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奇葩——滑稽戏

滑稽戏又称“滑稽剧”,起源于苏州,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多以方言演出,是上海本地的“土特产”。它是一种专门以滑稽手段来表现人物故事的剧种。

作为一种独特的喜剧剧种,滑稽戏诞生于20世纪中期,形成于1940年,成熟于1950年,并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短短几十年的历史里,滑稽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曾经两度引起戏剧界的极高关注。

滑稽行当演变独角戏

据史书《国语·郑语》中记载,早在公元前774年,周幽王的大臣优其实就是最早的滑稽大臣角色。

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门以讽刺调笑为职,这种职业古时称为“俳优”。国王做错了事,不能直接批评,就由俳优以调笑和讽谏达到目的。在先秦时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俳优即便说错了话也不算犯罪。

后来,俳优从对帝王进行讽谏,变成帝王用来讽刺臣下的手段。在十六国时代,后赵皇帝石勒因一个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官绢,就令一个优人穿上官服扮成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他。从此,俳优的表演就被称为“参军戏”。

到晚唐时期,参军戏发展成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到了唐末五代,又改称“杂剧”。

到了宋代,更是出现了5个角色名目的戏剧,不过,虽然这些戏剧的根本内容仍是属于滑稽调笑的性质,但嘲笑对象却从最初的宫廷人物变成了市井人物。

从宫廷到民间,从讽喻到娱乐,滑稽戏完成了它的质的蜕变。然而,真正作为一个剧种的滑稽戏则是脱胎于20世纪初在上海兴起的文明戏中的滑稽行当。

在我国早期的戏剧中,其丑角行当其实就是担任文明戏中滑稽行当的角色,只不过滑稽戏这个剧种是由早期的文明戏演员创立的。于是,后人们便认为,滑稽戏是孕育于文明戏之中的一个剧种。

早期的文明戏,每天在正戏之前,必有一出滑稽小戏演出,由文明戏的滑稽行当主演。这种滑稽小戏,大多妙趣横生,很受观众欢迎。

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城市走向商业化的背景下,滑稽戏几乎是与20世纪初年的新剧文明戏同时开演的一种小戏,它其实就是文明戏中的滑稽角色。

文明戏的演员分5个行当,也称为“四庭柱,一正梁”,其中,滑稽行当就属于四庭柱之一。滑稽行当近乎丑角,但在文明戏中的地位,这个行当又比丑角更重要,作用更大。后来的滑稽戏中的滑稽两字,也来源于此。在文明戏向滑稽戏的演化过程中,主要是滑稽行当起的作用。

开始时,滑稽行当除演戏外,还有几方面的任务。一是在正戏演出前,演出小戏或说唱,作为幕前戏。因为观众进场有先后,有的不准时进场,既要等迟到观众,又要不使先到观众感到厌烦,所以幕前加演小戏或说唱。

小戏有独幕剧,也有二三幕的短剧,人称三角台小戏、趣剧或滑稽小戏。这些小戏,演员以角色出现在台上,只演滑稽说唱,不算正戏。

滑稽行当的另一项任务是穿插在戏中演出,插科打诨。如在老生的长篇大论后,在悲旦的凄怨诉说后,滑稽演员上台,以引来观众笑声为目的,调节气氛。

还有一种情况,滑稽行当也演出于正戏之后。如果正戏是悲剧,正戏结束后,文明戏的演员们还需要再演一段滑稽小戏,让观众尽笑而归。

由此可见,文明戏中的滑稽行当并非是文明戏本身所必不可少的,文明戏著名演员秦哈哈在口述《艺海沧桑话当年》一文中,这样来描述滑稽演员调节剧场气氛时所用的表演方法:

文明戏当时很时髦,戏里表现得循规蹈矩。譬如说佣人和老爷说话,应该是哈腰曲背,眼睛看地上,说完话后退步下场。

滑稽演员恰恰相反,对老爷嬉皮笑脸,没规没矩,如禀报有客人来,必先说有个客人来了,然后说是一个男人来了,非到第三次才说出客人姓名。这样就可引起台下笑声。还有人在辫子里加根铜丝,走起路来一跳一跳,当然噱头透了。

文明戏中的滑稽表演受到很多观众的欢迎。这样,渐渐就有作家专门为滑稽演员们写小戏,称之为“趣剧”,以便让他们尽情发挥。趣剧放在文明戏的前面演出,所以又称为“等客戏”。

