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与亚、非、拉的经济
当西罗马帝国城乡经济衰落,奴隶制陷入绝境时,东方的拜占庭帝国却继续保持繁荣,并开始了封建化的过程,当西罗马帝国在奴隶大起义和蛮族入侵的刀光剑影中灭亡之时,拜占庭帝国却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下来, 并保存和发展了欧洲古典文化。因此从开始进入中世纪的时候起,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就显现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拜占庭能度过危机并在中世纪早期发展繁荣起来,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且还因为帝国早期的经济政治发展,具有与西罗马帝国不同的特点。
拜占庭地理位置优越。它囊括了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亚洲的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上游平原及非洲的埃及、利比亚等广大的富庶地区。尤其是首都君士坦丁堡,扼黑海进地中海的出口,控制着黑海同爱琴海诸岛及整个地中海的海上交通,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它三面濒海,陆地一面修筑了坚固的堡垒,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军事防线;它背靠色雷斯和伊利里亚平原,从该地不断得到精壮的兵员补充国家军队。
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军队,中央集权的政策,都是拜占庭强大的重要因素。但支撑着如此庞大的军队、保证集权政策推行的根本保障还在于它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尽管有战争和外敌的侵犯,君士坦丁堡的商业关系却从未中断过,在没有开辟通往印度新航路以前,它一直是东西方贸易中心之一。三大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集中于君士坦丁堡,并转运至东西方各地。商
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润,加强了拜占庭帝国的财政资源。这不仅有助于稳定国内政治,而且有利于加强防卫力量。帝国政府可以运用雄厚的财政资源建立强大的军队,推行有力的外交政策,以维系疆域的稳定。
城市和商业的兴盛,带来了手工业的繁荣。中世纪早期拜占庭的主要手工业是丝织业、陶器、玻璃制造业。采矿、制盐、造币及武器、军需品制造业,全控制在政府手中。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的行会也都在政府严密控制之下。由于政府的严密控制,加之帝国交通发达,城乡及各地城市与首都之间联系密切,因而帝国内部有较强的经济联系,这亦是维持国家统一和巩固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世纪早期,隶农是拜占庭农业的主要劳动者,但在帝国领土上的西亚北非地区,还保留着农村公社的残余,自由农民在当地生产中仍占主要地位。自由农民的存在,为帝国扩大了赋税与兵士的来源。
商业贸易的发展,自由农民的存在,加之帝国东部各省人口的持续增加, 使帝国军队和财富得到不断补充,维持了足以防御外敌的力量。尤其值得提出的是,由于东方的元老贵族们多是君士坦丁建都时随之东迁者和后来的暴发户,历史较短,地产分散,依附者不多。因而,在西方发展了大领地制, 使国家失去了必要的军队和税收来源时,东方的大领地远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元老们还没有控制皇帝的意志和能力。因而,东方逐渐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对内,皇帝通过他的臣属、官吏,重重控制下层劳动人民;对外,皇帝可以自由运用属于国家的军队、财富,从事战争或以金钱媾和。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皇帝就是帝国的化身。这一基本特点,使拜占庭的历史显现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世纪拜占庭的封建化是以三种途径进行的:一是奴隶解放(释奴); 二是自由农民逐渐形成依附关系的隶农;三是隶农农奴化。拜占庭封建化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7 至 9 世纪,奴隶制大地产已经衰落,斯拉夫移民带来的农村公社使帝国的社会结构和土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地为公社自由农民占有,公社对土地的使用有监督权,休耕地要暂时收回作为公共牧场。森林、草地、牧场则为公共所有。公社中的自由农民已开始分化。随着,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公社的财产分化和阶级分化亦不可避免,公社制度的瓦解只是时间的问题了。第二阶段 9 至 11 世纪是拜占庭封建化完成阶段。9 世纪后期,大封建主乘托马斯起义和保罗派农民运动被镇压的机会, 肆意兼并自由农民土地,侵占公社地产并夺取教会土地,自由农民数量日益减少,农奴的数目激增。到 10 世纪,拜占庭的大地产迅速增多,小领地不断
减少,一个新的贵族阶级已经形成,并在 10 至 11 世纪发展为统治阶级的基本集团。11 世纪科穆宁王朝实行“普洛尼亚”制度,即监领地制,封建关系最终确立。
中世纪的亚洲地区,基本都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在西亚曾先后兴起两大封建帝国: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两大帝国都是在不断扩张中确立了自己的封建制度。并且阿拉伯人在征战过程中取得了垄断近东贸易的地位。中国、印度、印尼、中亚、东非、东欧的货物都经阿拉伯商人转销世界各地。而奥斯曼帝国在征战中曾采取消灭被侵略地区原有文化、语言等政策,严重阻碍了被征服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它还控制东地中海和通往东方的商路,打破了意大利商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当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西欧诸国被迫积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从而开始了远洋航行和殖民地掠
夺。出现在南亚次大陆的封建制则别具特色,它没有形成西欧那样的封建农奴制,并且在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暴力革命,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社会经济都没有出现类似西欧那样的全面衰落。东亚的朝鲜和日本, 都是在中国唐朝制度强烈影响下形成并确定了封建制度。其中日本还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经济形式的庄园制。日本的封建制度具有不同于亚洲其他封建国家的突出特点。东南亚的越南也是在中国先进文化影响下,从原始公社制过渡到封建社会的。
中世纪时期的非洲与美洲,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大多数地区处于原始公社制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有已进入阶级社会的国家与地区。北非的埃及就是非洲地区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文明古国。美洲则只有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和南美的印加人开始进入阶级社会。但在西方殖民者侵入前,非洲美洲人民已创造了相当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