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昆曲名家名作迭出

在魏良辅之后,他有个学生叫梁辰鱼,梁辰鱼曾经得到魏良辅的真传,在昆曲演唱上具有很高造诣,他在昆山当地极受尊重,周围地区的歌童、歌女都争着上门请他指点演唱技巧,甚至还有人不远千里来向他学习。

梁辰鱼也是昆山人,他能写善唱,啭喉发音,声如金石。他和当时的音乐家郑思笠、戴梅川、唐小虞等人,精研乐理,继续改革昆曲,特别是对昆曲的水磨调进行创新。

为了扩大昆曲影响,梁辰鱼著有昆曲杂剧《红线女》、《红绡记》和昆曲传奇《浣纱记》。其中《浣纱记》一剧最有盛名,一直受到梨园子弟们的欢迎,他们纷纷进行演唱。《浣纱记》被认为是昆曲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昆曲传奇《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它借我国春秋时期吴、越两个诸侯国争霸的故事来表达对封建国家兴盛和衰亡历史规律的深层思考。

《浣纱记》故事讲述吴王夫差率军打败越国后,将越王勾践夫妇和越国大臣范蠡带到吴国充当人质。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听从范蠡建议,定计将范蠡美丽无双的恋人浣纱女西施进献给吴王,意图用女色来消磨吴王的意志。

吴王果然为西施的美貌所迷惑,废弛国政,杀害忠良。三年后,越王勾践被放回越国,越国君臣苦心经营,后来终于打败了吴国,夫差只得自杀。范蠡功成名退,下定决心远离政治是非,他携西施泛舟而去,寻找地方去过隐士生活了。

此剧故事曲折、结构完整,特别是西施形象刻画得较为饱满,人物性格鲜明。它第一次成功地把水磨调用于舞台,并开拓了昆山腔传奇借助生旦爱情抒发兴亡之感的创作领域。其中唱词优美抒情,音乐与剧情结合得非常自然,许多富于创造性的音乐段落很好地加强了演出效果。

随着《浣纱记》的上演,其中一些精彩的昆曲唱段成了社会上流行的唱曲,昆曲开始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梁辰鱼的《浣纱记》是第一部专门为昆曲创作的传奇作品,昆曲传奇的问世加速了昆曲作为一个剧种的形成。

《浣纱记》的成功,推动了昆山腔的流行。昆山腔行腔委婉细腻,流利悠长,后来便形成了只要有人唱曲,必然是昆山腔的局面。

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和梁辰鱼的艺术实践,昆曲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快传播到江苏、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了这些地域主要的戏剧形式。

在昆曲初步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艺术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昆曲获得较为完整的戏剧形态后,许多著名作家和学者参加进来,用精美的诗句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撰写了大量剧本。

就在梁辰鱼创作《浣纱记》的同一时期,明代戏剧领域还诞生了另外两部影响同样巨大的作品,那就是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的《宝剑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它们本来并不是为昆曲演出而创作的,后来改用昆曲演唱后,却成为了昆曲重要的保留剧目。

《浣纱记》、《宝剑记》和《鸣凤记》等剧作主要围绕政治主题展开,而同期的另一些剧作,如明代戏曲作家徐霖的《绣襦记》和明代戏曲作家高濂的《玉簪记》等,则主要围绕爱情主题展开。从此以后,政治和爱情成为昆曲剧作的两大主题,两者有时各自独立,有时又紧密结合在一起。

到了明代末期,另一位昆曲发展史上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诞生了。他创作的《牡丹亭》大胆地将闺门少女的爱情幻梦搬上舞台,一经演出,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

《牡丹亭》故事讲述的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才貌双全,跟着老师陈最良学习书画。有一天,她梦中见一书生手拿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从此,杜丽娘一病不起。

杜丽娘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自己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随后,杜丽娘的父亲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为杜丽娘修建了梅花庵观。

三年后,穷书生柳梦梅借宿梅花庵观,他在太湖石下捡到了杜丽娘的自画像。于是,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开始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

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被杜宝囚禁。高考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当时创作的最高水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青年男女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剧本推出之时,演出盛况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戏剧《西厢记》。

明代还有一位昆曲剧作家与汤显祖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他名叫沈璟,江苏吴江人。他不像汤显祖那样激烈,他的思想较为正统和保守,对于当时的社会体制采取充分肯定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他的昆曲剧作中体现得极为明显。

沈璟的昆曲创作注重戏剧自身的艺术特性,为当时及后世的剧作家提供了适合舞台演出的规范性样本。沈璟以自己的艺术主张带动和影响了同地区的一批剧作家,在昆曲创作领域形成吴江派作家群。

沈璟的《义侠记》取材于古典名著《水浒传》武松的故事,它客观反映了奸人横行、司法紊乱和官府贪赃枉法的社会现实,认为这些都是伦理道德败坏的具体表现,而武松与流氓恶霸斗争到底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正义行为。