从以上看来,文明戏中的滑稽表演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它并非文明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和文明戏的本体艺术没有根本的内在联系,这是后来独角戏曲艺最终出现的根本原因。

早在清代末年,浙江杭州有位卖梨膏糖的街头演员杜宝林,他在卖糖之前,总要说唱一段当天的时事新闻或轶闻趣事,他的演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很受群众欢迎。

杜宝林把这种演唱形式,称为“说潮报”。为了吸引听众,他在演唱时还穿插一些小笑话和滑稽故事,讽刺当时的富商大贾和达官贵人,为了防止有人找他麻烦,他自称自己的说唱为曲艺“小热昏”,寓讽刺于嬉笑怒骂之中。

他在装梨膏糖的木箱上用大大的字写着“醒世谈笑”4个字,这说明杜宝林是一位很有头脑的街头演员。

著名文明戏滑稽行当前辈江笑笑,就是杜宝林的忠实观众之一。他后来采用杜宝林的段子,予以丰富,在杭州、上海等地登台演出,也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好评。他的特长是以说为主,以唱为辅,因擅长反映社会现象,被称为“说派滑稽”、“社会滑稽”或“文明滑稽”。

之后,文明戏演员王无能也受到小热昏曲艺的影响,并经常把卖梨膏糖中的滑稽段子用在文明戏的演出中。

过去,在杭州还有一种隔壁戏,是由一个演员躲在布幔子里,表演各种口技。演员一个人在布幔子里做出夫妻吵架声、小孩啼哭声、邻居相劝声,甚至还有鸡鸣狗叫声和失火、救火声等。有时还有情有节,构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好几个角色,但都由一个演员来演唱。

1920年前后,有一次,王无能应邀去演堂会,单独一人进行滑稽表演。他采用了隔壁戏的表演方法,只不过去掉了布幔,又兼用了小热昏的滑稽段子,从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此后,王无能经常作类似的演出。因为此戏是一个人表演几个人的角色,所以王无能为它取名为“独角戏”。

1927年,王无能离开文明戏剧团,正式挂牌演唱独角戏,从此,独角戏就作为一个曲种形式屹立于戏剧艺坛。

王无能擅长各地方言、各种市井声音及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曾自编自演了《各地堂倌》、《宁波空城计》、《哭妙根笃爷》等曲目。

他的演唱颇受各地欢迎,很多人看了他的表演后,都邀请他前去演唱,他一个人常常应接不暇。后来,他邀请表演古彩戏法的钱无量做下手,两人搭档表演,仍旧称为“独角戏”。

其后,在上海走红的文明戏滑稽行当演员江笑笑、王春山与王无能齐名,号称“滑稽三大家”,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演唱和表演特色相继出现于上海的曲艺舞台,从而宣告了一个新的曲艺形式独角戏的诞生。

[旁注]

四庭柱 三国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河北最勇猛的四位勇将,民间称为河北四庭柱。他们是四庭柱排行之首的颜良,四庭柱排行第二的文丑,四庭柱排行第三的张郃,河北四庭柱排行第四的高览。

独幕剧 为剧情在一幕内完成的小型戏剧,通常称为“独幕剧”,它可以有一个场景,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场景。在独幕剧中,一般人物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与多幕剧相对应。

小热昏 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原为一种以唱新闻、宣传商品广告的说唱,很多艺人自己熬制梨膏糖,用这种说唱形式来推销,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古彩戏法 历史久远,自南宋以来杭州的瓦舍、街头以及喜庆堂会都有演出。变戏法都遵循传统,一直穿大褂表演,表演前必须上、下、反、正都要亮相,把盖布里外让观众看过。艺人讲究“八字真言”,称为“捆、绑、藏、掖、撕、携、摘、解”。

[阅读链接]

王无能从小喜欢学方言,13岁左右随父亲到上海,在文明书局编辑所附设的文明小学就读,后因家贫辍学学艺,在舞台唱文明戏,主攻丑角。

王无能专演马甲滑稽角色,擅长演书童、仆人、小贩等人物。他的模仿才能很强,学什么方言就像什么方言,不但方言像,连神态语气也像,堪称一绝。

据文明戏著名编剧徐半梅在《昔日的滑稽戏》一文中将王无能的老牌滑稽特点概括得非常到位:“他的玩意儿,可以用三个字来评论他:‘好、少、老’。什么叫‘老’呢?他老是这一套,听他一百次堂会,他总是这一点老花头,但百听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