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中外的周村丝绸

西方人对我国的最初认识是从丝绸开始的。他们把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称为“赛里丝”,意即“丝绸之国”。

丝绸是中国的象征,也是山东淄博周村的象征。很久以前,丝绸就成为周村的主要产业。周村因丝绸而闻名,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与苏杭丝绸并美神州,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传说在远古时候,周村上空飞来一只凤凰,嘴里衔着一个茧子,引导人类学会了用丝绸遮体。凤凰为了看到丝绸技术在当地普及,不惜让自己化为了一座山峰,就是周村的凤凰山,在周村的南郊镇还有一个村子叫凤凰村。

传说固然美丽,但似乎有点不可信的意味,当地发现的古代遗物无疑实实在在弥补了这一遗憾而成为最有力的说明:在古老的周村大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龙山文化遗址,特别是在於陵故城周围,有许多各式纺轮等远古丝绸工艺遗物,而周村的前身便是商朝的於陵侯国,於陵侯是远古炎帝时候爽鸠氏之后,也是战国时期齐文化的发源地。从此,丝绸如一颗上好的良种在齐鲁落地生根,发芽,生长,成熟,从此,丝绸成为文化使者,周游列国,远走他乡。

西周时期,武王伐纣与周公东征后,从镐京经洛邑、鲁都曲阜直达齐都淄博建立了东西大道,即周道。

司马迁讲,邹鲁“颇有桑麻之业”、“齐鲁千亩桑麻”,“与千户侯等”。桑麻滋养出无与伦比的齐鲁“女工”。姜太公到齐,即“劝其女工之业”。

到春秋时,齐地女工率先使用铁制的刀针。《管子·海王》载:“一女必有一刀一针”。《论衡·程材》讲:“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

当时,齐地制作的精美丝织品有“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冠带衣履天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带领浩浩荡荡的随从视察各地。他听从了道士徐福的建议,组成庞大的船队,出海寻仙求药。船上除了3000童男童女,还满载齐地出产的瓷器和丝绸。

经历了楚汉之战之后,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这位最喜欢穿齐国丝绸的农民皇帝,下令在齐国设立三服官,全国共有管理从事丝织品加工的三服官两处,专门织造供应皇室和对外礼品的丝绸产品。

於陵和临淄为代表的齐国乃其一,占到了当时国内丝绸产量的绝大多数。临淄、定陶、济宁成为丝织业的三大中心。

《汉书》中这样描述当时周村所属的长山县“俗弥多织”。

张骞的出使、班超的远征,第一次把华夏与神秘的西方联系起来。随着汉帝国的开疆拓土,东西方的贸易开始繁盛起来。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史记》与《汉书》在谈到蚕桑丝纺业时,都是只言齐鲁而不及其他。

於陵城门一开,一车车丝绸东运海港,那里有朝鲜等国的商人在翘首以待;一支支驼队整装待发,是将要横跨亚洲腹地,在大漠孤烟的辽阔天幕下远征西域的商旅。

周村,此时已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之一。

“齐郡风俗,男子多务农桑”,这是隋人的评价。

唐时山东的丝绸,多半经过山东各州间的道路,经过山东东西大道,运往中原各地,直至丝绸之路。

杜甫《忆昔》诗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更女桑不相失。

足以反映齐鲁家庭纺织业的领先地位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古老的中华文明,孕育出流传千古的我国三大民间传说故事。其中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表达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最集中地代表了我国的农耕文化和丝绸文化。

据历史记载,董永是山东高青县高城镇人,因为父亲去世无钱下葬,卖身到於陵为奴。他的事迹被作为家庭伦理道德的典范推广后广为流传。

民间把牛郎织女故事中追求爱情自由的思想嫁接到他的身上,演绎出《天仙配》美丽动人的神话。董永是农民的形象,织女是丝绸女工的形象,正因为如此,故事在我国流传几千年不衰。

在周村东郊,修建有规模宏大的董永祠和董永墓葬,存留有槐荫、金盆底、变衣铺、辛韩、萌山、董永山等与董永故事有关的地名,成为源远流长的丝绸文化的写照。

周村的丝市街、绸市街是唐宋以来不断发展起来的古街。丝市街长长的石板路,鳞次林比的丝店,空气中弥漫着新鲜蚕茧特有的气息,栈房中遗留着缕缕的生丝。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天上取样人间织”来形容丝绸的精美,周村的丝绸,足以当得起这样的赞誉。

伴随着丝绸之路中外商贸的交往,中西方的文明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到了宋代,由密州、淄州、兖州、曹州到汴州的道路,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道路。周邦彦的《汴都赋》提到,当时齐鲁之地的丝麻织品、渔盐制品以及域外来的珍奇异物经过山东道路运到汴州的,无所不有。

明朝以前主要交通要道从古城村往南,经演礼、道开,一条往南去博山,一条往西经彭阳经王村至济南。

明末清初时期,周村丝织业大多为手工,清朝中叶,丝绸作坊不断涌现,至清末,各地丝商纷纷到周村投资办厂,周村已发展成为山东丝织业的中心。

清代道路主要为官马大道。清初,山东东西大道通过王村道路的开辟和周村商业的兴起,其路线走向改由王村经周村到张店。由于这条交通大道走向的改变,周村的商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商贾荟萃的“旱码头”和“丝绸之乡”。

清乾隆年间,置桑养蚕已成为周村人民的主要行业。“每于夏季,丝市极盛”。附近地区所产蚕茧大都运往周村市场出售。

“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这首民谣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周村丝织业的繁荣景象。

早在唐宋时期,古商城初具雏形。明清时期达到繁荣鼎盛,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商业重镇。当时既有“金周村、银潍县,济南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的说法。闻名全国的“八大祥字号”中的“七大祥”都是在周村完成的原始资本积累,然后走向全国各地。

随之而来的,是湖广、吴越及东北、蒙古族商人,而影响最大的,是东方商人、从章丘县旧军经由周村发展到全国的瑞蚨祥孟氏家族。

1821年,瑞蚨祥在周村大街挂牌,1835年它的第一家分号瑞蚨祥绸布店在济南开张。1876年当时年仅25岁的瑞蚨祥掌门人、有着“东方第一商人”之称的孟雒川把目光投向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大栅栏,成立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并征服了京城的达官显贵。

孟雒川经常到周村老柜来视察或主持业务,并且有专门的公馆,瑞蚨祥后来发展成我国规模最大的民族商业老字号。

清代中叶,丝绸印染兴起,周村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丝绸加工基地。银子市街37号有一处大染坊,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至清光绪年间周村开埠前夕,周村已有浆坊40余家、染坊70余家。

清光绪年间,东来生绸布庄资本达30000两白银,客商络绎不绝。

老街上的永和丝店、同和丝店、复源丝店、恒和丝店、同泰丝店、同升丝店、泰来丝店、人和丝店、瑞蚨祥绸布店、裕茂公绸布店、庆和永绸布店,每天门前都是车水马龙,来自东北、西北、南方以及国外的客商络绎不绝。就是它们,组成了我国名副其实的丝绸博物馆。

[旁注]

丝绸之路 起始于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徐福 即徐巿,字君房,秦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张骞 字子文,我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并与李白合称“李杜”。

周邦彦(1056年-1121年),我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阅读链接]

战国以来,齐地的丝绸业以於陵为冠,周村东临渤海,西近运河,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