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啷当变形成丹剧

丹阳的民俗演唱“啷当”,是丹阳传统民间文化。啷当曲调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流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9世纪末,丹阳便有:

黄秧下田谷进仓,麦场头里笃啷当。

的习俗。

啷当曲调以丹阳一带的牛郎调、佛祈调、油嘴调、梅花调等民歌为基础,以丹阳方言为依托,曲调朴实优美,地方色彩浓厚。

啷当演唱是以说唱形式出现。说,除了交代和铺叙,还有散白和板白之分。散白像话家常,编排入情入理,生动贴切,常用古语和俗话作为结论;板白则要求上板押韵,形成气势,用于说唱的高潮或结尾。道白讲究合板与接口,铺叙夹带打趣和插科。

啷当说唱,以唱为主。唱是啷当艺人的基本功,也是评价艺人水平的主要依据。啷当能否唱红,靠的是唱者素质和曲子是否精华。

1912年以前,唱红的艺人就有10多位,其中多数是唱滩头的,而靠长篇说唱本头唱红的只有三四位,同行公认的仅有李宝儿一人。李宝儿号称“李四记”,她唱啷当和一般艺人不同,从不走村串巷,想听她的唱,都要拿帖子上门去请。她每次说唱,听客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啷当调以正板为基础,共有吟板、数板、行板、急板、散板、哭板等10余种板式。艺人习惯把啷当分为东、西两路。

东路啷当分布在城镇和铁路沿线,受戏曲的影响,讲究板式的运用。吐字注重喷口,行腔干脆利落,好懂易学,流行广泛;西路啷当常年演出于山乡僻壤,受外界影响小。

唱腔也以板式命名,行腔却很少受板式的约束,有时如行云流水,细腻委婉,有时则铿锵豪放,粗狂有力。

啷当流行的曲目,滩头有《白蛇精》、《懒婆娘》、《夸新妇》、《十羞君王》、《送子入学》等22曲;本头有《绣福记》、《青楼记》、《牙痕记》、《红粉记》、《芭蕉记》、《琵琶记》、《白马记》、《杀狗记》等14部。这些曲目都是听众喜爱、流传甚广的精品。

起初的啷当艺人是由师傅亲口传授,后发展到以家教形式的啷当传习所。出名较早的是麦溪镇王巷村的王氏啷当传习所,创立时间约在1875年至1908年期间。新中国成立后活跃在丹阳城乡的王氏三姐妹和鲍莲娣等名艺人都是王氏的传人。

1912年至1949年期间,大泊、陵口、前艾、珥陵、全州等处都有啷当传习所,刘连生办的前艾传习所声誉较好,技艺出众的赵金花、蒯三庚都出自他的门下。啷当的鼎盛时期,是在啷当总传习所开创前后。

1912年,陈腊荣团结卜班名艺人开始啷当说唱的整理研究工作。研究机构起初设在三板桥西的养济院内,后移至姜家园的观音堂。

1931年,丹阳县啷当总传习所正式挂牌,一时名师云集,学童倍增,社会声誉大为提高,县长亲往祝贺,该所满师艺徒有317人。

啷当艺人的足迹遍及丹阳各地和周边市县。流行曲目由原来的大小36,增至72记、48滩头,演出场次远远超过当时的六书、评话和滩簧小戏。

1958年,丹阳水利工程指挥部宣传队,以啷当调演出文艺节目,受到欢迎。这年11月,丹阳县文化馆举办丹阳县文艺骨干啷当训练班,同时组织人员收集、挖掘、整理丹阳民间音乐及民歌,并以啷当调为基础,将训练班学员编排的《张木匠上北京》等4出小戏,按戏曲特点,定谱定调定腔,编成一套唱腔。

1959年元旦,4出小戏公演,被群众称为“啷当戏”。这年1月10日,在啷当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云阳剧团。1959年9月正式定名为丹剧,云阳剧团易名为丹阳县实验丹剧团,并赴外地演出。

1959年12月至1965年,剧团整理改编了的传统剧目《砻糠记》,创作、移植、改编、整理了一大批剧目。丹剧有了很大发展,基本唱腔曲调从中板和流水又进一步发展出慢板和散板等板式,并解决了男女分腔的难题,积累了唱腔曲牌60多支,行弦曲牌40多支。

