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治鲁首创周礼

西周之初,分封天下,姜尚被封齐,而周成王封周公旦的长子伯禽于鲁,并建都于曲阜。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文王在时,旦为子孝,并且富于仁心,和一般兄弟不一样。

武王死后,武王的儿子成王涌,年龄还小,当时国家行政命令,都出自周公。当时周公、召公、太公同心协力辅政,而周公的地位要比召公和太公更高,他作为冢宰,百官都听命于他。

周公摄政7年。成王长大了,他就还政于成王。周公摄政期间,他“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

有一次,姜尚问周公姬旦:“您怎样治理鲁国?”

“尊尊而亲亲。”姬旦回答说。

然后姬旦问姜尚:“您如何来治理齐国?”

姜尚直言相告:“尊贤而尚功。”

这个传说真实地道出了齐鲁两国,在建国方针上走两条不同道路的状况。

鲁国尊尊而亲亲的治国方针,正是礼治。尊尊,就是尊敬应尊敬的人,讲的是尊卑贵贱有序。亲亲,即亲爱应亲爱的人,讲的是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悌之类的伦理道德。

尊尊而亲亲,引申开来即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古时,人统治人的世界被歪曲成神统治人的世界。礼最初的作用,就是敬神祈福。

在周礼中,伦理性被强化。这个划时代的转变主要归功于周公姬旦,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对周礼的修订,这便是为儒家所称道的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对于周王室有很大的功劳,所以鲁在诸侯国家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的儿子伯禽在鲁国,全力推行周礼。后世子孙,也都不遗余力。

在周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各国诸侯了解周礼也往往到鲁国学习,鲁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外地人到鲁国,不去观看礼乐典籍,就不算真正到过鲁国。

如公元前540年春,韩宣子奉晋君之命来访向鲁昭公通报了晋国的情况。然后,慕名去观览鲁国的礼乐典籍,不禁叹为观止:“周礼都在鲁国了!”

鲁国与周礼的这种密切关联,使得鲁国形成了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同时也使鲁国国势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概括讲来,周礼的内容应该包括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可大致分为吉、凶、军、宾、嘉5大方面。细分之,有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大而至于政治、军事,小而至于衣冠、陈设,无不有义。

这些礼仪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推衍而来,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

礼俗即周人的社会风俗与道德习惯,它较礼节更细且繁,只是并无硬性规定。

鲁国初封时不仅受赐丰厚,而且还得到了不少特权。《礼记·明堂位》记载:“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

鲁国建国之地殷商势力极重,伯禽要把鲁国建成宗周模式的东方据点,因此,他们代表周王室担负着镇抚周边部族,传播宗周文化的使命,极力推行周朝礼乐。

另外,鲁国适宜农桑,是一个稳定的定居农业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礼乐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划分成若干等级的人和谐相处。

在鲁国,周礼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上至鲁公,下至卿士,无不循礼而动。不论是“国之大事”,还是往来小节,如君位传承、祭天礼祖、对外战争、朝聘会盟,以及燕享、乡射等无不如此。

周礼由周王室制订,而在具体实施时,各诸侯国一般是各取其需,因地制宜。唯有鲁国始终不忘“法则周公”,祖述先王之训。

鲁国历经鲁公伯禽、考公酋、炀公熙、幽公宰、魏公晞、厉公擢、献公具、真公濞,一直都是周室中很强盛的番国,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此时的鲁国国力之强,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春秋,当时曹、滕、薛、纪、杞、彀、邓、邾、牟、葛诸侯仍旧时常朝觐鲁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鲁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鲁人都知道礼有“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的功能,因而他们认识到“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无礼必亡”,对周礼怀有极大热忱。

鲁文化的礼乐传统也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化成民俗”方面产生了明显效应。鲁人行为中的重义轻利观念,经济上的重农轻商意识,以及日常生活中严格的男、女之别等均是。

礼治成功地塑造了道德型的鲁国人,有许多关于鲁国人的故事,表现了他们对于礼的重视程度。

《庄子》记载:一个叫尾生的人,一天与某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大雨瓢泼,桥下涨水,却不见那女子来。尾生坚守信约,在桥下苦等。水越来越大了,尾生抱着桥柱,不忍离去,直至淹死。

这个尾生,据汉人高诱考证就是鲁国人。尾生成了忠信的楷模。类似尾生这样的人,在鲁国还有很多,如柳下惠、曾参等,都是人所熟知的。

在鲁国,不仅男子崇尚忠孝仁义,女子也不逊须眉。

一次,齐国大军杀入鲁地。一群士兵远远望见前面有个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手里还领着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仓皇逃跑。

齐军快速跟进,那女子回头一看,荷枪仗剑的士兵已到身后,忙放下那个小些的孩子,把大的紧紧抱在怀里。

士兵不解,上前询问,她说:“大孩子,是我的侄儿,小孩子,是我亲生的。保护侄儿是义,爱护儿子是私心。危急关头,宁为义而废私!”

[旁注]

周公旦 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因封地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为我国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周公之说。比较出名的是易经中提到的周公解梦。

《礼记》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72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书分内、外、杂篇,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掺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阅读链接]

鲁国在春秋后期也推选了“初税亩”、“用田赋”等一系列社会改革,改变了周的政治、经济制度。

春秋末年,孔子看不惯层出不穷的违背礼乐制度的现象,他希望恢复周礼,推行“王道”于天下,并以礼乐之学教授生徒,儒学于是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