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物有灵、人物相通”观念到自觉地进行趋吉避凶
“万物有灵、人物相通”的“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建立,开辟了我国先民生存和生活的新天地。在这一原始总体“宇宙观”的指导下,自觉地趋吉避凶,以求更好地生存与生活的活动,随之出现了。这种趋吉避凶活动的出现,又自是《周易》古经的前导。
要实现趋吉避凶,关键的一点,在于能够预先知晓未来所可能发生的一切变化,把握住未来的相关信息,以便于随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何才能预先知悉未来的一切呢?这就成了我国先民苦苦思索的一个首要问题。
亲爱的少年朋友们,你们或许耳闻目睹过这样一些现象吧:在地震发生前夕,老鼠们匆匆搬家,鱼儿们急急在水中跳跃。这是因为,老鼠、鱼儿等动物,有一种预先知晓地震将要发生的本能。
先民的趋吉避凶活动,也就跟老鼠搬家、鱼儿跳跃一样,同样是希望在预先知悉未来所可能发生的一切的前提下,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当然, 由于文化,文明发展的限制,刚刚从大自然中独立出来之后不久的人类,他们预见未来的能力,似乎较老鼠、鱼儿等动物,略逊一筹。“万物有灵且可交相沟通”的观念的产生,无疑,为我国先民的趋吉避凶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指导信念,它为先民们获得与老鼠、鱼儿等动物相近而又准确的预见或预测能力,增强了信心。
在“万物有灵、人物相通”的原始总体“守宙观”的指导下,我国先民们认定,既然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周围世界内的任何事物,皆有灵性,并且还可以同人类相互沟通,那么,人们岂不是可以通过这种沟通,来预先得知未来事变的情状吗?沿着这一思路,早期的趋吉避凶活动,应运而生。
早期的趋吉避凶活动,就是借助于人与其他物类的相互“沟通”,从而
获取相关信息,得以实现的。