汤显祖等戏剧大师和《牡丹亭》等杰作的出现,特别是吴江派这样颇具实力的剧作家群体的形成,标志着昆曲创作开始进入了全盛时期。

在汤显祖和沈璟等人的带动下,明代昆曲创作日新月异,硕果累累,先后产生了一大批著名剧作。元代的一些剧作也被吸收改造为昆曲剧本,并用昆曲形式进行演出了。

昆曲的演出活动也异常兴盛,其中最集中的地区是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在这些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演出昆曲的民间职业戏班,其中以苏州的瑞霞班和吴徽州班、南京的郝可成班和陈养行班、常熟的虞山班、上海的曹成班等最为有名。

17世纪20年代,民间昆曲戏班的数量迅猛增加,仅南京一地,昆曲戏班就达几十个之多。

与民间戏班相比,由文人和绅士阶层私人家庭组织建立的昆曲戏班数量更为庞大,演出也更为频繁。由于得到作家和学者的悉心指导,还有充分的经济保障,家庭昆曲戏班的演出一般比较精美,总体水平也往往超过民间戏班。

除了民间昆曲戏班和家庭昆曲戏班的演出外,业余演员的登台表演也是明代昆曲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业余演员中有作家和学者,有经济较为宽裕的平民,有民间乐师,有自由职业者,还有文化素养较高的歌女等。

明代晚期,昆曲演出进入宫廷,成为供皇帝娱乐的新形式。与此同时,昆曲突破区域限制,在北方也得到广泛传播,真正彻底地为全社会所共同接受。

在这一阶段,明代昆曲领域名家辈出,体现出一种整体的实力。无论是戏剧作家和学者,还是民间昆曲艺术家都勤于思索,勇于实践,凭着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将昆曲不断引向更高的层次。

在明代时期,昆曲脸谱开始形成,并一直保留了下来,这一特殊的化妆形式对全国其他各地剧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戏剧舞台上,昆曲脸谱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虽然后来的样式与色彩与明代的情形有许多不同,但毕竟还是衣钵相传,比较接近。

昆曲脸谱的特点是简洁朴素、活泼明朗,富有装饰趣味,并且综合了写实与象征、图案化与漫画化等表现手法,在构图、色彩和线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脸谱,可以恰当地表现剧中人物形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昆曲的净、丑等行当具有丰富的脸谱,就是在生、旦等行当中,也有少数角色采用了脸谱,都很有特色,如生角孙悟空和旦角钟无盐的脸谱。

昆曲脸谱颜色基本用红、白和黑三色,继承了元代戏曲的固有传统,如《蕉柏记》中宋朝名将呼延灼的脸谱就注明了净、黑脸,还有《目连救母》的扮黑面赵元帅等。

属于神仙鬼怪的脸谱,除红、白和黑三色,更用蓝、绿和紫等色,图案性很强,且有恐怖感,和一般净或丑的脸谱有严格区别,十分具有文化特色。

[旁注]

水磨调 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和剧种。在明代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对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做了改革,统称为“水磨调”,低回婉转、悦耳动听,好像古代水磨漆器、水磨糯米粉一样细腻软糯,因此称“水磨调”。

夫差 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73年在位。公元前494年他在夫椒大败越国,攻破越国都城,使越国屈服。此后,他又在艾陵打败齐国。公元前482年,他在黄池大会诸侯,夫差夺得霸主地位。公元前473年,越国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

李开先(1502年~1568年),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他因抨击内阁被罢官,壮年归隐田园,只能闲居终老。他推崇与正统诗文异趣的戏曲小说,主张戏曲语言“俗雅具备”、“明白而不难知”,推动了戏曲的发展。

《西厢记》 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他一生创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是他代表作。它的曲词华艳优美,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影响很大。

吴江派 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江苏吴江人沈璟。属于此派的戏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史盘等。

戏班 旧时的戏曲剧团,也叫“戏班子”,指以表演戏剧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它是戏剧盛行时期出现的一个团体。在元代以前的民间戏班,通常多是家庭性质的,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进行组合。戏班演出从不专门待在一处,而保持流动的方式。

脸谱 我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

《目连救母》 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因此被视为戏曲的鼻祖。北宋时开封有连演7天的记载。目连戏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有特技、舞蹈动作及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装、表演均有独特之处。

[阅读链接]

著名戏曲家孔尚任在出仕之前,他从族兄孔方训那里听到“李香君血溅诗扇、杨龙友点染成桃花”的故事,就想写一部反映南明灭亡的传奇剧本,但是他因为“见闻本广,有乖信史”,未敢贸然动笔。

1681年,孔尚任奉命随工部传郎孙在丰督修疏浚黄河海口的工程,他在江苏淮扬一带生活了3年,结识了一批明代遗老,凭吊了不少南明历史遗迹,搜集了大量有关历史资料,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1699年,孔尚任在经过十几年酝酿和准备之后,终于三易其稿完成了《桃花扇》的创作,这是一部“借高台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昆曲历史剧,成为了我国古典著名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