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祖国 拯救国群

孙中山(1866~1925),幼名帝象,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因粤语谐音,改号逸仙,1866 年 11 月 12 日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

家庭。1897 年,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的时候,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以后, 人们便称他孙中山。他的父亲孙达成年轻时曾去澳门当鞋匠,后来回家务农, 租种了几亩薄田,兼当本村更夫,以维持家计。他的哥哥孙眉在 1871 年去檀香山做工,后来经营畜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华桥资本家。

孙中山的幼年时代,家境贫困,蕃薯是全家的主要食粮。他 6 岁便开始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跟姐姐上山打柴,下田除草,有时还伴随外祖父出海捕捞海霨。孙中山国家庭经济窘困,10 岁才得以进私塾念书。贫苦的农家生活使他在少年时代就憎恶清王朝的黑暗统治,他亲眼看到清王朝差吏催粮逼税,贪官污吏公开劫掠邻居园宅,地主富豪虐待奴婢⋯⋯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习俗使他幼小的心灵萌发出了愤慨和不平,产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国群之愿。”

翠亨村有位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的老战士冯爽观,经常给孩子们讲述洪秀全等人的革命故事。太平天国运动一系列惊心动魄、引人深思的英雄史迹更使孙中山感到极大的兴趣。17 岁那年,他勇敢地向神权挑战,捣毁了村庙北极殿的“北极帝君”、“金花夫人”泥像,劝告人们不靠神仙靠自己,结果为封建豪绅所不容,被迫离乡背井。

1878 年,12 岁的孙中山随母亲杨氏去檀香山,投靠哥哥孙眉。苍茫浩瀚的大海和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一些成果使他眼界大开。后来他曾回忆说:“始见轮舟之奇,苍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此后, 孙中山相继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的西式学校中念书,接受了 14 年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1885 年,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更加暴露出丧权辱国、腐败无能的反动本质。孙中山从此决心学医,立下了“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人世之媒”、“倾覆清廷,创造民国”的大志。1892 年,孙中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烷。

在学医期间,孙中山十分勤奋。他不知疲倦地博览群书。除了学好医学理论外,他还研究了政治学、军事学、历史学、物理学、农学等,他尤其爱读《法国革命史》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还常和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一起畅谈国事,抨击时政,称颂太平天国革命,抒发爱国情怀。孙中山和陈、尤、杨被称为“四大寇”。他们互倾救国抱负,发表反清言论,提出“勿敬朝廷”的口号。那时孙中山自命“洪秀全第二”,曾发起组织了“辅仁文社”,提出以“尽心爱国”作为座右铭,并用“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而自救”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爱国斗争中去。

毕业后,孙中山曾先后在澳门、广州开业行医。由于他医术精湛,不久, 便誉满澳门、广州一带。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不但常为穷人免费治病、赠药、送钱,而且借行医为掩护,结识了一批爱国青年和会党分子。1893 年春,广州《中西日报》刊登的一则奇特的行医广告,足以看出孙中山救世济贫的崇高精神,现将这则行医广告摘抄如下:

“本局敦请大医生孙君逸仙来省济世,⋯⋯每日十点钟至十二点钟在局赠诊,不受分文,以惠贫乏。⋯⋯先生素以济人利物为心,若有意外与夫难产、服毒等证,报明危急,无论贫富,俱可立时邀致,设法施救,幸毋观望, 以免贻误,此布。”

孙中山常与病人一起慷慨评论天下大事,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开展了挽救危亡的革命活动。

1894 年,孙中山受到当时国内盛行的改良思潮的影响,对统治阶级的上

层人物抱有幻想,认为通过“求知当道,游说公卿”,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是年夏天,他从广州,经上海,去天津,希望会见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并且写了长达 8000 多字的《上李鸿章书》,要求改革弊政,“仿行西法,以筹自强”,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是“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建议李鸿章采纳和支持他当时的这一主张。却没想到李鸿章竟根本置之不理。孙中山遭此冷遇,情绪低沉地来到北京。他所看到的是甲午战争接连惨败的凄景和为庆祝慈禧太后 60 大寿从皇宫到颐和园沿途遍设的彩棚、戏台。山河破碎,国破民穷,亡国亡种的阴云笼罩在中国大地之上,而封建统治者还在寻欢作乐,粉饰太平。孙中山悲愤交织,感慨万端!他认识到“从此和平之法无可复施”,毅然摒弃改良幻想,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艰险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