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红梅——锡剧

锡剧又称“无锡滩簧”,是江苏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流传于苏南、苏北,以及浙江和上海的部分地区。

锡剧长于抒情,极具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锡剧发展与繁荣的过程,是它由乡土艺术逐步走向真正的舞台艺术的漫长历程。

锡剧的历史不长,但它初次登上舞台便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显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而成为华东地区与越剧、黄梅戏鼎足而立的代表剧种,为丰富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卓越贡献。

徐金巧将山歌变滩簧

1796年后,在苏州、无锡和常州一带乡村传唱着一种男女叙事的对唱山歌,被称为“无锡东乡调”或“东乡小曲”。唱这些小调的大都是农村里的竹匠、木匠、瓦匠和缝衣匠等。

他们在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演唱,村中每逢春节和庆丰收的活动,都会邀请他们演唱。这样,就有了季节性的班子。

他们旺季聚班,淡季散班,时间一长,甚至还产生了长年不散的四季班,这就是早期的半职业化和职业化的班社。

1850年前后,东乡调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它以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为主。由于语音唱腔略异,滩簧又分为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两种。

早期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采茶灯的身段动作,并曾用采茶灯和花鼓戏的方式演出,因此又被称作花鼓滩簧。采茶灯当时在江南极为普及,不久,这种坐式的滩簧演唱方式逐渐由坐唱演变至站立唱,每逢新春佳节,民间都有自娱自乐的方式。

那时,在无锡东乡羊尖严家桥一带,出现了一男一女两名歌手。男的叫徐金巧,女的叫青宝姑娘,两人志趣相投,结成夫妻。

1853年,徐金巧和青宝姑娘夫妻双双化妆演唱。因为他们夫妻二人在锡东民间唱得很红,每当农闲或逢年过节,农民常请他们夫妻去演唱,他俩也就成了无锡滩簧的创始人。

1857年,无锡安镇大绅士安兆仿过50岁大寿,请徐金巧夫妇去化妆登台演唱滩簧,谁知安兆仿看中了青宝姑娘。

散场后,他将青宝姑娘骗进胶山西岭想要对她进行非礼,青宝姑娘一气之下把安兆仿打倒在地,自己越墙逃跑。徐金巧在当天晚上也被安兆仿逐出安家,没有得到安家的一分唱小曲的银子。

之后,徐金巧几次进县告状,但因为知县王守益和安兆仿勾结,反说徐金巧诬告好人,并诬蔑徐家夫妇唱的是淫调,命令徐金巧夫妻二人以后不准再唱滩簧,要他们回乡以种田为生。青宝姑娘一肚子委屈没有地方诉,一气之下就到八士桥清节庵出家为尼了。

徐金巧对富人为非作歹随便欺负穷人的事情感到非常生气,他在穷秀才严廷初等人帮助下,由严廷初写歌词,落第秀才白秋荣加工提炼,将自己的遭遇编成了一些如同戏剧的新调歌曲到处演唱,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

后来,在严家桥北乡毗邻长泾,有个民间唱经念佛的人叫王文香,小名炳泉。他在一年新年到南乡唱春时,乡民要点他唱新调,他唱了四句短歌,乡亲们都觉得他唱得很好。

这激起了王文香对唱新调的兴趣,他慕名投拜徐金巧为师,学新调唱长篇叙事文山歌。王文香颇有学问,得到了金巧的关爱。

因为徐金巧没有妻子伴唱,他便自己扮成女角,和徒弟王文香俩人会同本村穷秀才严廷秀,根据辙韵,编成了新歌小曲,并在当地农民兄弟的保护下,到处卖唱。

这种小曲有了男唱女角后,在小嗓音低调声腔条件下,高昂的山歌调就进化成柔软动听的滩簧调,随着声腔的变化,这种民间山歌正式进化为滩簧小戏,为以后发展成为锡剧打下良好的基础。

[旁注]

采茶灯 又名“采茶扑蝶”,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迄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采茶灯的歌舞源于劳动人民采茶活动,表现人们上山采茶过程中欢乐的心情及与茶园、花蝶等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流行。

山歌 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我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再有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阅读链接]

徐金巧的父亲名徐增福,出生在无锡安镇南乡,是一个竹匠,又是扎花灯的名手,爱唱山歌,并喜欢喝酒交朋友。某年,他到严家桥扎灯,被当地一家姓金的人家招为女婿,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金巧。

徐金巧长大后,去苏州一纸扎店当学徒,因经常外出看戏,拉胡琴,并给朋友私扎花灯,被老板逐出回乡种田。徐金巧聪敏,加上受父亲的影响,常自编自唱《趟圣关》、《沈七哥》等山歌。

徐金巧年轻时就很活跃。每逢早春二月在严家桥四乡调采茶灯,唱滩簧,很受当地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