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之祖——昆曲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剧种之一,也是我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舞台置景,在戏曲表演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魏良辅改昆山腔为昆曲

那是在宋元时期,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为“南曲”,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南,并以浙江温州、永嘉为中心。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准,特别是以江浙一带语音为主,有平、上、去、入四声。

南曲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等伴奏。南曲是相对于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和北方民间曲调,并吸收了兄弟民族音乐综合发展而成的北曲而言的。

元末明初时期,著名戏曲家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并吸收了滚白念唱的浙江余姚腔腔调进行演唱。因为这种新创腔调的源头在昆山一带,因此称为“昆山腔”。

昆山腔在当时是与流行于浙江余姚的余姚腔、浙江海盐的海盐腔、江西弋阳的弋阳腔并称的明代南戏四大声腔。

但是,后来海盐腔逐渐衰微了,昆山腔却越来流行。所以,以前只要说到唱南调,都是指海盐腔,但海盐腔不流行了,就专指昆山腔了。

开发出昆曲所蕴涵的艺术潜力,使之成为一种重要演唱形式的人是民间音乐家魏良辅。魏良辅原籍江西豫章,他以演唱民间曲调为职业,有着较高的文学词曲修养。他不仅嗓音优美,而且精通音律,酷爱唱曲艺术。

魏良辅在熟谙南北曲的基础上,他在1522年至1566年间来到经济发达、市镇繁华、歌舞场众多、南戏演出频繁的江苏太仓南码头,长期苦心钻研流传于昆山一带的传统戏曲唱腔。

魏良辅不满足于南戏原有的声腔,他联合了苏州洞箫名手张梅谷、昆山著名笛师谢林泉,在南曲专家贯云石和北曲戏剧家张野塘等人帮助下,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老昆山腔的传统戏曲唱法进行加工整理,把南北曲融为一体,一改以往那种腔调平直又欠意趣韵味的呆板唱腔,创造了一种格调新颖、委婉舒畅的崭新唱腔。

这种唱腔要求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讲究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唱出了曲情理趣,细腻得宛如苏州巧匠用木贼草蘸水研磨红木家具一样,因此,当时人们称之为“水磨腔”,又称“昆剧”或“昆曲”。

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大胆改革,他在原来单调的弦索、彭板伴奏中,加入了笛、箫、笙和琵琶等乐器,极大丰富了音色,使昆曲音乐更加瑰丽多彩,更富感染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从此,昆曲迅速流传开来,并被士大夫带入了京城,成为了宫中大戏,不但赢得了官腔的美称,还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盛势,成为了压倒其他戏曲声腔的剧种。

魏良辅因此名振曲坛,被誉为“立昆之宗”、“昆曲鼻祖”,艺坛尊他为“国工”和“圣曲”。魏良辅在晚年,潜心将多年积累的心得札记整理成文,称为《南词引正》,又名《曲律》,逐条简要阐述昆曲在字、腔、板、眼等各方面的练唱技术,以及南北曲唱法的区别,成为论述昆曲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魏良辅改革的成功给昆曲带来了巨大声誉,这种新式的曲调一经问世,立即以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当时的广大听众。一批民间音乐家纷纷向魏良辅学习昆曲的演唱技法,使得这一优美的曲调很快在周围地区传播开来。

昆曲融合北曲与弋阳腔、海盐腔等南曲诸腔,并加以提炼,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

昆曲所使用的曲牌大约有1000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和词调,以及宋代的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和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兼收并蓄,音域非常广泛。

昆曲演唱特色是由水磨腔奠定的,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后来,又出现了赠板曲,声调清柔委婉。

昆曲对字音有严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和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昆曲使用七声音阶,和南曲用五声音阶有所不同。但在昆山腔长期吸收北曲演唱的过程中,原来北曲的特性也渐渐被溶化成为南曲化的演唱风格了。因此,在昆曲演出剧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单支曲牌的使用,还有南北合套的混用。

南北合套的混用很有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自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这几种南北曲的配合使用办法,完全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

在演唱风格上,昆曲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和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等。

昆曲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它们在实际演唱时都有许多变化,一切皆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昆曲的乐器配置较为齐全,大体由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部分组成。其中,管乐器有笛、箫和唢呐等;弦乐器有琵琶、三弦和月琴等;打击乐器有鼓板、大锣、小锣、铴锣、云锣、小钹和堂鼓等。

昆曲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和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江苏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流利悠远的特色。

所以,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而著称。昆曲伴奏还有很多吹奏曲牌,适应不同场合,后来也被许多剧种所采用。

昆曲的表演是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

昆曲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另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所以,昆曲精湛的舞蹈动作是表达人物性格心灵和曲词意义的有效手段。

昆曲的戏曲舞蹈多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舞台演出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说唱和舞蹈紧密结合的经验,适应叙事写景的演出场子需要,创造出许多偏重于描写的舞蹈表演。

昆曲的念白也很有特点。由于昆曲是从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部、福建西北角的吴语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

特别是昆曲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念白,如苏白、扬州白等。这种吴中一带的市井语言,生活气息浓厚,而且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韵白,极有特色。

另外,昆曲的演唱对于字声、行腔和节奏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论,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

[旁注]

顾坚 元末明初著名戏曲家,为昆山腔创始人,昆曲鼻祖,自号“风月散人”。他是昆山千灯人,太学生,精于南辞,善作古赋,著有《陶真野集》10卷、《风月散人乐府》8卷。

海盐腔 戏曲声腔,因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海盐腔音乐为曲牌联套体结构,分生、旦、净、末、丑诸行当。演唱时,以鼓、板及铜器等打击乐器为伴奏,不用管弦。如若是清唱,则只用拍板或以手击节伴之,腔调清柔、委婉。

《南词引正》 是昆曲创始人魏良辅唯一的传世著述,全文虽然不足1500字,但对昆曲歌唱规律和歌唱技法进行了全面理论总结,既是开创性的,也是划时代的。曲律的精髓在于字声、过腔、板拍,魏良辅称之为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

诸宫调 是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文学,是从变文和教坊大曲、杂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曲子轮递歌唱而得名。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诸宫调为后世戏曲音乐开辟了道路。

北曲 我国最早戏曲声腔之一,是金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杂剧与散曲所用的音乐。源于唐宋大曲、诸宫调、宋词、鼓子词、唱赚、转踏以及北方各民族音乐,而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的首推诸宫调,因之形成了戏曲音乐中曲牌联套体的结构体制。这种音乐之所以称为曲,是与宋词相区别。称为北曲,是为了与南宋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

吴语 经过了商周春秋至现代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底蕴深厚。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部、福建北部一角,使用人口一亿多。吴语是我国定义的八大方言之一,影响十分巨大。

[阅读链接]

福建莆田人余澹心在所著的《寄畅园闻歌记》中说:“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缕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神调,度为新声。”

魏良辅自从遇到张野塘以后,就再没有出去卖唱或做江湖郎中了,他专心致志和张野塘“镂心昆曲”。

一个红极一时的演员突然间销声匿迹,歌台舞榭听不到他的歌声,看不到他的影子,形容他“足迹不下楼”也不为过。这里用“十年不下楼”来形容魏良辅潜心研究改革昆曲,可见他下工夫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