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僮子戏变形成通剧

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

所谓的“僮子”,就是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互融合、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就是南通僮子。

僮子的做功演戏,尽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是千真万确的、典型的民间戏剧,并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长盛,历久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僮子戏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有提高。

通剧伴奏简单原始,主要是锣鼓打击乐,唱腔粗犷纯朴,唱词通俗易懂,很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展现了我国傩文化的原始风貌。

通剧经典剧目有《陈英卖水》、《白马驮尸》、《花子街》、《李兆庭》和《好书记》等。1921年,通剧队老僮子曾组班在南通八厂街演出了僮子戏。

新中国成立后,南通市、县专业文艺工作者甄选出一些僮子戏脚本,并帮助整理加工后,由南通县籍的一些老僮子组成南通市实验通剧团,在市郊和县境西部演出。

改革开放后,由一些通剧艺人与通剧爱好者先后组成8个通剧队,就是英雄乡通剧队、秦灶乡通剧队、四安乡通剧队、平东乡通剧队、石南乡通剧队、幸福乡通剧队、新联乡民艺通剧队和赵甸乡通剧队。

僮子戏只有三种主要调口特色,“僮子开口三门腔,上板不上眼”是古老的僮歌样式。僮子戏对传统声腔和伴奏进行改革,将传统单一的锣鼓伴奏、声腔引入民间的山歌、小调、号子,并借鉴了吕剧等地方戏曲音乐素材。

僮子戏在创作手法上,吸收了京剧板腔体的规律,出现了板腔体、曲牌体、小调连缀合一的趋向,创作了多种板式和适合各行当表演的唱腔,克服男女同调同腔,演员开始适应定腔定调的规范。

僮子戏角色行当更趋明朗化,有了小生、花旦、老生、小丑、彩旦、恶旦和花脸之分。演员队伍打破了僮子老艺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吸收年轻的业余剧队。

邀请原伶工学社张玉昆担任形体教师,原更俗京剧团周凤霞担任化妆、服装课老师。引进了越剧导演,融进话剧、歌舞等风格。

僮子戏剧目以现代戏为主,排练现代戏《红色的种子》和创作剧目《上河工》。

南通市实验通剧团成立后,排演了现代戏《好书记》、《枯井沉冤》、《白毛女》、《血泪荡》、《社长的女儿》、《绿野红花》、《李双双》、《夺印》、《丰收之后》、《活捉罗根元》和《木匠迎亲》;改编整理了古装戏《王清明合同记》、《郑三郎上西天》、《陈英卖水》、《花仙果》和《借年》等。

同时移植京剧和其他剧种的古装戏剧目40余出,如《窦娥冤》、《秦香莲》和《珍珠塔》等。

实验通剧在继承僮子戏老腔老调的基础上,加强声腔改革,通过现代戏《白毛女》和传统戏《陈英卖水》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通剧借鉴、糅合了京剧、歌剧和话剧的表演手法,探索新型地方戏戏曲化的路子。

南通市文化馆开始恢复通剧活动,南通市文化局成立通剧改革小组。1980年11月,江苏省文化局在南京举办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南通市歌舞剧通剧《谁住在这间房》参演并获奖。

南通市秦灶乡、四安乡、石南乡等,崇川区五山文化馆、城中文化馆,如皋市九华乡等地僮子戏老艺人和年青的业余爱好者先后成立了半农半艺的通剧队。

不久后,艺人自由组合成松散的民间演出队。伴奏废除民族管弦乐队,仍然用锣鼓伴奏,演出场所以村台为主。现代戏剧目逐渐减少,传统戏为主,疏离了实验通剧的探索实践,回归到僮子戏的传统套路上去了。

通剧的探索实践,从声腔、剧目、表演和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催发了新编历史剧的相继问世,如《魏二郎》和《花子街》等。

另有传统戏《郑三郎上西天》、《珍珠塔》、《王清明合同记》和《陈英卖水》等20余部盒式录音带以通剧的名义问世,实质上是带有鲜明实验通剧印记的僮子戏。

[旁注]

巫师 是过去会施魔法的男巫的通称;或专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巫师在一个社会中有很多的功用,他们可以用魔法保护他人,以免受到自然灾害、外来者和敌人的伤害。他们也负责改正错误,操控大自然和解释恐怖的现象等。

吕剧 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

《秦香莲》 秦香莲是被抛弃的妇女的代名词。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抛弃其妻秦香莲。抛弃至包拯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令秦与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铡之。

[阅读链接]

南通僮子戏是目前我国傩文化中遗存不多的一个分支,已有上千年历史,较好地保留了我国傩文化的原生态风貌,是研究傩、傩舞、傩戏的重要实证资料,其学术研究价值较高,曾被中外专家誉为“戏剧活化石”。

20世纪80年代,一些通剧爱好者再次自行组织成通剧平潮青春剧团,走村串户为百姓表演,深得百姓喜爱。剧团领导与社区负责人经过商讨后,大胆地把舞台搭进了城市,第一次演出院落里就挤满了观众。

首炮打响成了剧团所有成员的信心倍增剂,他们在努力演好每一场传统戏的同时又不断创新。剧目从最早的不足10个,发展到如今百姓喜闻乐见的包含《王清明合同记》、《陈英买水》、《陈子春》等30余个。

演出场次也由原来的每月四五场,变成几乎每天都有订单的现状,想请演出都得提前预订,演员的身影几乎遍及了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