85 辆坦克。战场上爆炸声、喊杀声、呼救声彼伏此起,不绝于耳。刚才还趾高气昂、威风凛凛的以军官兵尸体纵横,顷刻间有的化为灰烬,有的头和躯干或与四肢分了家,与身体分了家的血肉马上模糊一片,很快就被火焰和高温烧成一堆焦土。往日横冲直撞的钢铁骄子有的粉身碎骨,有的正在燃烧爆炸,有的瘫痪在地却又不甘心地痛苦地呻吟叫唤。就连以军第 190 装甲旅的旅长亚古里上校所乘的坦克也被埃军击毁,旅长只得乖乖地举起了双手⋯⋯。

非常有趣的是,第四次中东战争,阿以双方竟相使用新式武器,可这些新式武器的来源却是苏美,因此可以说这次中东战争成了苏美新式武器的试验场,阿以进行的则是一场代理人战争。当时,苏美两国为争夺常规武器的技术优势,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后,分别向阿以双方提供了大量的新式武器、技术装备和经费军授。苏联向埃、叙两国提供了萨姆—6、7 等地空导弹, “萨格尔”、“斯瓦特”等反坦克导弹,“蛙—7”地地导弹等,提供军援约 54 亿美元。美国则向以色列提供了“陶”式反坦克导弹、“小牛”式空

地导弹以及电视和激光制导炸弹等,向以色列提供军援约 13 亿美元。苏美

两国还直接运用侦察卫星(美国还运用了高空侦察机),进行战略、战役和

战术侦察的广泛试验和检验。据悉,埃军第 2、3 军团结合部存在的空隙问题,就是美国侦察卫星侦察到的情报提供给以色列的,从而使以色列偷渡苏伊士运河西岸一举成功。苏美两国在中东地区既加紧争夺,又力避迎头相撞; 既想到战场试验一下自己的新式武器,而又不愿自己直接动手。同时,以色列疯狂扩张,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武器消耗量甚大。而阿拉伯国家为保护自身安全和收复失地,也不得不寻求各种武器来源,从而大量进口。这样,就使阿以双方自觉和不自觉地成了美苏新式武器的可悲牺牲品。

现代战争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导弹战,情况瞬息万变,影响因素颇多,

是否还会发生代理人的战争,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虑。同时,新技术、高科技在战场的运用(代理人的战争就会更多地用新技术、高科技成果)势必引起军事领域的相应变革。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军发射的地空导弹使以军的飞机损失惨重;而以军导弹舰艇发射的导弹又使埃、叙军队舰艇遭受严重损失;同时坦克作战也遇到了致命的克星⋯⋯。这些,无疑向人们预示着军事上将要出现新的变革,它告诉我们,电子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在导弹战中的应用将使战场出现更为奇妙而令人难以捉摸的变化,并将在以后的战争中发挥更加巨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