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与《巴黎圣母院》

沈家祺

1830 年 2 月 25 日,法国巴黎的法兰西剧院正在上演维克多·雨果的韵文剧《欧那尼》。观众中有人喝采,也有人喝倒彩,闹闹哄哄,乱成一片。原来是雨果把剧中反暴君的绿林大盗欧那尼写成了英雄,借以抒发他反暴君的激情,从而受到浪漫主义派的拥护和欢迎,但却遭到古典主义派的嘲讽和反对。浪漫主义作为文艺思潮,产生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文艺上与古典主义对立,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的反映,有一定进步意义。《欧那尼》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标志着浪漫派从此登上法国文艺舞台。

雨果 1802 年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他自幼爱好诗歌,13 岁时开始写小说。16 岁那年的一天,他路过法院门前的广场,看到大木桩上绑着一个年轻女人,罪名是“仆役盗窃罪”,周围挤得水泄不通,小雨果挤上前去,只见刽子手举着烧红的烙铁狠狠地向她裸露的肩背按去,那女人撕心裂肺地惨叫一声,昏了过去⋯⋯小雨果的心在流血,他不忍看下去了,他下定决心要把这悲剧写成小说,向封建势力宣战。

1831 年,雨果发表了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主人公—— 美丽善良的吉卜赛姑娘向往美好的生活,追求纯真的爱情,但她却遭受到侍卫长的侮辱、玩弄与伤害,受到了道貌岸然的副主教的追逐、纠缠和陷害, 终被当作女巫处以绞刑。还有那貌虽丑陋却心地善良的钟楼怪人,给我们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雨果创作的《巴黎圣母院》女主人公,就是源于他 16 岁那年在法院门前绑着的那个女人,雨果经过艺术加工,用热情奔放的语言, 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群像,充分展示了真、善、美,同时也无情地鞭挞了封建贵族、上层人物的虚伪和狡诈。这也正是雨果的思想的反映。

雨果的作品还有《九三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1885 年雨果逝世,法兰西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成千上万的巴黎人参加了葬礼。因为他给世界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