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伊始——崇礼爱国

齐鲁文化形成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我国文化的形成期。其中,由齐鲁文化所孕育的儒家思想,始终占据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起着居中制衡作用。

另外,齐鲁文化还孕育了有仁侠爱国的救国尚武精神,涌现出了孙武、孙膑、曹刿等众多著名的爱国军事家,以及为我国的建筑和医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工匠的祖师鲁班、医圣扁鹊、农学大家王祯等人。

齐鲁名家贤哲辈出,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姜子牙成为齐国始祖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6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

姜子牙出生于山东东部黄海之滨的日照、莒县一带。据说,姜子牙的祖先在舜时为“四岳”之一,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被封在吕,姜为其族姓。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然败落,所以姜子牙为维持生计,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又到孟津做过卖酒生意。

传说姜子牙曾去昆仑山求仙,拜元始天尊为师,后修仙不成,被天尊派下山,在俗世中算卦为日。但姜子牙资质不好志不短,无论修仙不成也好,还是算卦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的机会。

当时,正是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

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

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

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

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盼望先生久矣!”

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不久,商纣王怀疑姬昌欲图谋商之天下。遂将姬昌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于是姜尚、散宜生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纣王,赎出了姬昌。

姬昌归国,便与姜尚暗地里谋划如何倾覆商朝政权。为此,姜尚策划出许多兵家谋略,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姜尚,他也成了兵家的始祖,或称鼻祖。

姜尚在辅佐姬昌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对内,实行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私田百亩,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孙承袭,作为俸禄等经济政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打下了灭商的经济基础。

对外,表面上坚持恭顺事殷,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的策略。

在姜尚的积极谋划下,归附姬昌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逐步占领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取代殷商,创造了条件。

姬昌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一次,周武王问道:“我欲轻罚而重威,少行赏而劝善多,简其令而能教化民众,何道可行?”

姜尚答曰:

杀一人而千人惧,杀二人而万人惧,杀三人而三军振者,杀之。赏一人而千人喜,赏二人而万人喜,赏三人而三军喜者,赏之。令一人而千人行者,令之;禁二人而万人止者,禁之;教三人而三军正者,教之。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

武王言听计从,时时慎于行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政治愈益清明。周朝逐渐羽翼丰满,国势日隆。

武王十一年,殷商王朝良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为奴,微子启惧祸出逃,太师疵、少师强投降周武王。

武王问姜尚:“殷大臣或死或逃,纣王是否可伐?”

姜尚答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宾殃。”

武王闻言,决意举兵伐纣,遍告诸侯说:“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遂以姜尚为主帅,统领兵车300乘,虎贲3000名,甲士4.5万人,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进取商都。

周武王率领大军会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部队战车四千乘陈师牧野,与纣王的17万大军展开决战,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即山东昌乐县营邱镇驻地。

姜尚在齐国政局稳定后,又开始改革政治制度。他顺应当地的习俗,简便周朝的繁文缛节。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鱼盐之利。于是天下人来齐国的很多,齐国成为当时的富国之一。

[旁注]

殷商 即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我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姬昌 即周文王,殷商西伯,又称周侯,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文王为姬昌。传在羑里根据伏羲氏的研究成果继续演绎易经八卦。

鼻祖 据说,唐明皇李隆基很喜欢看戏,也愿意和唱戏的人在一起。一次他与大家共同宴饮,尽情地歌舞。唐明皇发现别人不是戴着面具,就是化了妆,只有他与众不同,于是他叫人找来一些白灰抹在自己的鼻子上。从那以后人们都尊称唐明皇为戏剧的始祖。在演戏化妆时往往从鼻子开始画起,所以人们又把始祖称为“鼻祖”。

太师 我国古代官名。太,亦作大。商周时开始设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

[阅读链接]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