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晋书》唐以前人所撰纪传体和编年体的晋史很多,一般称有十八家, 实际二十几家,俱已亡佚。今天的《晋书》是唐贞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640
—642)间①,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主编,连同李淳风、令狐德棻等共二十一人参加,以齐臧荣绪所撰《晋书》(包括东西晋,纪录志传共百一十卷) 为依据撰成的。唐太宗撰写了宣帝、武帝、陆机、王羲之四篇纪传的论,所以又称此书为太宗御撰。
《晋书》包括本纪十卷,志二十卷(天文、地理、历律、礼、乐、职官、舆服、食货、五行、刑法),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正史。由于书成众手,所以纪传、纪志、纪与载记、志传以及传与传之间时有牴牾矛盾之处,有时一事两传重出。《李重传》称见《百官志》,
《司马彪传》称见《郊祀志》,这些志实皆《晋书》所无,盖沿各家旧晋书之文未改。在典章制度方面,当时颇为重要的九品中正制不见于职官志中。太常等九卿自汉至宋齐皆无卿名,梁以后始在太常等官名下缀以卿号,而书中皆称某卿;江左侨置州郡宋以后始冠以南字,而书中一律称南某州,皆不确切。《晋书》撰成晚于《宋书》一百余年,诸志中记事多沿自《宋书》, 往往可用后者纠正前者失误。又如徐广在《晋书》、《宋书》中皆有传,《晋书》本传称义熙初封乐成侯,而《宋书》本传作乐成县五等侯。五等侯无实封,与一般封侯不同,五等两字不应省,这也说明《晋书》疏略。但《晋书》包含史料比较丰富,刘知几批评它多采杂史小说。今天看来,此点恰恰可贵。列传中收录不少有关重要史事的文章。《晋书》采用班固所创名称和体例, 根据崔鸿《十六国春秋》,把十六国(除去张氏前凉、李氏西凉)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历史编为载记,填补了东晋南渡以后北魏统一北方之前中国北部一百二十年历史的空白。五行志三卷虽多记灾异迷信,但如“涛水入石头, 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羌煮貊炙”等记载,以及百姓歌谣等,作为史料都很有用。
有关《晋书》的补表补志很多,胪列如下: 万斯同:《两晋诸帝系统图》。
万斯同:《晋诸王世表》。
秦锡田:《补晋宗室王侯表》。收录有爵可考之宗室,以封国为纲,凡徒封本国者皆列入,较万表详细周密。
万斯同:《晋功臣世表》。
万斯同:《晋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东晋将相大臣年表》。秦锡田:《补晋异姓封爵表》。
秦锡圭:《补晋执政表》。补订周济《晋略》之执政表,较万氏将相大
① 李培栋:《晋书研究》,景蜀慧、郑小容:《晋书的修撰及成书时间》(《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 20 辑) 及赵俊:《唐修晋书时间考》(《史学史研究》1984 年第 3 期)三文不约而同地考定为贞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
臣年表为周密。
万斯同:《晋方镇年表》。 万斯同:《东晋方镇年表》。秦锡圭:《补晋方镇年表》。吴廷燮:《晋方镇年表》。
吴廷燮,《东晋万镇年表》。吴氏两表皆远较万表秦表为详细周密。万斯同:《晋僭伪诸国世表》。
万斯同:《晋僭伪诸国年表》。秦锡田:《补晋僭国年表》。 张愉曾:《十六国年表》。
万、秦、张三表皆按年以各国政权为纲。沈维贤:《晋五胡表》,以民族为纲。 万斯同:《伪汉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成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赵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燕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秦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伪后秦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伪后燕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伪南燕将相大臣年表》。练恕:《西秦百官表》。
缪荃孙(1844—1919):《后凉百官表》。缪荃孙:《南凉百官表》。
缪荃孙:《西凉百官表》。缪荃孙:《北凉西官表》。缪荃孙:《夏百官表》。 缪荃孙:《北燕百官表》。
卢文弨(1717—1796):《晋书天文志校正》。卢文弨:《晋书礼志校正》。
毕沅(1730—1797):《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晋书·地理志》详于西晋之初,而又不以武帝时郡县为断限。惠帝时记述己略,东晋尤为疏漏。毕氏补漏订讹凡数百条。
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
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分别叙述实州郡县、实州侨郡中侨州郡县, 清晰有用。
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
钱仪吉(1783—1850):《补普兵志》。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
文廷式(1856—1904):《补晋书艺文志》。
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收录石刻一百三种,为其他补志所无。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
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以上补志五家,互有详略异同,大致以文氏吴氏书为较详备。
补表补志之外,清代周家禄、劳格皆有《晋书校勘记》,丁国钧有《晋
书校文》。吴士鉴(?—1933)字絅斋,浙江钱塘人,汇集各家旧晋书佚文, 和清代学者卢文弨、钱大昕、王鸣盛、赵翼、洪颐煊、张熷等诸家校勘及考订成果,编成《晋书斠注》。1928 年由刘承干出资刊刻,所以他也列名为作者之一。清代学者对《晋书》注释用力不如《三国志》之勤,吴士鉴钻研此书功力也不深,虽汇总不少史料,而时有疏忽。如《资治通鉴》胡注有助于理解《晋书》处,《斠注》未收。虽用《文选》中干宝《晋纪总论》核对《晋书》卷五所收,只注意了次要文字,《晋书》省略的几句,《斠注》反未著出,李善注也未利用。黟县姚铭恭著有《晋书纂注》,只存本纪十卷。搜集不如吴氏书之广,但本书内互证较吴书细密。《晋书斠注》性质与《三国志集解》相近,而质量不如,但仍不失为方便有用的本子。关于《晋书》的工具书,有中华书局所出张忱石编的《晋书人名索引》。
清代开展辑佚工作,黟县汤球、甘泉黄奭皆曾辑亡佚的晋史。汤球所辑有九家旧《晋书》(臧荣绪、王隐、虞预、朱凤、谢灵运、萧子云、萧子显、沈约、何法盛),干宝、陆机、曹嘉之、邓粲、刘谦之、裴松之的《晋纪》, 陆机《惠帝起居注》,孙盛《晋阳秋》,檀道鸾《续晋阳秋》,习凿齿《汉晋春秋》,以及极为片断的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困学纪闻》十三考史门称,“萧方等梁元帝子,为《三十国春秋》,以晋为主,附列刘渊以下二十九国。”然二十九国具体何指不详),常璩《蜀李书》,和苞《汉赵记》, 田融《赵书》,吴笃《赵书》,王度《二石传》,范亨《燕书》,车频《秦书》,王景晖《南燕书》,裴景仁《秦记》,姚和都《后秦记》,张谘《凉记》,喻归《西河记》,段龟龙《凉记》,刘昞《敦煌实录》,张诠《南燕书》,高闾《燕志》。汤球所辑晋史等都收于《丛书集成》。黄奭所辑有虞预、朱凤、谢灵运、臧荣绪、陆机的《晋书》,何法盛《晋中兴书》,干宝、邓粲的《晋纪》,孙盛《晋阳秋》,习凿齿《汉晋春秋》,刘谦之、徐广的
《晋记》,王韶之《晋安帝纪》,檀道驾《续晋阳秋》,刘道荟《晋起居注》, 及片段的其他众家晋史。黄奭所辑书收在《汉学堂丛书》。敦煌残本邓粲《晋纪》见《鸣沙石室佚书》,吐鲁番残本孙盛《晋阳秋》见《出土文献研究》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