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使日本

1877 年 1 月,黄遵宪的同乡、翰林院侍讲何如璋,被任命为首任出使日本公使。何如璋熟悉黄遵宪对时务的见解,邀他同行。黄遵宪不顾亲友们的劝阻和惋惜,毅然抛弃科举仕途,选择了到海外从事外交工作的职业。经过何如璋的举荐,黄遵宪被任命为驻日参赞官,随行出使日本。

1877 年 11 月 26 日傍晚,黄遵宪随何如璋等由上海启程赴日本。12 月

28 日,向日本明治天皇递交国书,开始了使团的各项工作。

这是中日两国自隋唐时代通好以来的中国第一个正式使团,受到日本官民以及华侨的隆重欢迎。黄遵宪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他在出使前夕,曾挥笔在自己一张半身照片上题诗,寄给友人,写道:

如此头颅如此腹,此行万里亦奇哉; 诸公未见靴尖趯,待我扶桑濯足来。

中国古籍里称日本为扶桑,黄遵宪风趣地表示要去扶桑洗脚,正表达了他希望在对日外交工作中施展才能,实现抱负。

日本自 1868 年通过明治维新,实行一系列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不到 10 年,便逐渐强大起来。1874 年,发生了日本武装侵略中国台湾的事件,中国人在感到震惊的同时,都迫切要求了解日本,想知道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究竟它是怎样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黄遵宪的心情也正是这样。

黄遵宪作为一个友好的使者,到日本后,漫游各地,参加各种集会,结交各方面人士,通过口讲、笔谈,进行文化交流,与许多日本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笔谈中,黄遵宪向日本友人细致地了解日本当代文学和历史著作情况,同时,也向日本友人介绍中国文化。黄遵宪曾将一部《红楼梦》送给源辉声,并对石川英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 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又说:“论其文章,宜于‘左’、‘国’、‘史’、‘汉’并妙。”当源辉声谈到日本小说《源氏物语》“作意”与《红楼梦》相似时,黄遵宪遗憾地说:“恨不通日本语,未能读之!

在此之外,黄遵宪又网罗旧闻,参考新政,向日本友人访问、了解,取其杂事,分国势、天文、地理、政治等门,衍为小注,串之以诗,成为《日本杂事诗》。夏历 7 月,由清朝政府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同文馆聚珍版印行。“新诗脱口每争传”,1880 年,日本友人源辉声商得黄遵宪的同意,曾将《日本杂事诗》的原稿埋藏于东京墨江畔的家园中,由黄遵宪亲题“日本杂事诗最初稿冢”9 字,刻石树碑,作为中日两国人民永久友谊的象征。一个梅花盛开的日子,源辉声设宴邀请黄遵宪等赴饮。酒酣,黄遵宪浇酒祝诗:

一卷诗兮一杯土,诗与土兮共千古。乞神佛兮护持之,葬诗魂兮墨江浒。

源辉声和诗道:

咏琐事兮着意新,记旧闻兮事事真。

诗有灵兮土亦香,我愿与丽句兮永为邻。

源辉声逝世后,安葬于东京都北部的平林寺。为了实践他“与丽句兮永为邻”的遗愿,其子大河内辉耕也将诗冢迁到了该处。

由于在日本的这些诗篇,开拓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所不曾描写过的题材和境界,所以黄遵宪自负地称之为“吟到中华以外天”。

在日本任职期间,黄遵宪非常关心西学,广泛地研究国际形势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他阅读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著作,深受启迪和震动,认为要建“太平世”,必有民主。有一次,他对何如璋说:“中国必变从西法”,如果不像日本那样维新自强,必遭奴役、瓜分之祸。他孜孜不倦地学习西学,积极主张仿效西方“船坚炮利”,向西方探索救国真理。黄遵宪的外交生涯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对于自己民族落后挨打的局面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也更激起他献身国家的热情。他对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而实现民族强盛的办法非常兴趣,注重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自 1879 年

始,着手酝酿写作一部以介绍日本典章制度为主的著作《日本国志》。日本古代志书不多,汉文资料也大都残缺不全,明治维新以后的典章、礼仪又条目繁多,黄遵宪以一个中国人而从事日本史的研究.语言不达,协助乏人,困难是很多的。黄遵宪不免有时搁笔仰屋,感到难以为继。但是,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精心采集、编篡、校勘,收集了 200 多种参考文献。

1882 年刚写出草稿,因奉命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而中断。1885 年,他从

美国请假回乡,自此以后,黄遵宪便专门致力于《日本国志》的修改,至 1887

年夏历 5 月完成,前后共费时八、九年。

《日本国志》计 40 卷,50 余万言,内容为国统、邻交、天文、地理、职官、食货、兵、刑法、学术、礼俗、物产、工艺等 12 类,详细具体地介绍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改革措施及其成效。书成之日,黄遵宪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他有《〈日本国志〉书成志感》一诗, 中云:

湖海归来气未除,忧天热血几时摅。千秋鉴借吾妻镜,四壁图人县境庐。改制四方尊白统,罪言我窃比黄书。频年风雨鸡鸣夕,洒泪挑镫自卷舒。

《吾妻镜》是日本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千秋金鉴录》则是唐朝张九龄的著作。史载:8 月 5 日为唐玄宗生日,百官纷纷上表请订该日为千秋节。至期,王公们争着献上各色各样的宝鉴,唯独张九龄却献的是历史故事 10 章,称为《千秋金鉴录》。“千秋鉴借吾妻镜”,黄遵宪写作《日本国志》的目的很明确,他是要借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来给清朝统治者作镜子,热切期望祖国能立刻繁荣富强起来啊!

1889 年夏,清朝政府任命薛福成为出使英、法、意、比 4 国大臣。冬, 任命袁昶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章京。袁昶对黄遵宪很熟悉,对《日本国志》也很肯定,认为“翔实有体”,便向薛福成推荐黄遵宪。薛福成游览了全书, 不禁拍案叫绝,连声赞叹道:“奇作,奇作,真是几百年罕见的好书啊!” 黄遵宪因而被任命为驻英二等参赞,再度开始了出使生活。

《日本国志》的问世,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推动了中国人对日本的研究,成为中国人了解和研究日本的必读参考书。它也是戊戌变法的启蒙读物,不但维新派受到很大的启发,连光绪皇帝也曾先后两次向大臣索取这本书,从中吸取日本变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