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船歌舞演变为淮红剧

淮红剧是江苏宿迁的唯一地方剧种,原名“清音”,俗称“旱船调”,又有“百曲”之称,因其主调为淮安满江红而得名淮红。

它唱满江红、鸳鸯句、穿心子、数落、凤阳歌、魏调,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简短故事或颂扬功德、祝贺吉庆的唱词。

明清时期,宿迁饱受黄河水患,民不聊生,有许多民间艺人靠说唱谋生,他们多顺水随舟流动,沿河湖登岸随意作场。当时的艺人流动性很大,吸收了各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曲调趋于丰富。

在1736年至1795年,水患得到有效治理,许多艺人也相对稳定,淮红戏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到清代后期,在宿迁地区形成,流布于宿迁、淮安、沭阳、泗阳、泗洪、淮阴、涟水、灌南等地。

淮红戏最初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坐唱,运用曲牌联唱,来表现民间故事内容;另一种在节日、庙会上,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简短故事或颂扬功德、祝贺吉庆的唱词。

淮红戏传统的表演形式中,演唱多由女艺人自击板鼓而歌,伴奏多为盲人,乐器有二胡、琵琶、扬琴、月琴等。

20世纪初,淮红剧在演唱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东西两大流派,东派以宿城梁邦杰为代表,唱腔以柔为主,委婉缠绵,韵味无穷;西派以宿迁县双庄乡罗运章为代表,唱腔以刚见长,响而不噪,浑厚朴实。

淮红剧在表演方面,已逐渐发展成为戏曲的初级形式,在旱船表演间歇时,一生一旦上场,对歌对舞,演出《观灯》、《算命》、《叩百子》等饶有兴趣的小型节目。

1928年,由梁邦杰、臧玉堂、程步瀛、杨瑞芝、陆玉堂、钱永祥、柴长庆、苏宜岭、巩凤岭等人组成清音演出组在舞台上演出《水漫金山》、《算命》、《潘金莲拾麦》、《陈妙常追舟》等剧目,颇受群众喜爱。这是淮红剧第一次登上戏曲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淮红戏获得了新生,江苏文化局两度派员来宿迁会同文化馆挖掘整理,县文教局根据省文化局挖掘整理旱船调的指示,组织文化馆侯铸九等人,在梁、罗两大流派中,挖掘整理出淮红曲牌如八角鼓、凤阳歌等近百个,唱本数十个,并编印成册。

1954年底,宿城北关镇成立了群英业余淮红剧团,夏承祥为团长,程步瀛任导演,主要演员有柴长庆、苏宜岭、巩风岭、邓士英、钱永祥、夏永侠、杨金斗等。建团初期,借空闲民房或院落演出,节目以清唱为主,颇受淮红戏爱好者欢迎,每晚听众济济一堂,有时近千人。

1958年,省音协秘书长张仲樵来宿调查淮红剧音乐,会同文化馆采访了埠子镇淮红老艺人杨瑞芝,并音乐记谱一个多月,杨瑞芝的凤阳歌由苏力记谱载入《江苏民间音乐集成》。

同年秋,宿城镇以群英淮红剧团为基础,又吸收了卓耀坤、马斯玉、黄元良、郭玉荣、周士贤等淮红剧爱好者,扩大成立了霸王公社业余淮红剧团,以刘汉杰为团长,演职员20多人。

他们以小型多样、自编自演为主,创作演出了现代戏《月下操练》、《送塘泥》、《采莲船》、《争肥记》、《齐走阳关道》及传统戏《追舟》、《双下山》等剧目。

表演上吸收京剧艺术形式,唱、念均用宿迁方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地方色彩,令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双庄、耿车乡和果园场也先后成立了淮红戏业余剧团。

1960年1月,霸王乡业余淮红剧团,参加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现代戏《送塘泥》,获得了好评。宿迁成立专业淮红戏剧团。同年,将霸王乡业余淮红戏剧团,办成实验性质的专业淮红戏剧团,并首排《太平图》。

改革开放后,李兆益、梁生安、杨邦彦等,花费一年时间,对淮红剧音乐,再次进行挖掘整理,研讨其唱腔、伴奏特色,并在《插路标》、《出礼》、《二憨送布》等剧中,加以实践,使原有曲牌有了新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县京剧团用淮红剧曲调,移植到花鼓戏《家庭公案》中去,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淮红戏的伴奏主弦采用高胡,其他伴奏乐器有二胡、中胡、扬琴、琵琶、三弦,低音多用大提琴,吹管乐常用竹笛、唢呐、笙。主弦高胡的演奏,采取套子手法。其他乐器用托腔伴奏,就是随腔伴奏,有时采用反正弓拉法进行伴奏。

淮红戏的乐队伴奏时一般多用唱繁伴简、唱简伴繁的方法,使伴奏与唱腔音乐自然形成民间支声复调的效果。淮红戏的打击乐一般采用京剧的锣鼓经。

但在打击乐中,使用小碟子进行伴奏,风格独特。小碟子音高,选用与剧中主要曲牌调的高低一致或相近似。敲碟子的节奏比较丰富,变化也是多样的。

淮红戏的唱腔属于曲牌体的结构形式。它基本上是以满江红为主体曲牌,采用串腔手法,少部分为板腔体。有机地连缀若干个不同的民间曲牌,形成声乐套曲,演唱较为完整的故事。

在清曲中的一个重要的曲牌组合形式是五瓣梅套曲,必须用满江红开始,叠板、落板结束。这种组腔方式已成为淮红戏的基本规律。

淮红戏主要曲牌有满江红、凤阳歌、鸳鸯句、穿心子、上河调、小河调、剪剪花、小郎调、数落、罗江怨、银纽绿、关东调、八角鼓、魏调、杨柳青、鲜花调、八段锦、道情、莲花落、十杯酒、梳妆台、补缸、太平年、数落板、垛子赶板落腔等。

淮红剧在宿迁城乡及周边睢宁、新沂、沭阳、泗阳、泗洪、淮阴、涟水、灌南等地广为流传,深受人民群众喜爱。20世纪60年代,宿迁淮红戏同丹阳丹剧、海门山歌剧一起被誉为江苏戏曲“三枝花”。

[旁注]

旱船 是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船上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他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陈妙常 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临江青石镇郊女贞庵中的尼姑,在女贞庵中诵经礼佛。她十五六岁以后突然秀艳照人,穿着宽袍大袖的袈裟,就像仙女下凡,令人目眩神迷。又由于她不倦的努力,已是棋琴书画无一不通。陈妙常的琴声,常能吸引很多宿住女贞观的客人。

阳关道 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来泛指通行便利的大路,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对西域的门户,出玉门关者为北道,出阳关者为南道。宋以后因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

扬琴 亦称“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后统一称作扬琴,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种兼具打击乐器及弦乐器特点的乐器,普遍使用于民乐团。扬琴是明代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

[阅读链接]

《双下山》是淮红剧团演出的传统剧目。它根据传统折子戏《思凡》、《下山》等重新创作改编的大型轻喜剧。讲述青年僧人本无,不堪禅门寂苦,背师出逃寺院,路遇女尼色空,不想色空也是因为不愿空守佛门而逃走山下,俩人互相爱悦,各吐真情,约为夫妻,结伴下山而去。

它通过对小僧、小尼心态的细致入微的刻画,表现了他们从邂逅、相识、相知、相慕、直到双双冲破封建樊笼,私奔下山的心理和行动过程。

该剧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妙趣横生,时而令人捧腹,时而又令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