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抒情的山东吕剧

山东吕剧是齐鲁大地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琴”、“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或称坐腔扬琴发展演变而来。起源于鲁北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河北等地区。

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00年冬,山东广饶的山东琴书艺人时殿元借鉴京剧艺术形式,第一次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为化装演出,引起轰动,这便是吕剧最初的表演形式。

关于吕剧的剧名,曾有若干说法:

一种说法是,吕剧的开山剧目《王小赶脚》,剧中的主要道具是纸扎的毛驴,所以刚开始吕剧也称“驴剧”。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后来,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另一种说法是,吕剧的“吕”字,原是25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

也有的说,吕剧擅长表现男女爱情、家庭伦理,多与两口子有关,也称“侣戏”。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由于吕剧的题材多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加之唱腔多以下行腔为主,委婉缠绵,长于抒情,特别擅长表现女性的内心世界,所以女性永远是吕剧的忠实观众。因此,在齐鲁农村,吕剧又有一个不雅的绰号:“拴老婆的橛子”。

随着剧情的发展,那熟悉的剧中人物,那亲切的山东方言,那或如泣如诉,或欢快流畅的唱腔,无不令观众时而拍巴掌,时而抹眼泪,真正是如痴如醉。

逢年过节,在齐鲁农村,如果要来个吕剧团,顿时,平原山村都欢腾起来了。邻里之间奔走相告传喜讯,呼儿唤女占座位,那红火热闹的场面令人难忘。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话:“听见坠琴响,饼子烀到门框上。”说的就是那些痴迷吕剧的妇女们为看吕剧而忙中出错的故事。

像其他地方剧种一样,吕剧的对白也很有意思,它是以济南方言为主,尾音多是平声和去声。曾有人提议将有的戏移植为吕剧,结果移得不伦不类。

吕剧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不仅山东省有吕剧团38个,与山东毗邻的江苏省部分地区也有吕剧团,另外,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凡是有山东人的地方,都有吕剧的旋律在飞扬。

在吕剧的辉煌时期,名角荟萃,新戏迭出,与安徽的黄梅戏同台进京演出。随着对新式婚姻的宣传,吕剧《李二嫂改嫁》唱红大江南北。

好戏造就名角,名角为剧种争辉,《天仙配》唱火了严凤英,《李二嫂改嫁》唱红了郎咸芬。一时间,李二嫂成了多少青年人心中的偶像。

那时的山东,几乎县县有专业的吕剧团,村村有业余吕剧团,每到地净场光的农闲时节,就是吕剧戏迷们大过戏瘾的好时光。

县里的专业剧团下乡演出,一个场地不演上个十天半月,休想撤台走人,周围十里八村,全村男女老少,开演前人已坐满,散戏后久久不肯离去,不管是大雪飘飘还是寒风刺骨,都阻挡不住人们看戏的热情。

吕剧的旋律随着雪花飞扬,融落在人心里,尤其是《王汉喜借年》中那让人耳熟能详的优美唱段:“大雪飘飘,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引起多少人的情感共鸣。

就连借着灯光忙针线的村妇口中,也常会吟出那:“借灯光,我赶忙,飞针走线,做一双,新鞋儿,好给他穿……”山东人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吕剧唱段。

[旁注]

吕洞宾 原名吕喦,字洞宾,道号纯阳子,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

山东琴书 我国曲艺曲种,流行于以鲁西南菏泽地区为中心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后逐渐向北、向东延续扩展,约有200年历史。

坠琴 民间拉弦乐器,也称坠子、坠弦,是坠子书的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坠琴的音箱如三弦而稍小,鼓面由蟒皮改为桐木板,琴杆保留了三弦的指板,用马尾竹弓拉奏,因而改成为拉弦乐器。音色浑厚。主要流传于豫北、鲁南、冀南。

除夕 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阅读链接]

关于吕剧,还有一种说法: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继承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吕剧艺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剧名。

20世纪50年代初,在考虑为吕剧定名时,有人提议叫“鲁剧”,有人建议取我国古音乐十二律中“六吕”的“吕”字,同时,又谐“驴”、“侣”、“闾”之音,称吕剧。这个提议得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