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具有重点打击的目标

导弹武器比起一般常规兵器如火箭炮、高能炮弹、有多种特殊战斗性能的常规轻型火器,在价格上要昂贵许多。如现在一般的战役战术导弹每枚造价要在数十万、数百万美元以上。加之使用的是常规弹头,其杀伤破坏的威力比核、化武器要小的多。在制造所需的时间上,需要细致的进行总装和调试。在作战使用中,也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准备时间。在射击的精度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准确、没有误差地击中目标的程度。所有这些因素,都迫使导弹武器不可能无节制地使用而必须预先周密地计划,慎重地选择要攻击的目标。

从世界近 20 几年来在局部战争中使用导弹武器的规律性来看,多数导弹使用国所选择的打击目标基本都是大城市。因城市人口密集,建筑集中, 打击城市目标可以起到较大的心理震慑作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先后共发射了 81 枚导弹,其中有 71 枚是以对方城市为目标的,尤其是注重打击对方的

首都和大城市,如对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发射 23 枚导弹,对以色列首都

特拉维夫发射了 28 枚导弹。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力图给对方造成最大的心理威慑,瓦解对方的士气、民心和抗击的信心,造成战争的恐怖气氛, 引起对多国部队的不满情绪。据报道,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为预防带有化学弹头的伊军导弹袭击,人人都备有防毒面具,警报一响,立即进行防护,有许多人因戴防毒面具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伊军导弹的袭击虽未给对方造成大的损失和伤亡,但是却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秩序和人民的生活,使这些居民因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遭到导弹武器的袭击而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第一个空袭的目标是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此后一直到战争结束,多国部队也没有停止使用导弹和其它兵器对巴格达的火力突击,致使这个拥有 300 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停电停水,通信中断,交通瘫痪, 工厂停工,市民日无安宁,不少居民纷纷远走他乡,沦为难民。可见,导弹战的确起到了强烈的震憾威慑人心的作用。在重点打击城市目标的同时,伊拉克还使用导弹先后袭击了以色列的核反应堆、沙特阿拉伯的油田、多国部队的战斗阵地、机场和兵营。1991 年 2 月 25 日,伊军的 1 枚导弹击中了驻

在沙特宰赫兰附近的一座美军兵营,造成了美军死亡 28 人、重伤 100 余人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