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战争中的导弹战

第一章 导弹战概述

地地导弹武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未问世以来,迄今已在 6 次战争中使用。分别是:1944 年 6 月至 9 月,德军使用 v—1、v—2 型导弹袭击了英国的首都伦敦及北部的其它重要城市;在 1973 年 10 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 埃及和叙利亚向以色列发射了“蛙”式和“飞毛腿”导弹;1986 年 4 月, 利比亚为了报复美国的袭击,向驻在意大利沿海的美军军事基地发射了 2 枚“飞毛腿”导弹;1988 年春天,两伊战争中出现了导弹“袭城战”作战;1988 年底,阿富汗政府军向游击队阵地发射了“飞毛腿”导弹;在 90 年代初爆

发的海湾战争中,仅公开亮相的各型导弹就有 30 余种,交战中各种导弹武器大显身手,成为交战双方的主要兵器和打击对方的主要手段。其中包括, “飞毛腿”导弹,“侯赛因”导弹,“阿巴斯”导弹和美军的“战斧”巡航导弹,“斯拉姆”遥控导弹,“爱国者”反导地空导弹等多种空空、空地、地地、地空、潜地、反坦克、反辐射、反导弹等不同性质的导弹,还有以激光制导、红外制导、电视制导等不同制导方式的精确制导导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针对伊军的情况,依据“以打促变”的战略思想,部署众多的导弹武器装备,如在 7 艘航空母舰上,分别装有多种舰对岸、舰对空的战术导弹,“战斧”巡航导弹还备有 40 多枚核弹头:空军的 B—52 型战略轰炸机和 F 系列战术战斗机等装备了空对地、空对空导弹;第 82 空降师装备了大量反坦克导弹;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部署了一个防空炮兵旅,装备了“爱国者” 防空导弹,使多国部队的导弹武器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作战部署。伊军也部署了苏制的“飞毛腿 B”型导弹 945 枚等,分别部署在西部和南部的 8 个基地上。导弹武器的问世是人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具有射程远,飞行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杀伤破坏威力大等特点。目前,世界上已有30 多个国家拥有地地弹道导弹武器,还有许多中小国家正在积极地研制和发展导弹武器。可见,使用导弹武器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战法。因此, 深入地研究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导弹战的理论与实践,特点和规律,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