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铭

李大同

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起,周恩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直到逝世,达

27 年之久。在这 27 年中,他无数次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出访世界各国, 或参加各种重大国际会议,每到一处,他都受到世界各国首脑、各界人士以及人民的欢迎和敬重,他的翩翩风度更是有口皆碑。人们用“富有魅力”、“无与伦比”等词语赞美周恩来的风度,称为世界楷模。

周恩来总理的风度,是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形成的。中学时代他是在天津南开中学度过的。这所中学的校长张伯苓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张校长办学有方,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很严格。他在教学楼门前竖立一面镜子,镜子上写有 40 字的镜铭: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像:勿傲,勿暴,勿急。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周恩来十分注意以此镜铭来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在这些小节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当时,周恩来靠伯父供养上学。伯父收入不多,又常常失业,家里生活很困难,周恩来的衣服很少,可以穿到学校的衣服,只有一件蓝布长衫。他总是在星期日自己动手把衣服洗干净,当夜烘干,压平,以备星期一穿,做到“衣必整,钮必结”,严格按“镜铭”约束、规范自己。

在他的一生中,总是衣着得体,干净整洁,形成了自己风度的特色之一。尤其是在接见外宾时,他穿得格外庄重。一套灰色的中山服,那么笔挺;领口和袖口处露出白衬衫的领口和袖口,那么雪白;脚下一双黑色皮鞋,擦得那么光亮。这是他的一身礼服啊!

一次,周总理到外地视察工作,住在宾馆里。服务员在收拾房间时,看见总理房间里晾着一件刚洗过的白衬衫,便自言自语地说:“这是谁的衬衫, 这么破了,补了又补,怎么还晾到总理的房间里。”说着,这位服务员就把这件衬衫拿下来,晾到服务员的房间去了。

周总理回到房里,发现衬衫不见了,就让工作人员去找。工作人员找到那位服务员问;“周总理的一件衬衫,洗完了晾在房间里,怎么不见了?你看见了吗?”

“什么?那是总理的衬衫?”这时几位服务员都围过来看这件衬衫,并向工作人员提议:“你们应当给总理换一件新衬衫了,怎么能让国家的总理穿这么破的衣服?”

工作人员为难地说:“你们的意见我可以转告,但是总理是不会答应的。他的衣服都是这样补了又补的,接见外宾穿的灰色中山服,袖子破了就补, 补了又穿,现在补过的地方,已经占袖子的三分之一了,还一直穿着。我们也和你们一样,希望总理换件新衣服,可他一直不答应。”服务员们这才知道,周总理接见外宾时,灰色中山装里露出的白领口、白袖口,是在这件补了又补的旧衬衫换上的新领口和新袖口。

周总理穿着整洁,得体,穿出了领导人的风度,表现出他对所接待的客人的尊重。这正是他的特殊风度啊!

风度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周恩来总理的翩翩风度,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他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这风度也正是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注意修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