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磅礴的泰山石刻

泰山位于我国东部,山体雄伟壮观,景色秀丽。自春秋战国时,封禅泰山已是齐鲁士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所行的国家大典。也就是说代周而帝的统治者必须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方可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

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后,从公元前219年开始千里东巡,第一件事就是率文武大臣封禅泰山。

秦始皇的封禅大典分两步进行,首先劈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封禅泰山后,秦始皇即命丞相李斯在泰山摩崖处刻下功德铭石。“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是为封礼。向天下表明秦王朝具有封禅资格并实现了这一旷世大典。

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即公元前209年,也来到泰山封禅,并在秦始皇功德铭石处留下了石刻诏书。

秦始皇和二世的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经多次迁移,安置在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刻石四面宽窄不等,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

两世的刻辞均为李斯所书,而将刻石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功德碑,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刻制,共78字。

秦始皇及秦二世《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东汉光武帝刘秀,史称“高祖九世之孙”,公元54年,富平侯张纯联系了一些官员,上书建议光武帝封禅山。

公元57年,刘秀登泰山设坛祭天,举行封禅大典,刘秀上泰山之前,先派石工在泰山刻石。刘秀在泰山下东南方举火焚柴,中午以后,刘秀到达山顶。开始举行祭天仪式。

仪式结束之后,天色将晚。刘秀命令随从百官依次下山。刘秀自己则由数百人簇拥率先乘车而返。在山下稍事休息之后到梁父山举行祭地仪式,完成了全部封禅活动。

光武帝在泰山所立之石为已经定型的刻辞碑,高约2.08米,宽约80.9厘米,厚约27.7厘米。其碑有序无铭,一共刻有687字,其字数明显多于前代任何一处石刻。其立碑地点记载得也很明确,是立于光武帝封禅坛以南约7米处。

泰山的《衡方碑》、《张迁碑》分别刻于东汉灵帝时的168年和186年,保存下来的东汉后期画像石60多件。

《张迁碑》高2.92米,宽1.07米。阴刻立碑官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共3列41行323字,隶书,字径3.5厘米。此碑通篇为方笔,方整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

唐玄宗李隆基即帝位之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至形成了唐朝以来国家兴盛的又一个高潮,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朝中大臣多次上书,力请玄宗东封泰山。

于是,725年,唐玄宗带领群臣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仪仗队伍前的马队以每种颜色的马1000匹作为一个方队,交错排列,远远望去就像彩云绣锦,可见规模之大,盛况空前。

玄宗登上泰山,来到南天门,只见山上云缭雾绕,缥缥缈缈,远处尚有金石丝竹之声传来,玄宗顺利地在山顶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的封禅,玄宗还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一文,刻在山顶大观峰,于是就有了洋洋千言的唐摩崖碑。

《纪泰山铭》刻石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25厘米。除了“御制御书”4个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

《纪泰山铭》的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因后人题“天下大观”4字于唐摩崖石刻上部,所以此峰又称大观峰。

北宋真宗年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议和后,宋、辽双方信使往还,相安无事。于是,1008年,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另外,宋真宗下诏,令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

宋真宗还亲自篆额并撰书,御制《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碑。碑原刻两处,文字与书体相同,一在岱顶德星岩,俗称《宋摩崖碑》,共计1143字。另一处在泰安城南门外,由五石合成,碑文北向朝岱宗,俗称《阴字碑》。

真宗封禅以后,下诏修建天贶殿。建好以后,画家仿照真宗封禅泰山的情景创作了一幅壁画,于是,天贶殿内就有了《启跸回辇图》。

该图绘在大殿东、西、北三面墙壁上,自殿后门为界,东为“启跸”,西为“回辇”,画高3.30米,长62米,气势恢弘,为古代壁画之精品。

在天贶殿西南,有一通《大宋天贶殿碑铭》,立于1009年,碑高3.86米,宽1.50米。该碑是天贶殿建成以后所立,记载了真宗夜梦神人、天书降临、封禅泰山、诏建天贶殿的经过。

此外,岱庙配天门西南还有一通《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碑高8.20米,宽2.15米,龟趺螭首,又名《祥符碑》,碑阳刻文34行,满行80字,共2319字。翰林学士晁迥撰文,尹熙古行书并篆额。

明清时期,石刻得以大量使用,涉及的内容广泛。

明《去东岳封号碑》立于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制。碑载:“自唐始加神之封号,历代相因至今。”该碑立于岱庙天贶殿院西碑台上,碑文保存尚好。

