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苑拾英——地方戏剧
在江苏、上海一带,除了上述的剧种外,还有很多种戏剧,它们有的从当地民歌或小调发展而来,有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的曾在戏曲舞台上红火一时。
这些戏剧各有其地方特色,饶有趣味,如淮剧明朗粗犷、丹剧朴实优美,而通剧则历久不衰。它们薪火相传、蓬勃发展,显示出了勃勃生机,使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淮海小戏成为淮海戏
在清代,淮海地区的小戏演员多是个体分散活动,走村串户,在农家门前演唱,要点粮食和熟食,故又称之为“打门头词”。
演唱内容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如《劝嫁》和《访友》等,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人称“三刮调”,沿门说唱这种形式延续80余年。
1830年,小戏演员开始打地摊演出对子戏、三小戏。女角均由男演员扮演,随身衣、就脚鞋,化妆十分简陋。
后来,逐渐增添了一些本头戏,伴奏除三弦外,又增加了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唱腔上形成了刚劲粗犷的男腔金风调、高亢远扬的女腔二泛子。
表演上,丑角脱胎于农村生活,创造了鸡刨塘、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脚注重跷功,在扭中形成了耍手巾、耍扇子、推衫、投跟等表演技巧。
1880年后,徽剧、京剧先后流入淮海地区。在交流中,迅速丰富和提高了小戏的表演艺术,出现了一家班、同庄班和师徒班等一大批班社。
流传地区不断扩大,除淮海地区的10多个县、市外,还延伸至安徽东北一带,并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唱腔,丰富了表演。
1906年后,淮海地区出现了第一代女演员。至20世纪40年代前夕,小戏行当已齐全,分包括小生、文堂生、老生、奸白、勾角的五角生和包括奶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的五角旦共两类十行;服装、化妆和脸谱均由京剧引进;伴奏的皮三弦改为板三弦;剧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从京剧、徽剧、僮子戏、工鼓锣和小唱本移植改编,有了丰富的演唱内容,号称有32大本、64单出。
1940年,淮海区根据地先后组织了演员救国会及实验小组,编演了《柴米河畔》、《三星落》和《反内战》等现代戏。1947年,成立了大众淮海剧团,从此小戏正式搬上舞台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灌云和沭阳等10多个县、市先后成立了淮海剧团;1956年,大众淮海剧团更名为江苏淮海剧团,继而泗阳、灌南、涟水、宿迁、滨海、连云港等10多个县、市也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
淮海戏的名称在发展中几经变更,早在沿门说唱、打门头词时期称“三副调”,后称“拉魂腔”,也叫“肘鼓子”;形成戏曲后又称“小戏”;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称“淮海小戏”;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正式名为“淮海戏”。
20世纪50年代,部分地、市、县还办起了戏校和培训班,为淮海戏培养了一批新秀,挖掘出一批为群众所喜爱的传统剧目。
其中《催租》、《三拜堂》和《皮秀英四告》等,分别被越剧、湘剧、黔剧、粤剧、评剧和黄梅戏等兄弟剧种移植。
同时创作了大量现代戏,其中《姑嫂看画》、《借驴》和《海花》等在群众中较有影响。
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不但能适应舞台演出,也能在街头、乡村摆地摊。
它的音乐唱腔非常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城乡民众在行路、干活和休憩时都要哼唱淮海戏,已成为本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它的表演艺术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民间色彩,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如猪吊腰、鸡刨塘、野鸡溜、驴打滚、狗拜年、鳖爬走、脚尖走、膝盖走、鬼扯转、穿八字和矮步蹬等艺术表演形式,极其生动有趣。
淮海戏的唱腔大体为男女同弦异腔,男女主要曲调分别是东方调和好风光调。这种曲调可塑性大,风格性强,有各自的功能,各为其多种行当演唱。组腔时,好风光调唱法变化多样,可构成大、小唱段。
东方调中数唱自由,可变换多种感情,形成长短不一的完整唱段。其他辅助调有二泛子、彩调、金风调等。它们各有个性,格调鲜明,表现叙述、抒情、悲愤和欢乐等情绪,各有所长。
淮海戏唱腔明快豪爽,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兼唱部分民间小调。此外,还有女腔二泛子、串十字、双起腔、彩腔和八句子,男腔金风调、龙门调、小丑调和僮子调及各种形式的弹唱等。
淮海戏伴奏乐器以板三弦和淮海高胡为主。乐队增添了琵琶、板胡、唢呐、板鼓、大鼓和堂鼓等乐器。
行当分为正旦、小旦、彩旦、老旦、刀马旦、老生、正生、小生、武生、老丑、大乙丑、小耍丑、奶丑、武丑、大花、黑花和红花等。
淮海戏的表演形式早期比较简单,既没有旋转多变的五彩灯光,也没有艳丽配套的行头服装,更没有音部齐全的乐队。常见的是地上放一张芦席作为舞台,一条长凳乐队坐着,观众围在四周。
演出时,一人可担任几个角色。手巾和扇子作为道具,女的穿长裙,男的穿大褂,戴上自制的胡子,这些便是演员的全部扮装;乐队仅有三弦和大锣。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剧目需要,制作了灯光、布景和道具,演出也逐渐走上正轨。
淮海戏的传统剧目甚多,素有“32大本、64单出”之称,如《樊梨花》、《皮秀英四告》和《大金镯》等32大本以及《骂鸡》和《催租》等64单出。现代戏有《葵花路》、《孙明芝》和《月牙楼》等。
改革开放后是淮海戏活跃和辉煌时期,各淮海剧团创立了不少反映现代文明新事的现代淮海戏,演出地区也不断扩大,北上山东诸城和临沂,南下无锡、苏州和上海,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旁注]
大锣 属锣的一种,因面较大,故称“大锣”。它是铜制的,直径约30厘米,扁平圆体,有边,边孔较小,系以绳。大锣打击乐器。铜制,圆形扁平,直径约30公分,有锣门,就是直径约10公分的圆平面、锣边两部分。
《三拜堂》 是淮海戏的一出脍炙人口的喜剧,也是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相府千金叶金莲娇生惯养,三次拜堂都未能成婚,还惹出了不少笑话。
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及台湾都有黄梅戏演出团体。黄梅戏原为安徽省安庆市一带的地方戏,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成对全国有影响力的剧种,并扬名海外。
地摊 最早的一种交易方式,在古代尚无货币流通,人们都是拿着东西去特定的市场摆地摊等待有需要的人来以物换物。现在,地摊慢慢成为市民晚上出去散步必逛的地方。地摊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有的文化氛围,在夜市上大大小小的地摊,让人应接不暇。
《樊梨花》 唐朝时,寒江等三关被突厥侵占,程咬金奉命挂帅收复。镇守寒江关的樊梨花之父樊洪归唐后,在程咬金撮合下,梨花与薛丁山结亲。程咬金为教育丁山,用了假设灵堂之计。丁山惊闻梨花去世,悲痛欲绝。小夫妻隔着一层白纱,各自倾诉衷情,终于言归于好。
[阅读链接]
淮海戏的产生还有两种说法。一是1736年至1795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牛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有邱、葛、杨姓三人从其学艺,播下淮海戏的种子。
二是200多年前,海州民间盛行太平歌和猎户腔两种民歌。当地邱、葛、杨三人加以改造,形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后三人分别去淮北和县南卖艺,逐渐形成今日的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