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戏在竞争中发展

徐金巧等人所唱的滩簧小戏得到人们的喜爱后,无锡农村那些先前唱山歌的半职业或职业演员,也逐渐在滩簧小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一生、一旦、一丑、一琴师的4人登台化妆演唱的对子戏。

对子戏多为两人一档,在农村中活动,所演节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两个角色。对子戏又分为单对子戏、双对子戏、散对子戏和本头对子戏等几种。

其中,由两人一对,一男一女同场演唱的滩簧小戏被称为“单对子戏”;由两男一组或者两女一组同场演唱的称为“双对子戏”;由一人独立演出的称为“散对子戏”;由多对男女演员组成演出的全本戏称为“本头对子戏”。

对子戏刚开始形成的时候,不设舞台,不化妆,主要在田头或是打谷场上演唱。后来才用四张方桌拼合,或用椿凳、门板、寿材板之类拼搭成戏台,演出前再略施脂粉化一下妆。

当时,女角都是男性扮演的,他们穿临时借来的新郎、新娘衣服。戏桌子上也不用道具,只是男旦手里拿一块手帕,小生用折扇比划各种动作。演唱时,旦角先出场,唱4句头开篇。

唱时用小步子扭斜角方向,换位走向另一台角,这种变换位置的唱法叫“走四方”,是为了照顾到多方面的观众,这种传统的表演程式一直保存下来。

对子戏都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为主,因此也被称为“三小戏”。在这个时期,无锡沿太湖边一带出现了四个男花旦。他们一个名叫过昭容,人称“满天红”;另一个叫邢长发,人称“半天红”;还有两个是门帘红王大狗与后来红石根福,这就是滩簧早期有名的四大红旦。

随后,这些地方又出现了四大红小生。他们是唱煞小生金德祥、哭煞小生周葆祥、急煞小生杨六祥和风雅小生李如祥。这些唱无锡滩簧的名人们经常被农民邀请在一起唱对台戏,很受大家的喜爱。

在这个时期,对子戏演出的剧目主要反映农村的日常生活,主题以反抗封建婚姻和旧礼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戏是对地主阶级进行嘲讽的。

对子戏形成后,农村先后出现了许多小型戏班,每逢节日活动,东村西巷常常各请名角对台演唱。其表演朴实真挚,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风趣,深受当地群众追捧。

1908年后,滩簧戏进入城市,发展成为多人演出的形式。滩簧剧也有了相对的剧情和人物,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小同场戏。

对子戏时期持续了近百年时间,由于其流传越来越广,戏班的演出越来越忙,这就促使戏班必须增添人手。为了扩大规模,一些职业演员开始收徒传艺,组织班社,当时形成了常帮、锡帮、江阴帮和宜兴帮几个著名班社。

对子戏的繁荣,使一些农村知识分子也加入进来,这就促使了班社之间的竞争,有竞争才有发展。那些后期加入的知识分子,为了争夺观众,就把剧目内容编得更丰富,情节更复杂。这样,戏台上原来的角色就不够表现更多的人物形象。

在这种因素催生下,出现了除三小外又有老生、老旦和滑稽等三五个角色的剧目,如《借黄糠》、《陆雅臣卖妻》和《珠花记》等。接着,演员们又在原单一的滩簧调的基础上,派生出了长三调和行路调等曲调,并吸收使用了民间小调紫竹调和春调等音乐。

对子戏音乐伴奏的形式十分简单,仅用一把胡琴、一块板。直至近代才形成以民族的弦乐器为主的伴奏乐队,其中以正、副二胡为主,副琴为辅。

剧目的发展,曲调的丰富,加上内容的增多,使对子戏突破了原有的形式,进入了小同场时期。经历了20余年,曲调和音乐不断得到丰富。

[旁注]

折扇 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最早出现于5世纪的南北朝时期。

礼教 即礼仪教化,指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因其重视名分,又称“名教”,即以名为教。古时统治者为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而制定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多指封建礼教。礼教思想统治影响中华民族2000余年。

二胡 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唐代就已经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一般认为现代的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阅读链接]

过昭容是早年锡剧最红的男角花旦。那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过昭容扮相好看,娇艳如少女,擅唱十八出对子戏。

他一出场,就把手帕向空中一丢,随手接住,然后再一个媚眼扫向观众,令无数观众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