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艰难求生存趋吉而避凶
——《周易》的诞生
《周易》这部闪耀着先民精妙而又神秘的智慧之光的古老典籍,包括
《经》与《传》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经》即《周易》的古经,也就是《周易》这部经典的原初形式。《传》之“传”字读“zhuàn”,指《易传》,包括《彖(tuàn)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以
及《杂卦传》等 10 篇文字。这 10 篇文字是最早全面、系统地解说、阐发《周易》古经的文字,古人又称之为“十翼”。
“传”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作为一种著述的“传”,是对经典的解释和阐发。上述解说和阐发《周易》古经思想的 10 篇最早的文字,自然就被称之为《易传》。
而“翼”,本义指的是飞鸟的翅膀。大家知道,正是因为有了翅膀,鸟儿才得以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中飞翔。而且,各式各样美丽可爱的翅膀,又是鸟儿们自身所拥有的,最佳身体“保护伞”。因此,鸟儿的翅膀,至少有两个重要功能或作用:一个是辅助鸟儿,使它们能够飞翔;一个则是保护鸟儿的身体,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免受伤害。于是,“翼”字就衍生出一个重要的引申义:“辅佐”或“辅助”。由 10 篇文字所组成的《易传》又称“十
翼”,意味着这 10 篇文字,是辅助于对《周易》古经的理解和应用的。
《周易》的《经》与《传》,皆非出自一人、一时,它们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
汉朝时的人们就认为,就《周易》的《经》与《传》的成书而言,可概括为以下两句话:“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更”是经历的意思。就是说,由《经》与《传》所组成的《周易》一书,曾先后经由三位圣人的撰述,方得以形成;这在时间上,则经历了相对于汉朝人而言的“上古”、“中古”与“近古”三个历史阶段。
三位圣人,分别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个历史阶段,则分别指伏羲所处的远古时代(“上古”),周文王所处的西周时期(“中古”)以及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近古”)。
伏羲,是传说中我国原始时代的圣人,相传,他曾教民结网,从事渔猎和畜牧活动,因而被誉为我国文明的始祖。周文王,则是周朝的开创者,他及他的儿子周武王,领导曾是商王朝管辖之下的周部落,并联合周边其他部落,打败残酷暴虐的商纣王,从而建立了周王朝。孔子,更是大家所熟悉的, 他是春秋末期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古人看来,《周易》的《经》与《传》,出自于伏羲等手,是伏羲等数位圣人忧世悯人的力作,也是他们的精妙智慧的结晶。
当然,伏羲等被称为“圣人”,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聪慧特达而超出于常人。然而,实际上,在这里,“圣人”毋宁应视为先民集体智慧的一种象征。将《周易》的成书,归之于伏羲等数位名人身上的看法,并不那么可靠。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角度,视这些人为几个人格化了时代概念, 则这一传统看法又变得基本可信了,并且也能与上述“三古”说,大致吻合在一起。
那么,言及此,少年朋友,你们或许要发问了:《周易》一书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既然多半不可能出自于古人所讲的伏羲等数位名人之手,那么又究竟是什么人的作品?这一作品的问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过程?
这些,也正是下面所要回答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周易》古经的诞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