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成华东代表剧种

1950年,苏南行政公署举办民间演员讲习班,同时将流行各地的常锡文戏统一改称常锡剧,并成立了苏南文联、常州、无锡三个实验常锡剧团。

挖掘整理传统戏《宝莲灯》和《翠娘盗令》,移植和改编现代戏《王贵和李香香》、《赤叶河》、《白毛女》、《翻身姐妹》和《葡萄熟了的时候》等10个剧目。

1953年4月,苏南文联实验常锡剧团和苏南文工团的部分成员共同组建成江苏省锡剧团,自此之后,常锡剧便简称锡剧。这一时期,各剧团废除幕表制,建立剧本制,强化导演制,并在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了艺术革新。

锡剧演员们整理改编一大批传统剧目和创作新编历史戏,《走上新路》、《双推磨》、《红楼梦》、《庵堂相会》、《珍珠塔》、《红楼境》、《显应桥》、《水泼大红袍》、《牛旺回书》、《江阴血战记》和《白马告状》等剧目各具特色,艺术风格各异,为剧种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他们还不断编演现代戏,如《红色的种子》、《白丹山》和《红花曲》等,其中《双推磨》、《庵堂相会》、《庵堂认母》、《珍珠塔》、《孟丽君》、《双珠凤》、《红花曲》、《农家宝》、《姑嫂比武》和《三亲家》被拍摄成电影,扩大了锡剧在全国的传播和影响。

为适应锡剧剧种的不断发展,音乐工作者先后还创作和改编了新簧调、新大陆调、老簧调、新铃铃调、乱鸡啼、陈调、洪发调、流水板和导板等锡剧作品,使锡剧这一剧种的簧调和大陆板两大板腔系统更趋完备,更适应反映古代和现代生活及人物的要求。

在舞台美术方面,除部分传统剧目外,多参照话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古装戏化妆兼用越剧小头面和京剧大头面。

锡剧的艺术特点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还有一批常用的套语形成表现各种人物和事物的“赋”,这些套语出现在早期锡剧的幕表制时期,约有40余篇,如金殿赋、公堂赋、花园赋、喜娘赋、叹穷赋、码头赋和灯赋等。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锡剧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专业文艺团体达到50个之多。不但江苏的大江南北、各个市都建有一个颇有规模的锡剧团,而且,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也都建有锡剧的专业文艺团体。

改革开放以来,锡剧的从业者经过不断的努力,仍然创作了如《风流母女》、《当家人》、《阿炳》、《三夫人》、《南归记》等一批具有剧种特色,产生一定影响的好戏。

同时,也涌现出了像王建伟、陈云霞、周冬亮、唐振华、万建焕、卞燕敏、李菊、张美华、沈蕙兰等一批后起之秀。

锡剧由乡土艺术逐步走向真正的舞台艺术,从而开创了全面发展、繁荣的新阶段。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

锡剧唱腔是与吴文化相吻合的戏曲声腔,它在吸纳了吴文化的滋养后,又凝聚并体现了吴文化的地域特色,典雅、柔软。具体说来,可用“慢”、“小”、“细”、“软”和“雅”这5个字来加以概括。

慢是指锡剧的节奏缓慢,轻柔而婉抑;小是指锡剧可以在各类剧场的舞台上演唱,也可在广场演出;细是指锡剧表演十分细腻;软是指吴侬细语,唱的是柔婉的江南腔,再加上擅长缠绵的文戏,自然给人们以一种软而秀的感觉;雅是指锡剧的高雅,文雅、典雅和清雅的风格。

锡剧伴奏乐队也有所发展,有些戏剧演出团体还曾采用过西洋乐器,如提琴和各种木管和铜管乐器,其气势宏大、节奏明快,在渲染场面上收效显著。

锡剧音乐的传统伴奏方法是一种复调伴奏法。最初,由于演员大都没有文化,伴奏乐师必须十分熟悉各种曲调和每个演员的唱腔特点,又由于没有乐谱,所以只能随腔伴奏,这种伴奏方法传统叫做“托腔”。

锡剧的各种伴奏乐器的定弦方法,大多采用首调定弦法,由于每样乐器都由乐师根据各自的伴奏习惯定弦,加之锡剧用调不多,所以,伴奏乐器采用首调定弦法伴奏,更能发扬锡剧音乐的风格特点。

首调定弦时,每件乐器和有经验的乐师都有各自独特的伴奏方法,这样即产生了各种不同流派唱腔和伴奏风格,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锡剧伴奏乐队的传统编制。

各种乐器的首调定弦是产生锡剧音乐支声复调的原因之一,支声复调伴奏形成的另一原因是由于演员的各种不同的演唱方法和不同唱腔同时形成和发展所形成的。

锡剧乐队有相当一部分采用了定腔定谱的视谱伴奏。这样,原来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伴奏经验和支声复调伴奏法就难以用上,伴奏旋律有时就显得单调乏味。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伴奏法和现代定腔定谱法已在同时发展。

在表演上,锡剧当发展到以古装戏为主后,开始参照京剧的表演程式和艺术手段。部分剧团还聘请京剧和昆剧演员进行辅导,学习京、昆的舞蹈身段、形体动作,逐步向载歌载舞、唱、做、念、打方向发展,但一般仍以唱为重点。

[旁注]

吴文化 泛指吴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发育,至隋、唐、宋、元及明形成高峰。清代及近代,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宝莲灯》 又名《劈山救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圣母与刘彦昌成婚,生下沉香。圣母之兄二郎神竟盗走宝莲灯将圣母压在华山之下。15年后沉香学得武艺劈山救母,宝莲灯重放光明。有多个由此衍生的各种版本的戏曲、连环画、电影、电视剧等。

头面 戏曲旦角所用各种头饰的统称。古时妇女喜欢在头上插花,戴金银珠翠首饰,也称“头面”。戏曲舞台上的头面,就是生活习俗的反映。旦角插戴头面,需要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剧情,酌情选用。旦角演员头饰是创造优美动人的舞台形象的条件之一。

[阅读链接]

王彬彬15岁开始学艺,先后拜滩簧演员何荣官、朱仲明为师,专攻小生,19岁崭露头角,从25岁起,就自己带班演戏,后与锡剧名演员杨企雯、王兰英等合作演出,名声大振。

王彬彬刻苦钻研,博采众长,继承了我国民族演唱的喷口、运气和行腔技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磨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唱腔,在锡剧小生中称为彬彬腔。

王彬彬腔音色甜润,音调优美,豪放处,抑扬顿挫,如珠落玉盘;婉柔处,迂回曲折,如雁落平沙。

王彬彬从艺70多年,先后主演锡剧大小剧目近百个,他首创用慢大陆调延伸唱法,被锡剧界普遍采用,并为女腔所吸收。他主演的锡剧《珍珠塔》历演几十年不衰,乃锡剧最精华之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