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琴为伴奏的丁丁腔

1680年前后,太平歌兴起于徐州北部微山湖畔的厉湾、季堡和西李一带,以后在徐州广泛流行。

它原是村民自娱自乐的歌谣,后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由独唱、对唱而合唱,发展为戏剧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以其声“叮叮咚咚”清脆悦耳,遂以“丁丁腔”命名。

20世纪初,杜子平在《春草茸茸》里有对丁丁腔的描写,同时,对其发祥地及形成的时间均作了记述。有诗为证:

悠扬婉转数丁丁,十八九腔七二哼,

泊孕明清漕运日,彭城利国亮童声。

《江苏戏剧志》中有关于丁丁腔的详细记载:明末清初地处大运河、微山湖一带的铜山利国、季堡、厉湾等经常停泊由南方往京城漕运粮食的船只,船上有很多会唱南方小调的人。当地农民耳濡目染渐渐地学会哼唱,久而久之形成这一样式。

丁丁腔在初始阶段,演员拉绫子摆地摊,又叫“两人戏”或“对子戏”。一生一旦,生为外角,旦为里角,唯旦角也多由男子装扮,脚踩垫子,头戴额饰,腰系裙子,两鬓插花,手持彩扇或罗帕。生角手持扇子,衣着简朴,二人边舞边唱。

程福仁,原籍河北,他是丁丁腔名艺人。1886年从河北来铜山利国西里村。因对丁丁腔感兴趣,故留村定居,并拜艺人孙广珍祖父为师。

20世纪初,程福仁曾带班在徐州城内黄河滩一带演出,是已知丁丁腔形成以来的首次入城演出。程福仁除演女角外也演男角,有较深厚的基本功。他嗓音洪亮,吐词清晰,表演粗犷朴实,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

演唱前,程福仁常持花伞、折扇,翻跟头、劈叉、扑蝶,做跑四门等高难动作,很受观众欢迎。程福仁曾吸收评剧、京剧、评弹中的一些优美曲调,重新设计充实了《闹书馆》、《降香》、《站花墙》等曲目的曲调。他授徒不但教丁丁腔曲调,还教吹、打、弹、拉各种伴奏乐器。

后来,因受京剧、江苏梆子、柳子、拉魂腔等戏曲艺术的影响,丁丁腔也发展成为戏剧形式。

20世纪40年代始,已有丁丁腔剧团,但民间仍多有艺人保留曲艺的地摊形式。传统剧目有《站花墙》和《梁山伯下山》等。

新中国成立后,此剧种在当地逐渐演唱起来,有的还成立了小戏班,重新登上舞台,利国乡成立了业余丁丁腔剧团。

当地艺人又编演了《土地还家》、《一家光荣送参军》、《新结婚》和《挑福》等宣传土地改革、婚姻法和抗美援朝的新剧目。

20世纪60年代,徐州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师生深入利国、庙庄、厉湾、寄堡、饶山一带挖掘整理丁丁腔剧种,将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演变情况、流行区域、班社、艺人情况、音乐唱腔和演出脚本等整理成文字资料。重新排演了《下山》、《送茶》和《站花墙》等剧目,并在服装、布景道具和灯光效果方面进行了改进。

用丁丁腔排练的现代小戏曲《花香万家》及其传统剧目《梁祝十八相送》在省音协礼堂进行展演,受到了省戏剧界、音乐界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一致赞扬。《文汇报》等报刊专门作了报道,省广播电台录了音,并作了专题播放,反响很大。

之后,徐州戏校开设了丁丁腔学习培训班。并将丁丁腔改名为徐剧,班名为徐剧班。邀请利国镇艺人教唱、排练。

在厉湾、寄堡、庙庄三个地方每到逢年过节时,尚有少数丁丁腔艺人相聚一起进行演唱,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旁注]

月琴 拨奏弦鸣乐器,由阮演变而来的弹拨乐器。流传于汉、彝、布依、哈尼等民族中,用于独奏、合奏及歌舞、戏曲、说唱表演的伴奏。音色清脆,常用于独奏、民间器乐合奏、歌舞、戏曲和说唱音乐伴奏。

《文汇报》 原是我国一份历史悠久的报纸,最早于1938年1月创刊于上海。于1948年9月9日在香港复刊。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文汇报》也复刊,所以就形成了现在的两家《文汇报》。

[阅读链接]

2007年,丁丁腔作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重新认识和发掘。铜山县成立了丁丁腔戏剧研究会,利国镇组建丁丁腔戏剧艺术团。30多名民间艺人因戏结社,经常排练演出《下山》、《劝嫁》、《站花墙》等传统剧目。

乡锣、乡鼓、乡音、乡情,婉转悠扬的曲调,甜润奔放的唱腔,浸透着微山湖宽厚博大的风采神韵,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据艺术团团长、发起人王振君介绍,演员中年长者已80岁,平均年龄60岁左右,艺术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演员们在当地却广有人气,百姓家婚丧嫁娶、生日宴会、企业、公司庆典、开张等,都少不了婉转悠扬的丁丁腔。随着乡村游、观光农业的升温,丁丁腔也成为了当地独有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