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孔子创立儒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先祖是宋国的贵族。他的父亲叔梁纥即孔纥是陬邑的大夫,母亲颜征在生于贫家。

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都城东南的陬邑。鲁国是西周时期著名政治家周公的封地,从西周到春秋时期,鲁国都是东部地区一个人文荟萃的文化中心,享有“周礼尽在鲁”的美誉。孔子正是在这种周文化风习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传说叔梁纥生孔子时已70岁,颜征在才17岁。不幸的是,孔子出生两三年后,叔梁纥就去世了,家道再次中落。

由于失去了生活的依靠,颜征在带着3岁的孔子离开陬邑,迁居到鲁国都城内的阙里。迁居阙里后,孤儿寡母生计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自幼贫寒,但是鲁国浓郁的礼乐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母亲的教导,使孔子从小就十分好学上进。他很小的时候就热衷于学习礼仪。

稍长之后,在母亲的支持下,孔子还于农闲时节到当地的乡校学习。孔子在乡校中初步学习了六经,获得了初步的文化能力,同时也开始关注社会政治问题。

孔子到15岁时,这种乡校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孔子的学习追求,但是又没有资格进入贵族官学接受系统的教育,所以只能立志自学。自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礼乐、《诗》、《书》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上,这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学问。

当孔子十六七岁时,他的母亲颜征在又不幸去世了。这时的孔子,已经树立了步入上层社会的人生目标。

鲁昭公七年,孔子17岁,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举行招待士的宴会,当时孔子刚刚丧母,就身着孝服贸然赴会,结果被季氏家臣阳虎拦在门口。

这个遭遇对孔子而言是一次不小的刺激,进一步激发了他发愤自学自立的志向。

孔子更加勤奋地学习各种礼乐文化知识。由于条件受限,他无法得到可供学习的典籍,只能以多看多问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他常常到鲁国太庙观看各种庆典和祭祀的礼仪活动,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人请教,即使招来别人的非议他也不顾及。

孔子在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路上勤学好问,不断求索,终于在步入30岁后学有所成。此后,孔子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一切,推动着孔子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那就是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孔子最初设教讲学,学生只有少数几个人。最早拜师投入门下的几个弟子有:颜路、曾点,冉耕,字伯牛、秦商、子路。

由于孔子实行因材施教的办学方针,同时在教学中注中启发诱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过三四年,不仅吸引了民间学生,而且引起了贵族的注意。

公元前535年,鲁国大夫孟僖子陪鲁昭公访问楚国,因不懂礼而大出洋相,他非常惭愧,回国后便到处向人学礼,并且开始注意到办学成名的孔子。

公元前517年孟僖子临终时,召集自己的属下立下遗嘱,以孔子为圣人之后,要求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叔敬在他死后师拜孔子,学好礼,以稳固自己的世袭地位。

这一年,孔子34岁。由于孟僖子的大力推荐,以及孟懿子和南宫叔敬遵命拜孔子为师,孔子立即名声大振,在上层贵族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从而为他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巩固,对以后从政活动开辟了道路。

不久,孔子即获得鲁昭公的支持,由南宫叔敬陪同前往京师问礼。在参观京师期间,孔子着重对这里的礼制、文物、典籍进行了考察。

据说孔子在京期间,还拜见了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聃和周大夫苌弘。这些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孔子的礼乐文化修养。

然而,正当孔子踌躇满志地从雒邑回到鲁国的时候,鲁国却出现了鲁昭公同以季氏为首的当权贵族集团的关系濒临决裂的政治危机,这对于孔子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因为鲁国动乱干扰了孔子的办学,另一方面也出于对当权者非礼的反感,不久,孔子带着弟子离开鲁国去往齐国。

他在齐国投靠到齐君宠臣高昭子门下,通过高氏的介绍和引见,得以结识齐国的一些卿大夫,与他们有所交往,并由此扩大了在齐国的影响,提高了声誉。经高昭子推荐,孔子还见到齐景公,并受到赏识。

在齐国期间,孔子继续抓住机会考察学习礼乐,曾赴杞国考察夏礼,还接触和学习了齐乐,留下了“三月不知肉味”的美谈。

孔子回到鲁国后,继续办学。公元前501年,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上任一年,政绩显著,四方都向他学习。次年被任命为司空,其后又升为鲁国大司寇,成为执掌全国治安和司法的官员。

在任三年,注重思想教化,从根本上使人自觉守法,收到了良好的治安效果,同样政声远播。

公元前500年,鲁齐两国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商定在两国边境的夹谷举行两国国君的盟会。这是一次事关重大的外交活动,两国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由于孔子熟知礼仪,而且可能也因为他与齐国君臣有过交往,所以,被任命以相礼的重要职务,陪同鲁君赴会。

在会盟过程中,齐国执事者组织一批莱人,企图在混乱之中劫持鲁定公。

孔子见状挺身而出,一面保护鲁定公,一面指责齐景公失礼。周礼是诸侯的行为准则,失礼即成为丑闻。景公见势不妙,当即承认错误,挥退众人。

齐人不肯就此罢休,在盟誓的时候又提出,如果齐国有事出兵,鲁国必须派300乘兵车相从,否则就是违背盟誓。

孔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齐国必须归还因阳虎之乱而被齐国占领的汶阳之田,否则也是违背盟誓。就这样,孔子利用周礼和自己的勇敢机智,顶住了强齐的外交攻势,为鲁国争得了荣誉和利益,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政治使命。

夹谷之会后,孔子进一步得到了信用,甚至代理鲁相国之职参与处理国政。孔子由此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其弟子子路也做了季氏宰,成为季桓子的家臣首领。

