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统万城
公元 407 年,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窃据朔漠,僭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
413 年因汉奢延城改建统万城为都城,成为北朝十六国都城之一。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的无定河北岸原上②。分东西两城,两城外围有郭城。郭城依无定河北岸地形,呈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破坏严重,南垣、北垣情况不明,东垣西垣相跨 5 公里,可知范围相当广阔。西城是内城,呈南北长东
西窄的长方形,东南北三垣平直,西垣有一处曲折,周长 2470 米。
内城四面各开一门,南北东三门仅存基址,西门瓮城尚存,门道宽 3 米。城垣四隅有突出城外的墩台。墩台作长方形或方形,高出城垣。西南隅墩台最高,达 31.62 米。四隅墩台上建角楼,角楼已毁。从墩台顶面平坦,中央置一大础石,以及残存的柱槽、板道等遗迹考察,推知角楼围以栏干,其下有层层板道,状若架设于峭壁上的栈道。每面城垣外侧均建“马面”。东西北三面各有马面十座,南垣八座,较宽厚,每座长 18.8 米、宽 16.4 米。正中有方形竖坑,从出土的高粱米、木材等遗物判断,应为仓储建筑。这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城内中部偏南处有长方形夯土台基一处,残高 1.2~1.5 米,从出土的花纹方砖及大瓦判断,应是大夏宫殿遗址。
东城后建,略大于西城,周长 2566 米。两城毗连,东城西垣即西城东垣。亦有城门(北垣无门)、墩台、马面等设施。保存较差。
郭城和东西城的城垣、墩台和马面,均由三合土夯筑,呈青灰色,质地极为坚硬。经化验,主要成分是石英、粘土和石灰。
保存在统万城址内的遗物相当丰富,瓦砾成堆,生活日用的陶瓷片俯拾皆是。遗物的年代比较杂乱,汉晋唐宋都有。据《魏书·食货志》记载,赫连勃勃营建时,这一带是水碧山青的绿洲。魏灭夏后,这里成为牧场。唐初为农业区,唐末以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于是底沙泛起成流沙。至北宋末, 这里已是一片沙漠。具有六百年历史的统万城,从此沦为废墟,湮没在一望无垠的毛乌素沙漠里。从统万城的变迁,可以看出鄂尔多斯高原自然面貌剧烈变化之一斑。吸取毁林造成严重恶果的历史教训,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