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成为民族文化瑰宝
沪剧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唱腔曲调,改进伴奏乐器,创新表演艺术和深化舞台布景,这一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的地方剧种最终走向了全国,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重要剧种。
沪剧的唱腔音乐来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广采博取,逐渐形成了其丰富多彩的曲调以及独特的风格。它既善于叙事,也长于抒情。
为了适应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沪剧在演唱时巧妙地运用速度的放慢或加快,变化其节奏、节拍、调式与伴奏过门,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板式。这种板式变化丰富多彩,其主要曲调可概括为长腔类、簧腔类、缀腔类和小调类等四大类。
长腔曲调源于民间流传的俚歌小曲,唱腔基本结构分起腔、平腔和落腔三个部分。如果把长腔长板速度放慢或加快,改变节奏及伴奏手法,则演变出中板、慢中板、慢板、紧板、散板、紧打慢唱、快板慢唱、三角板、赋子板和十字板等。
长腔类中的中板用于沪剧中独唱、对唱或即兴等场合,它是各种板式发展的基础。长腔类中的慢中板用于沪剧中表达沉思、哀怨等情绪,在叙述、回忆、自叹时经常采用此板。
长腔类中的慢板用于沪剧中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戏曲人物中的沉思、哀怨和回忆等情境一般使用此板。长腔类中的紧板用于沪剧中情绪激烈、气氛紧张及争论说理和对话等场合。
长腔类中的散板用于沪剧中表达激动、焦急和紧张等情绪。长腔类中的紧打慢唱用于沪剧中表现焦急、激愤、悲壮和高亢等感情。
长腔类中的快板慢唱用于沪剧中表达慌张、焦急和行路等情境,稍慢的则表现悲痛、徘徊和彷徨等情绪。长腔类中的三角板用于展示沪剧中怀疑、思索等心情,或在旁唱、对唱时运用。长腔类中的赋子板用于沪剧中大段叙述。
长腔类中的十字板是由词格变化产生的三三四形式的十字句而发展成的,可分正调十字板和反调十字板。正调十字板用于叙事和对答等场合,反调十字板则多在回忆和叙事等情境中运用。
新中国成立后,有的剧团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的弦乐和木管乐,有时还有铜管乐等,组成了中西混合乐队;有的还设置电声乐器,应用复调及和声,以及管弦乐技法配器。
他们向新歌剧及电影音乐借鉴,将戏剧配乐和剧情紧密配合。与此同时,发展了前奏曲、幕间曲和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
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表演首先接受了戏曲传统表演特色,即唱、做、念、舞。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现实生活的深入体会,又广泛吸收新歌剧、电影、话剧以及其他剧种可以借鉴的表演方法,并与音乐、布景、灯光、服饰融为一体,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从而形成自身的表演特点。
新中国的成立给沪剧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沪剧演员们首先通过对《白毛女》等新歌剧的观摩学习,扩大了眼界。与此同时,许多新文艺工作者和戏剧专家参加了沪剧改革,为提高沪剧表演艺术创造了条件。
沪剧演员们的思想素质、演艺方法和艺术情趣有了提高。在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原则下,沪剧演员们学习和引进了传统戏剧表演和国外的表演体系,使沪剧能更好地讲究人物内涵和总体构思,从而塑造出许多现代的和近代的典型人物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誉。
[旁注]
俚歌 原为瞽者四处飘零、卖艺为生,后常在桥头、巷口、庭前、楼下围坐说唱,渐渐变为群众自唱自娱的一种演唱形式。常由业余作者编写歌词,演唱时以筒板、渔鼓为伴奏乐器。唱词内容多是来自戏曲故事、民间传说。俚歌曲目甚多,有长篇叙事诗,也有短篇劝世歌。
西洋乐器 主要是指18世纪以来,欧洲国家已经定型的管弦乐器和弹弦乐器、键盘乐器;常用的西洋乐器分为:键盘类、拨弦类、木管类、钢管类、弦乐器类、打击乐器等。
《白毛女》 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创作出歌剧《白毛女》,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
[阅读链接]
沪剧五朵金花之一的马莉莉,1973年转入上海沪剧团。她是当代沪剧艺术的重要代表。她与其他优秀的沪剧演员一起验证了沪剧的当代生命力。
她很好地继承了前辈演员的艺术遗产,又努力吸收现代剧场艺术,把握每一出戏的美学格调、深入刻画角色性格方面的优势,并把这一切都熔铸成自己的生命形态而投入舞台,使沪剧至今都没有表现出衰弱的景象。
在表演艺术中,马莉莉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灵敏、正直、能干、爽利、大方、好学、既贴近人情世故又追求较高品位,既不避世俗又向往着新的文化层面。这些特点,既体现在生活中,又体现在艺术上,既可概括马莉莉,也可概括她所扮演的众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