公元前497年,由于与统治者思想不和,55岁的孔子怀着惆怅的心情,离开故国,开始了长达13年周游列国的人生旅程。

孔子第一站来到卫国国都帝丘。卫灵公表面上对孔丘礼遇有加,给予孔子与在鲁时同样多的俸禄,但内心对这位异国来客并不信任。

公元前493年,在卫国居留4年的孔子因为长期不被重用,终于离开卫国,再次踏上了寻访明君贤主、求仕行道的漫漫求索之路。子路这时已经担任蒲宰,也放弃职位,继续追随孔子,这次的目的地是陈国。

在去陈国的途中,孔子经过祖籍宋国,有过短暂的盘桓,拜见过宋景公,但不仅没有受到重视,还因为讥评宋司马桓睭劳民伤财,几乎招来杀身之祸,只得连夜逃走。然后经郑国,于公元前492年到达陈国。

陈国国君对孔子渊博的学识非常敬佩,待之以上宾之礼。但在陈国,孔子也只能从事一些文化活动,政治抱负还是不得实行。

公元前489年,吴国兴兵伐陈,陈国面临战乱,孔子听说楚昭王有聘请他的意思,而且也很赞赏楚昭王不祭祀河神的行为,于是带领弟子离开陈国,南渡颍水,前往楚国。

然而,由于楚昭王去世,新立楚惠王只是赞许孔子之德行,却无聘任之用意,孔子在楚从政的希望破灭了。

公元前487年,仕途无望的孔子离开楚境,重返卫国,于次年回到卫都帝丘。初返卫国时,面对新君卫出公,孔子仍曾想一展抱负,但终无所成。在此期间,他对礼乐作过很多研究。

公元前485年,孔子的弟子冉求在鲁国和齐国的清之战中立下战功,受到季康子重用。季康子问他是怎么学会打仗的,他归功于老师,并趁机建议季康子召回孔子。

季康子于是遣使带重礼来到卫都帝丘,召请孔子师徒回归鲁国。孔子终于在68岁的垂暮之年回到鲁国。

孔子在各国游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13年的漫游历程,却使孔子广泛地接触到春秋时代的社会现实,深入地了解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实际情况。

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孔子不是一个脱离实际的空谈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实践精神的思想者。游历中所到之地,在文化上都具有不同特性,这些无疑都极大的开阔了孔子的文化和思维视野,令他能够广采博收,集百家之长,以为己用。

可以说,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最终成熟,正是在这13年间完成的。而且,在13年的游历中,孔子所到之处,都广收门徒,积极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极大地提高了他本人和他的思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也是孔子身后之所以能被广为尊崇,他所代表的儒家学派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孔子68岁返回鲁国,到73岁去世,在故乡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5年。这时,由于他已经具有了很高的名望,所以被鲁国君臣礼尊为国老。

这5年间,孔子一方面以国老身份咨政,另一方面,他还进一步发展了的自己的教育事业。这5年也是孔子的生命逐渐走向衰微的5年。

公元前480年,正当孔子在修《春秋》时,一头奇怪的野兽被人猎获,据说是麟。麟是仁兽,在不该出来的时候出来并被猎获,孔子认为这意味着他的理想不能实现,就罢笔不再修《春秋》,世称“获麟绝笔”。

一连串的打击和强烈的暮年之感终于使孔子病倒了,在哀叹中,孔子走完了自己73岁的人生旅程,闭上了双眼。

作为一个思想的探索者,孔子最大的影响是开启和创立了儒家学派的思想学说。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学派的理论学说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我国思想史上绵延最长久,体系最庞大,对社会历史结构的作用力最深广的一大学派。

孔子作为先秦百家争鸣时期最杰出的思想者之一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巨人,留给后世的思想文化财富是极其巨大而丰富的。

孔子的思想体系极其庞杂。它包含哲学、伦理道德、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观点和学说,而彼此之间又融合交织,自成一体,可以说博大精深。

孔子以其儒家的仁学精神来观照政治,就形成了他的仁政德治思想。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从仁的观念出发来对待百姓,关心和爱护百姓,而最重要的原则是应以德政来取代苛政。

孔子从仁学思想出发,也形成了他的伦理思想。孔子以仁来统摄礼,其实质是要以内在的道德自觉来达到外在的伦理和谐。

中庸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仁与礼是孔子的原则,而中庸则是孔子把这些原则用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法论。中庸思想不同于毫无原则的庸俗的折中主义,它是孔子思想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一部分,是孔子智慧的重要体现。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也是博大精深的。孔子把培养理想的君子人格,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十分重视后天环境对人成长所起的作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注重使用诱导和启发的教学方法,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效果。

孔子教育学生,不仅注重言教,而且注重身教。在与弟子患难与共的长期相处中,孔子所掌握的多种多样的实用技能,渊深的学识和文化修养,谦恭和善的处世之道,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都展现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人格力量,带给弟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旁注]

太庙 我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老聃 即老子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即《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大司寇 西周时期设立的官职。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

相国 我国古代官名,春秋时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后来西汉刘邦做皇帝时,因为忌讳“邦”,“相邦”被称为“相国”,后来慢慢地变成只有“丞相”一职。

河神 即常说的河伯。河神常指黄河水神,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河流神,殷王朝建立以后,对河神的祭祀极为重视,建立河神庙,春秋战国时地方性的河流崇拜十分活跃。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即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旁注]

孔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文献整理专家。他曾对三代以来的所流传的文化典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其中主要是对六经的整理。

经过孔子整理的六经,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夏商周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为后世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政治史和思想文化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是孔子为整个中华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作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