明《洪武祭祀碑》立于1377年。碑阳刻文9行,满行37字,凡169字,正书。该碑为明太祖朱元璋亲撰碑文,遣臣李文忠、吴承舆、邓子方为代表祭祀泰山神而立的碑。碑文通俗无华,概括凝练,是明太祖朱元璋祭祀泰山神的历史见证。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东巡曾三次到泰山,两次登临岱顶。

第一次来泰山是在1684年,康熙在御帐崖观飞瀑直泻,在岱顶抚摸无字碑挥毫赋诗一首,并乘兴御题“普照乾坤”4字,并谕旨在“孔子小天下处”建亭悬额;复书“云峰”两字,令于大观峰极顶处勒崖。

康熙还下令刻有《重修岱庙碑》,碑高5.93米,宽1.53米,螭首龟趺。碑阳刻文13行,满行64字,凡479字。此碑是岱庙最详细的记事碑,碑中记载了在“康乾盛世”中大规模的修建活动。

乾隆皇帝到泰安的次数,在帝王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从1748年陪母亲第一次登泰山,至1790年最后一次巡幸山东并登泰山为止,前后共11次,其中6次登上山顶,共留下颂岱诗84题,132首。摩崖与碑刻就有80余处。

在康熙帝题“云峰”刻石下面,是乾隆皇帝的“夜宿岱顶作”摩崖石刻。其《咏朝阳洞》摩勒在朝阳洞东北高耸的绝壁上,高20米,宽约9米,共60字,字大近一米见方。

另外《曷岱庙诗碑》立于1757年,乾隆作诗并书。碑阴刻《谒岱庙六韵》,行书;碑阳刻《谒岱庙作》;碑侧刻《谒岱庙瞻礼作》。

碑文内容主要是谒岱庙、拜泰山神,表明乾隆皇帝并不举封禅,而是虔诚地为民祈福。

泰山石刻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寺庙创建重修记,石经墓铭,颂岱诗文,题景及楹联等5类,大部是自然石刻。

其书法艺术,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者,也有龙飞凤舞者,既有大家之手,也有石匠之书。

泰山及其周围,历代皇帝和文人名士如苏轼、蔡京、等留下的题字题诗数量众多。这类题刻,以诗为最多,其次是颂文题句。

著名的诗刻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黄茅岗》,其弟苏辙的《题灵岩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的《登岱六首》,诗人崔应麒的《题晒经石水帘》。

颂文有泰安知府朱孝纯撰书的《泰山赞碑》,陈昌言《汉柏图赞碑》,袁家普题《高瞻远瞩》等。这些名人佳作,与山川竞美争辉。

遍布泰山上下的各种石刻,一处接一处,一联接一联,引导着人们渐入佳境,使人仰观俯察,进一步认识泰山的真面目。

[旁注]

封禅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我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张纯 字伯仁,高祖父安世,宣帝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父亲为成帝侍中。张纯少年袭爵,哀、平年间为侍中,王莽时至列卿。东汉建立,张纯以敦谨守约,保全前封。张纯在朝历世,明习故事。建武初,旧章多氙,每有异议,就请教张纯,汉武帝非常器重,以张纯兼虎贲中郎将,数被引见,一日或至数次。

汴京 即开封,位于河南省东部,古称大梁、汴梁、东京、汴京,是我国八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魏、梁、晋、汉、周、宋、金等7个王朝建都于此,史称七朝古都。再加上西汉时的梁国、后宋和明朝,又称十朝古都。

李文忠 明代著名将领。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12岁时便死去母亲,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两年之后才在滁阳谒见太祖。太祖见到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己姓。李文忠读书聪颖、敏悟。19岁时,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

康乾盛世 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阴刻 我国雕刻中一种独特的方式。阴刻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下的立体线条。阴刻为凹形状,凹陷下去的字是阴字,凸出来的字是阳字。刻图章是一般都刻凸出来的字,这就是阳刻;如果刻凹陷下去的字,这就是阴刻。

于慎行 字可远,又字无垢。山东东阿人人。明代政治家,学者、诗人、文学家。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熟悉历代典章,对明朝礼制建设有较大贡献。其文学造诣亦极高,与冯琦并称于世。

[阅读链接]

泰山石刻是齐鲁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是我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

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释道传教授经,文化名士登攀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