丹剧表演上逐步形成了老生、小生、老旦、花旦、小丑五行,但表演并无特定程式,多接近生活,乡土色彩较浓。

这期间,剧团常赴外地巡回演出,东至无锡、吴县、上海,南至高淳及安徽的郎溪、广德、横剑、宣城,北至仪征、邗江、江都、泰兴、靖江、海安、如皋、如东、东台、高邮等地,扩大了丹剧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丹阳县文工团成立丹剧队,逐步恢复丹剧剧目,正式恢复丹阳县丹剧团建制,丹阳县丹剧团全年演出剧目八台,242场次,观众10万人次,全都在农村演出。

丹剧以丹阳地方方言为唱念用语,以啷当、云阳、花名及其一整套板式为基本唱腔,在表演技艺和演出形式上较接近于京剧。由于啷当男腔高亢简朴,小生这一行男演员较难胜任,常常选用女小生,因此表演风格上较接近于越剧。

丹剧唱腔中,袭用啷当艺人的唱法和竹鼓伴奏技艺而形成的老啷当调,唱腔别具一格,饶有风趣。依据啷当尾句拖腔发展起来的伴唱和唱腔浑然一体,互为增色,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丹剧的语言音调柔和,曲调朴实优美,既有清新的抒情色彩,又有浓郁的地方韵味。经过丹剧四代人的努力,丹剧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京剧的阳刚之气,又兼有越剧的阴柔之美。

丹阳市戏剧剧团号称“天下第一团”,上演的剧目达100多部。建团初期整理改编的剧目《砻糠记》曾参加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三夫人》,曾为锡剧、越剧、昆剧等剧种移植。

丹阳市成立了丹阳市戏剧总团,原丹剧团和锡剧团合二为一,改制后的剧团,很快恢复了生机,排演了大型古装戏丹剧《叔嫂冤》,实现送戏下乡143场,搞得红红火火,打开了城乡演艺市场。

该团排演了一台古装剧《哑女告状》,自编自排了一台大型少儿音乐情景剧《回来吧,孩子》。两台大戏在农村和全市中小学校巡回演出已达90多场,广受好评。

[旁注]

传统 我国所说的传统,更多的时候还是民间风俗,就是把前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等经验统一起来,进行传承,让后来的人们尽量遵照传统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广义的传统包括精神、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

《杀狗记》 元代南戏作品。描写富豪子弟孙华把兄弟孙荣赶出家门。孙华的妻子杨月贞便杀了一条狗,伪装成死尸放置门外。孙荣帮他把尸首埋掉,使孙华深受感动,兄弟重新和好。这出戏对家庭内部的矛盾有所揭露。剧本语言通俗、质朴,具有民间文艺的特色。

慢板 唱腔中的重要板式之一,和二八、流水、飞板并称”四大正板”。慢板为一板三眼,4/4节拍,上下句是最基本构成单位,每个上下句又大多由两个小分句构成。词格形成对称的句式乐段。不仅旋律优美,速度也灵活多变,适用于表达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

板式 戏曲中指节拍形式。特别是在板式变化体结构的各剧种中,常以各种不同板式的曲调多样变化,作为构成大型的戏剧性音乐结构的手段。这些剧种所用的板式,虽大体上可分为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散板四类,但实际上却复杂得多。

[阅读链接]

丹剧《称婆婆》讲述改革之年,农民发家致富,杀猪卖肉的阿坤家盖起了新楼房。但瘦小多病的老娘却依旧住在矮小破旧的养猪房内,媳妇阿芳平时对婆婆疏以照顾,所以半年前村里评选文明户时,阿坤家落了榜。

生性好强的媳妇阿芳不服气,发誓半年内让婆婆的体重从92斤长胖到100斤再参加文明户复评。于是,把婆婆接进新楼房,增加营养,百般照顾,不知不觉增强了婆媳间的感情。

后来文明户复评,婆婆究竟长胖多少?阿芳决定架大秤称老娘。婆婆为帮说话算话的媳妇过关,在秤和秤砣上做了手脚,导致儿媳三称婆婆。机灵的婆婆换秤砣、藏秤砣的滑稽行为令人捧腹,婆媳之间的真诚让人感动,全剧充分体现了当代农村的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